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彥銘
【摘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
【關鍵詞】體育活動 幼兒 技術動作 規范化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0-0192-02
幼兒體育活動的開展是幼兒園課程中的一個重要內容,而其學習內容的重要構成便是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和身體素質,落腳點是在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技術。規范基礎動作,便于教師設計游戲課程進度和制定活動目標,同時也便于教師選擇最正確的教學策略和輔助手段。
一、動作定義的一般規則
1.動作方向術語(徒手):前、后、左、右、上、下、前上、前下、側上、側下、前側、前側上、前側下、后側上、后側下等。
2.動作方向術語(器械):前、后、左、右、內、外、遠、近、縱、橫、斜等。
3.動作間聯系詞:接(連續完成:快跑接單腳跳)、經(完成動作過程中經過某一特定部位:兩臂經前至上舉)、至(完成動作時到達提定部位)、成(完成動作時成特定動作:慢跑接單腳跳成單腳支撐)、同時(兩臂同時繞環)、依次(兩臂依次繞換)。
4.基本姿勢術語:立(直立、并立、開立、點地立、單腳立、起踵立);蹲(全蹲、半蹲);跪;撐(俯撐、仰撐、側撐、蹲撐);坐(并腿坐、分腿坐);臥(俯臥、仰臥、側臥);傾;弓步。
5.基本動作術語:舉;屈;伸;擺;振;踢;繞;繞環;波浪;轉;壓;倒;跳。
二、基本動作定義及學習策略
1.立正
兩腳跟靠攏并齊,兩腳尖向外分開約60度;兩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體正直,微向前傾;兩肩要平,稍向后張;兩臂下垂,自然伸直,手指并攏自然微曲;拇指尖貼于食指第二節,中指貼于褲縫;頭要正,頸要直,口要閉,下頜微收,兩眼平視前方。
2.跨立(幼兒園常用之為“稍息”動作口令)
左腳向左跨出約一腳之長,兩腳挺直,上體保持立正姿勢,身體重心落于兩腳之間。兩手后背,左手握右手手腕,拇指根部與外腰帶下沿(內腰帶上沿)同高;右手手指自然彎曲,手心向后。
3.稍息
左腳順腳尖方向伸出約全腳的三分之二,兩腳自然伸直,上體保持立正姿勢,身體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腳。
4.停止間轉法
(1)向右(左)——轉以右(左)腳跟為軸,右(左)腳跟和左(右)腳掌前部同時用力,使身體協調一致向右(左)轉90度,體重落在右(左)腳,左(右)腳取捷徑迅速靠攏右(左)腳,成立正姿勢。轉動和靠腳時,兩腳挺直,上體保持立正姿勢。 (2)向后——轉按照向右轉的要領向后轉180度。
5.齊步——走
左腳向正前方邁出,按照先腳跟后腳掌的順序著地,同時身體重心前移,右腳按照此法動作;上體保持正直,微向前傾,手指輕輕握攏,拇指貼于食指第二節,兩臂前后自然擺動,向前擺臂時,肘部彎曲,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內稍向下,向后擺臂時,手臂自然伸直。
6.立——定
齊步和正步時,聽到口令,左腳再向前大半步著地(腳尖向外約30度),兩腿挺直,右腳取捷徑迅速靠攏左腳,成立正姿勢。跑步時,聽到口令,再跑2步,然后左腳向前大半步(兩拳收于腰際,停止擺動)著地,右腳靠攏左腳,同時將手放下,成立正姿勢。
7.向右(左)看齊
要領:基準幼兒不動,其他幼兒向右轉頭,眼睛看右鄰幼兒腮部,前四名能通視基準幼兒,自第五名起,已能通視到本人以右第三名為度,后列幼兒先向前對正,后向右對齊。
三、采用有效的指導策略,促進幼兒的動作發展
1.正確掌握動作要領,并加以鞏固練習
幼兒愛模仿,通過模仿比較容易掌握正確的基本動作,但還要不斷地練習才能達到基本動作的要求。在體育活動《拍球》中,教師首先示范拍球的正確動作,講解動作要領。在教師示范講解的基礎上,讓全體幼兒都來試一試。然后請個別幼兒展示,組織幼兒討論:誰的動作最正確。然后讓幼兒再次練習。通過嘗試、比較、模仿,幼兒對動作要領印象深刻。
2.在“一物多玩”“一動多變”中發展動作
幼兒想象力是非常豐富的,在組織體育活動中,可以通過鼓勵幼兒“一物多玩”“一動多變”來激發他們的想象創造,調動幼兒動作學習的積極性。
3.注重個別指導,促進整體發展
由于每個幼兒的身心發展各不相同,他們之間存在著顯著的個體差異,因此體育活動中,需要教師熱情地用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話鼓勵幼兒積極參與評價。無論是什么體育活動,教師都要時刻關注幼兒,參與到活動中去,了解全體幼兒的活動情況,促進幼兒的整體發展。
四、結語
健康的幼兒心理主要包括人格的健全、智力的正常、心理品質的良好等,其中體育游戲活動對于幼兒教育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對幼兒進行體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必不可少。
參考文獻:
[1]陶宏.漫議激情與幼兒體育教學[J];安徽教育;2016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