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茂霖
【摘 要】 籃球作為體育項目的重要組成,在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籃球教學也需要不斷創新。據此,本文針對小學籃球教學內容和方法的選擇進行了闡述,希望對今后小學籃球教學工作的開展有所助益。
【關鍵詞】 新課改;小學;籃球;內容;方法
現代籃球的技巧性、游戲性、趣味性以及競技性四大特點性吸引了不少青少年的參與,而我國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的不斷推進也為此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基礎。隨著我國體育新課改的深入發展,籃球競技活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內容和方法也出現新變化,這也對小學籃球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新課改下小學籃球教學方法和內容選擇的依據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籃球課的開展需要結合區域、學校以及學生的基本情況,開展學生為重心的教學活動,明確學生在教育教學中的中心地位。因此,小學籃球教學在內容和方法上的選擇,首先便是明確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在課前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運動能力進行分析規劃。結合當下學校的實際情況,開展針對學生身心特點的教育工作,主動適應學生的發展需求,切實有效地提升教學成果。
二、新課改下小學籃球教學內容和方法的選擇措施
(一)新課改要求下的教學內容選擇
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者需要結合教學目標和接受教育的學生具體情況,來進行教學內容的選擇。通常條件下,小學生體育素質相對較低,不能急于開展成年人的籃球戰術訓練,需要著重培養基本素養。
事實上,示范的過程中需要做好整個動作的分步教學,減少學習過程中的難度,提高學生對整個動作的掌握。然后,組織小學生進行排隊投籃練習,可以觀察其中練習不到位的部分,加以糾正。
隨著學生年齡層段的不斷增加,也需要在教學內容上做出合理改進。在強化基礎練習的同時也要不斷完善小學生籃球訓體系。與此同時,還需要小學體育教師通過對教學設施、學生素質以及天氣等要素的分析,來選擇合適的小學籃球教學內容。
(二)新課改下小學籃球游戲教學方法選擇
新課改要求需要以學生為中心,開展興趣教學,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到課程學習當中,培育終身體育的學習意識。小學生籃球教學雖然大多數是單調重復的技巧教學和訓練,但也可以讓學生樂在其中。尤其需要利用年齡的特點,小學生大多對于游戲模式和競技比賽擁有較多的興趣,以游戲角度切入,讓小學生的運球、傳球、投籃等技能得到鍛煉。但是,需要控制其中的對抗性,保障小學生的安全。例如,小學體育課程在開展籃球傳球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設計項目鍛煉學生的傳球精度、反應速度、奔跑速度、預判能力以及簡單配合能力等等。首先進行分組,七人一組,五人組成傳球團隊,其余兩人負責通過搶斷來干擾傳球。傳球人在固定區域進行定點傳球,兩人負責配合搶斷,一人傳球被斷則宣告失敗。傳球失敗的人替換搶斷團隊之一,進行循環游戲。其中,搶斷成功得十分,傳球成功得一分,在十輪之后記總分,評出冠軍。
這類競爭性和游戲性的特點,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雖然不能照搬這類模式,但是有很多思路是可以借鑒的。
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者需要充分考慮到新課改的要求,對教學內容和方法進行合理的選擇。至于教學內容的選擇,小學體育教師需要側重于對小學生具體情況的分析,選擇相應內容來開展教學活動。而教學方法選擇更多側重于小學生心理特點的研究。籃球作為現階段小學生體育運動的重要項目,需要教師引起高度重視,把握基礎階段的教育和訓練,提高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 何曉明. 新課改下小學籃球教學內容與方法的選擇策略[J]. 學周刊,2014(30):144.
[2] 吳健. 新課改下小學籃球教學內容與方法的選擇策略[J]. 時代教育,2017(0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