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波
【摘要】圍繞人本管理這一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重點從必要性、重要性認識分析入手,就如何加強人本管理進行了理論探討,以期為促進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提供理論支撐。
【關鍵詞】人力資源管理 人本管理 探討
人本管理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企業要充分認識加強人力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從強化人本管理人手,切實提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為促進企業發展奠定堅實的人力資源基礎。
一、人本管理的必要性
隨著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國民素質發生了極大變化,人們的思想得到了極大的解放,人的社會價值在不斷提升。因此,已不滿足于別人對自己的控制和管理,人人都希望做自己命運的主人。因此,人與人,人與組織的交流就必須以“民主、協商、公平”作為出發點和最高行動原則;其次,市場化就業機制的事實,員工生存空間越來越大,所受的各種束縛越來越少,企業及其員工來一生存的環境存在激烈的競爭。所以,人都在努力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的同時,力爭尋求良好的發展空間。企業與員工的關系已不是簡單的雇傭與被雇傭的關系。對于企業,只有不斷創新,打鐵還需自身硬,對于員工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內功”和技能,才能適應不斷變化且競爭激烈的環境。因此企業和員工之間將出現一種新型“契約關系”,雙方都在企業形成一種新型的“共同利益體”,任何一方在考慮自己利益的同時,必須考慮他方,甚至多方的利益。此外,員工素質的提高、收入的提高、使他們的追求更加廣泛,而生活條件的改善使得勞動不是過去的那種單純的謀生手段。人們對工作的概念轉變為“工作是個人或社會應該完成的使命”“工作應該是有趣的”。工作應使他們感到樂趣,并且能夠發揮自己的專長和能力。能夠表現出工作本身及其價值觀以及個人成就的滿足感。越來越多的員工把工作看成自己實現個人社會價值重要手段,在工作中尋找人生的意義。在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的今天,企業發展的關鍵在于信念、知識和創新。人在生產要素中的重要地位,已取代了資本的傳統地位,企業的成果越來越取決于員工們積累起來的知識和高度的職業意識,因此客觀現實要求企業將戰略資源的重點從金融資本轉向人力資本。人是決定管理績效及整個企業效益最根本的因素。這就要求企業更加重視對人的管理。人本管理事宜人為中心的管理,強調人在企業中的主導地位和作用,不應將管理僅僅看作是一個技術過程和一種制度安排。而應看做是一個與社會文化、人的精神密切相關的一種資源整合方式。因此,在現代企業中,人本管理理念應貫穿于人力資源的始終。要把尊重人、激勵人、體現人的價值作為人本管理的核心內容。
二、人本管理的重要性
作為企業的管理者,在自己的組織中,是否能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對企業的興衰成敗極為重要。如果企業的管理者樹立了“以人為本”的觀念,就會將員工視為企業興衰成敗的首要因素,員工的表現是積極和主動的。員工的思想觀念得到了極為充分的認可和尊重,成為企業的主人,其積極性、創造性得到極大的調動和開發。員工有思想、有追求,并能得到別人的尊重,企業的決策都是根據自己員工的思想、行為和表現作出的。所有員工參與決策,充分體現民主。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是根據員工的心理行為表現制定的,并不斷修正,其目的是為最大限度的開發員工的潛力,造成的結果是:企業員工之間是平等的同志關系,彼此悅納對方。所有員工能以健康的心態對待周圍發生的一切。員工以主人的身份,按照有效的管理程序、信息溝通程序,自覺參與科學決策的制定。員工也會將個人命運與企業命運聯系在一起,增加了責任感。每個員工明確企業發展的目標,并能團結協作,全力以赴實現企業目標。
三、加強人本管理的幾點對策
人本管理的核心是尊重人、激勵人。在管理中,要體現“以人為本”“人的價值高于一切”的重要原則。可從情感管理、民主管理、人才管理等方面人手,搞好人本管理。
首先,要重視情感管理。對人本管理來說,就是要注重情感投資,變利益基礎為感情基礎,在企業中營造一種關心人、愛護人、體貼人的良好氛圍。感情投資的效果,世人與人之間互相理解,將會消除領導與員工的隔閡,增加上下之間的團結,縮小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距離。管理者還應力求多余他們交流溝通,盡量避免與他人發生爭執和矛盾。平易近人、愛護、體貼下屬、開朗、性格外向的領導,自然會把屬下緊緊團結在自己周圍,從而增加了凝聚力,培育了團隊精神,這種凝聚力所產生的合力必然大于哥哥單力之和。
其次,重視民主管理。企業要重視民主管理體制,讓員工廣泛參與管理,以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工人參與制”就是工人根據法律或合同規定,推舉代表參與企業經營管理。引導全體員工參與管理,可以吸引每一個員工關注企業的經營和發展,員工不僅貢獻勞動,而且還貢獻智慧,直接為企業發展出謀劃策。
再次,要重視人才管理。只有掌握了人才,才能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要建立一個長遠的人才戰略規劃,使人才機制市場化,從而拓寬人才選擇面。同時,要制定各種鼓勵人才、吸引人才和使用人才的機制,增強企業對人才的吸引力。在內部,要強化競爭機制,自己培養人才,使人才脫穎而出。企業應注重他們情感和人際關系的需求,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使他們能夠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還要尊重人才的參與意識和歸屬欲望。對人才的管理不能停留在只強調做人的思想工作方面,而要講究用人藝術。既要有識才的本領,還要有愛才之心,容才之量。要講究優化配置,注重協調和溝通,在人才管理方面,圍繞求才、用才、育才、留才幾個方面制定政策,開展工作。
最后,推行以激勵為主的管理。激勵是管理者針對下屬的需求,采用外部誘因進行刺激,按照管理要求自覺行動的過程。激勵是一個領導行為過程,它主要激發人的動機,使人產生一種內在動力,朝著所期望的目標前進的活動過程,未滿足的需求,才會引起動機,所以它是激勵的起點。管理上需要的動機和行為不是建立在自發基礎上的需要,是指人對客觀事物的需要,同時更需要誘發人的“潛在的需要”,一旦潛在的需要變成現實的需要,就會引起動機。人的需要,有精神需要和物質需要,企業應該引不同的誘因刺激人的相應的需要。激勵的目的是激發人們按照管理要求,按目標要求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