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雁
【摘要】機動車輛保險,是指對機動車輛由于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負賠償責任的一種保險,其保費規模是財產保險中的第一大險種。諸多內因、外因對保險公司經營機動車保險有顯著影響,加強全流程風險控制刻不容緩。
【關鍵詞】機動車輛;車輛保險;風險控制;策略研究
機動車輛保險,又稱車險,是財產保險的一種。它是以機動車輛本身及機動車輛的第三者責任為保險標的一種運輸工具保險。最早出現汽車保險的國家是美國,如今車輛保險已經是最平常的事情了。本文針對機動車輛保險風險控制策略進行研究,詳細研究結果如下。
一、機動車輛保險的發展歷史
1898年出現世界上最早的一份汽車保險單,機動車輛保險的真正發展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當時汽車的普及和道路事故危險構成一種普遍的社會危險。2009年,中國汽車銷量為全球第一;到2011年,中國汽車銷量達到一億輛,成為第二大汽車保有國。隨著汽車數量的增加,車險市場也呈現出快速發展的姿態,2001年中國車輛保險費為421.70億元,到2015年國內車險的保費收入達到6199億元。2017年,我國汽車保有量為2.17億輛,與2016年相比全年增加2304萬輛,車輛保險保費也相應增加。隨著汽車保有量的逐年增加,汽車保險已經成為中國非壽險市場的主要組成部分,更是財產保險中的第一大險種。
二、機動車輛保險主要分類
機動車輛保險是以汽車、特種車、摩托車、拖拉機等機動車輛作為保險標的的保險。機動車輛保險可分交強險和商業險兩大類,商業險又可以具體分為基本險和附加險兩個部分。
基本險分為車輛損失險、第三者責任保險、全車盜搶險和車上人員責任險。附加險包括玻璃單獨破碎險、車身劃痕損失險、自燃損失險、發動機涉水損失險、修理期間費用補償險、車上貨物責任險、精神損害撫慰金責任險、新增加設備損失險、不計免賠率險、機動車損失保險無法找到第三方特約險、指定修理廠險等。必須先投保相應主險后才能投保附加險。多項主險與附加險的配合下,共同為保險客戶提供多方面的風險保障服務。
交強險是由保險公司對被保險機動車發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的人身傷亡、財產損失,但不包括本車人員和被保險人的人身傷亡、財產損失,在責任限額內予以賠償的強制性責任保險。
車輛損失保險的保險責任,包括碰撞責任、傾覆責任與非碰撞責任。其中,碰撞是指被保險車輛與外界物體的意外接觸,如車輛與車輛、車輛與建筑物、車輛與電線桿或樹木、車輛與行人、車輛與動物等碰撞,均屬于碰撞責任范圍之內。傾覆責任指保險車輛由于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造成本車翻倒,車體觸地,使其失去正常狀態和行駛能力,不經施救不能恢復行駛。非碰撞責任險,包括自然災害,比如洪水、暴風、雷擊、泥石流,地震;意外事故,比如火災、爆炸、空中運行物體的墜落等;其他事故,如傾覆、冰陷、載運被保險車輛的渡船發生意外等。機動車輛的保險責任范圍由保險公司合同規定,但并非一成不變的,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改變。
機動車輛第三者責任險,是承保被保險車輛使用過程中因發生意外事故而導致的第三者的損害索賠風險的一種保險。由于第三者責任保險的主要目的在于維護公眾的安全與利益,因此,在實踐中通常作為法定保險并強制實施,即交通事故強制責任保險(簡稱“交強險”)。商業機動車輛第三者責任保險是對交強險的有效補充,其保險責任,是被保險人或其允許的合格駕駛員在使用被保險車輛過程中發生意外事故而致使第三者人身或財產受到直接損毀時被保險人依法應當支付的賠償金額。直接損毀,實際上是指現場財產損失和人身傷害,各種間接損失不在保險人負責的范圍內。本車的駕駛人員及本車上的一切人員和財產在交通事故中的損失,不在第三者責任保險負責賠償之列;被保險人的故意行為,駕駛員酒后或無有效駕駛證開車等行為導致的第三者責任損失,保險人也不負責賠償。
盜搶險負責賠償保險車輛因被盜竊、被搶劫、被搶奪造成的車輛損失,以及上述期間由于車輛損壞或車上零部件、附屬設備丟失所造成的損失,但不包括車主的故意損壞。
車上人員責任險,在車上駕乘人員受到意外傷害后,保險給予醫療費用的賠償。
機動車輛的附加險是對主險保險責任的擴大和補充,是機動車輛保險的重要組成部分,保險客戶可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加保。常見附加險主要有以下幾類。
車身劃痕損失險,即“劃痕險”,是新車投保率較高的附加險,是機動車損失保險的補充,可以為意外原因造成的車身劃痕提供有效的保障。劃痕險針對的是車身漆面的劃痕,若碰撞痕跡明顯,劃了個口子,還有個大凹坑,這個就不屬于劃痕,而屬于車損險的理賠范圍。
玻璃單獨破碎險,即“玻璃險”,是車損險的附加險,即保險公司負責賠償被保險車險在使用過程中,車輛本身發生玻璃單獨破碎的損失的一種商業保險。
車輛自燃損失保險,即“自燃險”,是車損險的一個附加險,只有在投保了車損險之后才可以投保自燃險。在保險期間內,保險車輛在使用過程中,由于本車電路、線路、油路、供油系統、貨物自身發生問題、機動車運轉摩擦起火引起火災,造成保險車輛的損失,以及被保險人在發生該保險事故時,為減少保險車輛損失而必須要支出的合理施救費用,保險公司會相應的進行賠償。
發動機涉水損失險,對保險期間內被保險機動車在使用過程中,因發動機進水后導致的發動機的直接損毀,負責賠償。更適合于長期行駛在降雨量較多地區的車主選擇。
三、機動車輛保險中存在的風險
機動車輛保險經營中首要的內在風險,是產品設計及費率確定的風險。自2015年啟動商業車險條款費率管理制度市場化改革以來,新險種的開發是許多保險公司增加自身競爭力的重要手段,開發新的保險產品需投入的人力和物力資源較大,當產品設計不當時,所帶給保險公司的損失也是較大,會帶來經營風險。
其次,客戶選擇保險的種類時,從節省保費角度出發,大部分客戶往往對自身風險水平盲目樂觀,僅追求基本保障,常導致商業三者險保額不足、忽視附加險等現象:而真正對自己風險認知清楚的少量客戶,更傾向于投保高保額、多重保障,進而導致“逆選擇”的現象出現。
加之部分保險公司的內部管理制度不完善、保險公司人員自我約束不足,對公司自身理賠限度的高評估,極易造成一些保險公司存在償付風險,進而影響保險公司的經營與發展。
此外,還有外在因素會影響車險經營風險。
(一)被保險人個體差異風險。機動車車主的自身素質水平各不相同,車主能否在駕駛時按照規定行駛,是否有違紀行為,以及行駛區域的道路交通狀況等因素,這都影響風險的產生。
(二)環境的不可控因素,會導致大規模風險事故的發生。我國近幾年自然災害的頻繁發生,給機動車保險行業帶來極大的系統性風險。
(三)車輛自身質量不同會導致車險風險差異。汽車生產時由于質量標準不統一,甚至部分廠商生產的車輛質量和性能不達標;部分車輛使用時間較長,且未及時進行車輛的保養,極易發生風險事故。對于這類情況,只有將車輛自身的質量提高,才可降低風險。
四、機動車輛保險的經營風險控制
(一)制定完善的政策和計劃
在保險公司內部,要加強內部制度建設,在企業運行過程中,要對各個部門的工作結果進行嚴格的把關,將工作中的風險出現率降到最低。同時公司應制定激勵制度,將員工薪酬與公司效益進行關聯,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責任心,進而對企業效率產生正向影響。保證企業的內部規章制度的完善與落實,使員工根據制度進行工作,方便企業領導的統一管理。隨著我國保險公司的飛速發展,上市的保險公司日益增多,行業之間的競爭也越來激烈,出現惡劣競爭的現象也同樣存在。為行業間友好相處,共同發展,監管部門也應該給予相應的政策指導,對于惡意競爭的公司應給予警示與懲罰,并獎勵表現好的企業,從而營造公平、公正、公開的企業環境和市場秩序。減少企業不必要的資源消耗,節約成本的同時降低風險發生。
(二)整合社會資源,強化風險控制理念和管理
在企業日常運作中,保險公司單獨承擔大型風險較為困難,保險公司對社會資源的整合就顯得尤為重要。公司需積極與道路管理部門和媒體部門進行合作,可有效加強企業的宣傳,進而加強車主的保險理念、提高自身風險管控意識,降低風險的發生概率。
五、結束語
總之,在機動車輛保險的風險管理中,需要積極發揮溝通協同機制,保險公司和政府及時溝通,并加強與相關企業間的合作,營造良好的市場氛圍.實現汽車產業鏈上各個企業間共同發展共同成長。同時應提高車輛保險行業的協同水平,有效提高行業風控水平,降低保險行業的風險發生概率。
參考文獻:
[1]王正文,田玲,吳丹童.保險公司最優止損再保險研究:理論模型及實證研究[J].保險研究,2016(8):45-56
[2]郭念國,彭勇.車輛保險中零索賠客戶的隨機風險分析——基于零膨脹泊松模型[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29(3):453-455
[3]劉延輝,張開嶺.基于事故規避智能預警系統的駕駛行為分析在車險中的應用[J].保險理論與實踐,2016(5):6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