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的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國家對于人才的培養,對于學校之中的教育事業發展就變得越來越重視。我國的新課程改革在不斷的進行之中,對于職業教育中的語文教育也受到了廣泛的關注。職業院校和普通院校在教學時的方式是不同的,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能力也存在著一定的差別。這就需要根據職業院校的教學特色不同來制定不同的語文教學方式。本文通過對我國現階段職業教育中的語文教學的實用性方法進行深入探究,并對教學之中所存在的問題提出相對應的改進策略,希望能夠對我國的職業院校學生發展做出一定的貢獻。
【關鍵詞】職業教育 語文教學 實用性方法 深入探究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0-0069-01
1.前言
中等職業教育是整個教育事業之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很多職業性人才的培養基地,學生在院校進行學習時對于專業課和實踐課程較為重視,而忽視了其中一門很重要的語文教學課程。語文教學對于學生來說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由于一些學生和老師對于該課程不重視,就導致了學生不能夠對語文知識進行全面的掌握,只是對表面的一些語文知識進行了解。在中等職業院校的語文教學之中這種問題的存在嚴重限制了學生的未來發展,為了使學生能夠順應時代的發展,在畢業之后能夠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才,語文教育是學生在整個人生發展上的基礎,因此,對于我國現階段中等職業教育之中的語文教學進行探究是十分必要的。
2.職業教育中語文教學的特點
中等職業院校和普通院校上存在的最明顯的問題就是其生源的質量和水平是不同的,職業院校之中的學生往往是學習成績不夠理想的學生,分數沒有達到普通中學的分數線。這些學生往往在學習態度上都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對于學習的自制力較差。在中等院校之中學習的時間比普通高中要短一年,經過兩年的學習之后就要進入社會開始工作,在這種發展背景之下,職業院校之中的教育應該具有一定的實用性。語文課程是所有教學之中的基礎課程,從小到大都在學習語文,語文課程對于一個人的素質培養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在中等職業院校之中的語文課程教學是一種綜合性的教學課程,這門課程將歷史、政治和語言應用等知識結合在一起,能夠為學生以后走向社會進行工作做鋪墊。
3.職業教育中語文教學的目標
3.1知識目標
中等職業院校的教育主要是為了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職業型人才,在語文教學之中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要讓每一個學生都掌握語文基礎知識,培養其與人進行語言交流的能力,對于語文知識進行理解和傳遞。首先要讓學生掌握其最基礎的寫作和理解知識,在對語文知識點進行講解時不僅僅要對書本內容進行解讀,還要對課外內容進行擴展,從而能夠更多的讓學生掌握語文課程的實用性,讓學生能夠在畢業之后可以將其知識運用到工作之中。
3.2能力目標
中等職業教育之中的語文教學不僅僅要讓學生掌握知識,還要培養學生能夠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對學生的思想品德進行教育,以幫助學生今后能夠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中學期間的學生正處于叛逆期,這個時候對于孩子的性格良好引導是十分重要的。
3.3情感目標
除了對于學生進行知識方面的教育,同時還要對學生的思想情感進行教育,中等職業教育之后的學生就要進入社會,因此,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情感目標,培養其尊重生命和拼搏奮進的精神是必要的。
4.職業教育語文教學的方法
4.1加強對于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
語文教學課程是進行語言能力培養的主要來源,語文教師應該注重自己在課堂之上的語言表述和普通話的發音等方面。由于成績都是根據書面表達來進行判定的,這就導致了很多學生對于語文的口語表達并不重視。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該對于學生的表達錯誤進行及時的糾正,從而能夠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4.2開展課外實踐活動
在語文課程的教學之中積極的開展課外實踐活動,能夠讓學生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對于語文知識有更新的理解,還能夠從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在實踐之中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夠提高學生之間的互助合作能力。
5.結語
在對于職業教育之中的語文課程進行教學時,要注重對于語文教學的實用性進行提高,從而能夠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幫助學生畢業之后更好的適應社會工作。
參考文獻:
[1]劉勇宏.職業中學語文教學要重視實用性之我見[J].科研.2016(3):85
[2]高麗娜.職業教育的“大學語文”課程應注重能力的實用性[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版.2016(1):95
作者簡介:
陳繼珍,女,土家族,1970年9月出生,大學本科,中學一級教師,主要從事職業教育語文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