龐憲文
【摘要】初中階段是鍛煉學生語文素養與語文水平的關鍵時期,但受到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在初中階段其語文教學水平普遍較低。特別是七年級上期的教學,由于學生處于小學與初中的過渡期,抽象的語文知識,單一的教學方式,難以實現學生語文激情的激發。本文主要探討的是在七年級語文教學中,激情導語教學方式的應用,主要是以經典的案例展開說明。
【關鍵詞】七年級上 語文教學 經典案例 教學方式 激情導語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9-0062-01
一、前言
學生的語文潛能,語文激情開發需要經歷漫長的時期,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的轉變教學方式,教學理念,才能夠促使學生對語文始終懷著激情,以積極的態度去學習語文知識。激情導語教學是近幾年興起的一類教學方式,通過教師富有感情的閱讀、提問、演說等,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亢奮時期,進而與文章內容產生共鳴。
二、在課堂初導入激情導語理念
課堂初期的教學質量直接決定著整堂課的教學質量,因此,在初中七年級上冊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要重視教學方式的轉變,明確激情導語的教學理念,掌握其教學方式與教學技巧。
例如:在朱自清的《春》這篇課文教學中,為了提升教學氛圍,教師在課堂初期可以帶動學生演唱《春天在哪里》。在演唱結束之后,教師需要立即引出教學重點,同樣也是激情導語的部分:“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是生命旺盛的時期,今天,老師帶大家去感受朱自清先生筆下的春天。”接著,教師選取一段進行朗讀,在朗讀過程中需要鏗鏘有力、節奏分明:“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在優美的句子下,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老舍先生《濟南的冬天》教學中,教師應該借助微課軟件,展現出一些關于冬天的圖片與視頻。接著提問:“同學們,大家覺得冬天美嗎,請用一個詞形容冬天。”由于問題比較簡單,學生會踴躍回答問題,在課堂初期引入簡單的激情導語,能夠瞬間提升課堂氛圍。在課堂氛圍到達一定程度之后,教師先朗讀老舍先生《濟南的冬天》中的相關內容;“古老的濟南,城里是那么狹窄、城外又是那么的寬敞,在山坡上能夠觀察臥著的小村莊,小村莊的房屋上堆積著雪。沒錯,這就是一張小的山水墨畫,我想,也許出自唐代的名畫吧。”在教師朗誦晚之后,學生會產生疑問,到底是講的濟南的風景,還是唐代的名畫?只有學生帶著疑問去學習課文,才能夠更好的激發自身的學習興趣,進而實現自身語文水平的提升。
以上兩則案例中,教師課堂初期引入激情導語,能夠抓住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接著朗讀中轉變語氣,能夠賦予抽象文字生命,將文學殿堂的神秘展現在學生眼前。在《春》的教學中,學生能夠感受到春天的美好,生命的頑強,對祖國母親始終懷著敬畏之心。在《濟南的冬天》教學中,學生能夠轉變傳統認知,從文學的角度去欣賞冬天,感受祖國山河的美,一年四季的美。
三、在激情導入中融入朗讀訓練
在新課改的不斷深入下,課堂教學不單單是知識教學,同時也是學生思維能力,文學素養提升的關鍵環節。因此,在七年級上冊的教學中,教師在激情導入教學內容設置過程中,還應該合理設置學生的朗誦環節,在教學知識的過程中實現學生朗誦能力,思維能力的培養。通過在課堂中開展激情朗讀,能夠轉變傳統單一、枯燥的教學氛圍,使得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升。
例如:在教學海倫凱勒的《再塑生命》這篇文章,教師首先詢問大家,生命是什么?在學生思考的過程中,教師接著依據班級內的學生人數,將文章進行劃分,以小組為單位朗誦課文。在朗誦過程中,學生能夠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并在此基礎上思考問題。以此明白在文章中莎莉文老師,屬于一個善良、慈祥、溫柔的教師,但也很嚴厲,她樂于奉獻對生命一視同仁,為了教育事業奉獻了自己的青春。海倫凱勒(作者)在小時候由于其每天活在黑暗的世界里,因此,性格十分暴躁、孤僻。在莎莉文老師的陪伴下,逐漸走出陰影,走出自卑,變得活潑、開朗。海倫凱勒女士被譽為19世紀最偉大的女性,其堅強、客觀、正直的性格與莎莉文老師有著密切的關系。
例如:在毛澤東的《紀念白求恩》教學中,教師首先播放一些關于思念、紀念的案例,將視頻導入課堂內,促使學生明白課堂主題。由于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學號,教師可以抽取學號,要求學生開展朗讀。
在學生朗讀過程中能夠融入文章中作者對白求恩的贊美,在戰爭中,白求恩通知為了救死扶傷,最終以身殉職,一個外國人,將人民解放軍的事業當成了自己的事業,白求恩身上有著國際主義精神,用生命將共產主義精神詮釋了出來。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表現在他對工作的極端的負責任,對同志對人民的極端的熱忱。每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他。熱愛自己的職業,崇尚和平。在學生的閱讀中,自身能夠明白“只有自身具備了毫無自私自利的精神,才能夠成為一個利國利民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高尚,一個純粹的人。”
教師不僅要應用激情導入教學方式,在開展語文課文閱讀中,還需要引導學生展開閱讀,進而促使學生能夠準確的將穩重的涵義概括出來,同時也能夠實現學生鑒賞能力、表述能力、想象能力的提升,以此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在激情導入中引發學生思考
語文學習本身屬于文字學習,這類學習下,情感是整個學習活動的主流,只有人在激情背景下了,才能夠激發自身的靈感,產生亢奮的狀態,確保大腦的思維達到最佳,以此實現自身思維能力的培養與提升。不僅如此,在激發了學生的思維之后,能夠使得學生引發思考,更好的開展語文學習。
例如:在朱自清的《春》這篇課文教學中,教學結束后,教師可以在多媒體導入《奔跑啊兄弟》關于背誦《春》的片段,邊播放視頻邊引導學生進行背誦,能夠使得學生自愉悅的氛圍中,將《春》的內容背誦出來。不僅如此,在這類新穎的導入方式,能夠轉變傳統的強制性背誦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去背誦課文。課后教師可以布置作業,要求學生表述出春天的美麗,實現學生寫作鍛煉的訓練。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教學需要深入貫徹新課改教學理念,合理應用激情導入教學方式,在教授學生語文知識的同時,實現學生朗誦、閱讀能力的提升,推動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雷勇智.開啟課堂寶庫的“金鑰匙”——淺談語文導語的設計[J].新聞天地(論文版),2015(Z1):142-143.
[2]葛坤.磁石的魅力——淺談語文教學導語設計[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9(08):81+234.
[3]張明丘.巧用導語,先聲奪人——語文教學中的導語設計初探[J].語文建設,2012(18):40-41.
[4]逯慧.語文課堂之忌:美的失衡——以《登高》教學為例[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6(02):5-7.
[5]周建姿.奏好課堂教學的第一音——談語文教學課堂導語設計[J].南平師專學報,2016(01):75-77.
[6]鄭友霄.舊知到新知的橋梁——談語文課堂教學的導語藝術[J].臺州師專學報,2016(01):7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