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新榮
【摘要】德是人的立身之本,發掘所有學科的德育功能,將德育滲透到小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去,是廣大德育工作者普遍關注的一個話題。為此,體育教學中的德育研究和探索也被提上日程。文章以立德樹人為背景,結合體育教學特點,就小學體育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進行了探討和分析,以期能為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德育實踐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立德樹人 小學體育教學 德育滲透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0-0196-01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首要目標,也是素質教育的核心理念。作為以身體素質教育為主的一門學科,在體育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為此,我國《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良好品質,具有重要意義”,這也為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和研究指明了方向。那么,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和探索呢,筆者認為,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深挖教材中的德育資源,有機滲透德育
教材是知識的載體,也是教學的根本。小學體育教材種類眾多,內容豐富,教材中的許多內容都蘊含有較高的德育價值。作為教師,要認真研讀、分析教材,深挖教材中可以進行德育的因素和資源,然后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機進行德育滲透。如在小學四年級《小籃球》教學中,在教完行進間運球的技術動作后,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三組,讓學生開展直線、蛇形、環形運球跑接力賽,讓學生快速運球前行,同時對學生進行體育技術、體育意志、精神和品質教育,教導大家發揮個人能力,為小組爭光,使大家在比賽中養成競爭意識和集體榮譽感。此外,還可以根據一些影視資料,講述近現代國力不強時,外國人強加在中國人身上的“東亞病夫”的恥辱,講述近代武術大家霍元甲、蔡龍云、呂紫劍不顧個人安危,挺身而出,勇斗外國大力士、令國人揚眉吐氣的故事,教導學生志存高遠,愛我中華,繼而啟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體育鍛煉熱情。
2.立足課堂訓練,適時進行德育滲透
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和道德形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課堂教學,則是小學生德育的重要陣地。因此,教師要結合學生生活經歷、認知實際,立足課堂教學和訓練,有目的地進行德育滲透。如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上,中國女排歷經坎坷,終于登上世界之巔。教師可以結合媒體報道,借助圖片、多媒體等講述中國女排這支年輕的隊伍如何在小組賽狀態不佳、不被看好的情況下突出重圍,并最終在“無私奉獻,團結協作,自強不息”的女排精神指引下勇奪奧運會女排冠軍的感人事跡,教導大家不怕困難,不懼挑戰,堅定自信,用勇猛的斗志和積極的精神面貌面對一切,做一個積極向上的人。
3.體育德育生活化
學生道德觀念形成和道德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單純依靠課堂時間、書本知識來進行道德教育,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現實生活,外在的大環境,在學生德育中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過去,在小學生德育方面,許多學校的德育目標過高,教育方法也過于單一,德育的質量和功能也受到影響。教育即生活,小學生思維行動,個性鮮明,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創新德育形式,將生活中的苦、樂與德育結合起來,增強德育的針對性,是確保德育質量的關鍵。因此,在日常管理中,教師要抓住學生德育、日常生活與體育教學的共振點,抓住一切可用機會,利用一切可用的素材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以克服體育德育教育“假、大、空”現象。如在障礙跑教學過后,教師可以聯系生活,結合隊伍,檢查人數,創設“大樓失火,營救困在屋里的孩子”的教學情境,模擬消防營救活動,讓大家像消防員叔叔一樣集合、點名、準備、呼叫、疏散人群、翻窗、取水、撲火、救人,進行跨、跳、鉆等障礙跑動作練習。然后,結合消防職業的特點和作用,教導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安全用電,節約用水,提高安全意識,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同時要學習消防員勇敢、果斷、團結互助的好品質,經常鍛煉自己,以便于更好地幫助他人。
綜上所述,小學生德育是一項長期而系統的工程,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對于小學生成長成才來說具有重要意義。德育工作者只有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從實際出發,巧妙進行德育滲透,才能提高小學生的道德素質,促使小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馬衛賓.立德樹人語境下中小學體育開展德育的文本解讀和實踐調查[D].華東師范大學,2017.
[2]李敬.中小學體育開展和滲透“立德樹人”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5.
[3]胡亞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小學體育教學機制系統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15,35(10):9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