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永謙
【摘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日益發展,科學技術水平逐步完善,我國生產力呈逐年上升趨勢。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我國傳統的德育工作僅依靠政治思想教育課程已顯得捉襟見肘,因此,逐步開展高中英語教學環節中融入德育教育,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的思想行為認識產生影響,是我國當前教育領域需注意的環節。
【關鍵詞】高中英語 政治思想 德育教育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0-0107-01
在英語教學中僅僅向學生傳授英語科目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根據新時期教育需求應逐步融入德育教育與英語教學環節,在保障英語教學任務有序開展的同時,結合實際情況逐步將德育教育與之有機結合,以期提升高中學生的整體綜合素質。
一、高中英語教育教學環節應著力于學生的整體素質培養,逐步完善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如在譯林版高中英語Module 7 Unit 3 Reading 部分THE EFFECTS OF THE INTERNET ON OUR LIVES,由于此篇閱讀為辯論性文章,可以講互聯網在日常的工作、學習、生活中給我們帶來的好處,也可以從相反方面講互聯網在日常的工作、學習、生活中給我們帶來的壞處兩個方面,因此在引導學生閱讀文章前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從兩個方面進行辯論,第一方面“The positive effects of the Internet”和第二方面“The negative effects of the Internet”,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在經過小組討論之后,每兩小組之間進行辯論。此環節通過小組合作方式,培養了學生的思維品質。
二、高中英語教育教學環節應著力建立輕松詼諧的課堂環境,使學生養成保護生態環境的習慣
譯林版英語教材高二上學期第二單元中是根據當前我國乃至世界的生態環境中存在的污染現象進行具體闡述,并提出引發生態環境惡化的主要原因,文中同樣介紹了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以及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倡導環保所采取的措施。譯林版英語教材高三上學期第十單元的文章中則是對未來世界的展望,通過對未來社會中的美好前景進行闡述,同時又在文章融入了環保理念的重要性,以及保護生態文明所必須遵循的自然規律,即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三、高中英語教育教學環節應著力于培養學生艱苦奮斗,拼搏進取的寶貴品質,保持文化與思想的有機結合
在英語教學環節英語文章閱讀環節,諸多文章中通過對艱苦奮斗、拼搏進取而實現人生價值的故事進行介紹。例如高一上冊第二單元Growing pains這篇文章,文章具體闡述了不同地區和國家的人類成長生涯中所必須面對的迷茫、痛苦、困境。以幾名不同地區的學生為例,在其成長過程中遭遇的困難、挫折與打擊時,其堅韌不拔、拼搏進取最終克服成長所帶來的難題,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故事,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們的思維,引導其建立健全高尚的道德情操及積極的情感價值。
四、高中英語教育教學環節應著力于完善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幫助其建立完善的自我人格
以高一上學期英語教材中第一單元School life為例,開篇的文章簡介環節中對于高中學生的日常校園生活中的各類現象進行簡單介紹,并提出上述校園行為中不合理的現象。在文章的正文部分著力于對校園生活中積極向上的道德行為進行鼓勵,詳細闡述此類高尚情操所帶來的積極回報,同時對校園環境中不文明、違反校規紀律的違規行為進行分析,詳細講解了造成上述現象發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引發的惡劣后果供學生們反思。最后對當代高中學生提出具體的細化要求,即凈化校園環境,發揚積極的校園文化,建立完善和諧的校園文化有助于每名學生優秀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養成,培養其獨立自主、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的校園行為。文章采取正反面例子說教的手段,通過二者之間的反差所帶來的后果的截然不同引發學生嚴格要求自身、勤于思考、慎獨的思考。
五、進行感恩教育,教會他們學會感恩
在Festivals這個單元中介紹了非洲的寬扎節,教師可以為學生用英語介紹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以及Fathers Day、Mothers Day。從而引導他們尊重長輩、感恩父母,達到感恩教育的目的。
六、結語
總之,英語教師應自覺掌握和提高德育知識,把德育滲透貫穿到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心理素質和終身學習的能力,發展他們健全的人格,提高他們的思想品德修養,使他們能夠適應我國社會、經濟、科技發展和國際交往的需要。這是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
參考文獻:
[1]楊建林.新課程下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教育藝術,2016(6):76.
[2]張瑩.新課改下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探究[J].中學生英語,2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