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巍
摘 要:在激烈復雜的經濟市場競爭中,中小企業正面臨著嚴重的存亡威脅。先進的企業文化能使中小企業具有一種獨有理念力量來武裝自己,這樣中小企業才可以在大浪潮斗爭中贏得一席之地。因此,認真分析我國中小企業文化建設在發展中的現實困境,并探索其發展之對策,已成為人力資源管理研究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中小企業 企業文化 對策
中圖分類號:F27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1(b)-0150-02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文化建設在企業發展過程中越來越重要。因此,深入分析我國中小企業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探索其發展之對策,已成為學者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
1 中小企業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1.1 對企業文化建設缺乏正確的理解
在對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中,管理者往往缺乏正確的認識,單純地從某一角度去看問題,其主要體現在:(1)表現為企業經營者忽略精神效益,認為中小企業不需要企業文化。(2)缺乏對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視。(3)大多數企業把企業文化視為是一種娛樂文化。(4)認為企業文化大同小異,導致企業文化個性不突出,并沒有反映企業和行業的特點。
1.2 中小企業文化中家族色彩濃厚
目前,我國很多中小企業具有濃烈的家族色彩,這直接導致出現以下問題:(1)集權管理嚴重;(2)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缺乏相對公平的制度,難以吸引和鼓勵國外優秀人才;(3)缺乏管理創新思想,企業管理混亂。
1.3 中小企業文化與企業戰略脫節
中小企業必須立足于自身的企業戰略規劃,從文化定位開始,建立一套真正屬于自己的運營機制。中小企業的進步需要企業家及其員工對現有企業文化“片段”整合,從而形成自身的特色文化。否則,碎片化的企業文化的發展,促進作用是非常有限的。許多企業正在快速增長的道路上,這時很容易改變他們的經營理念和價值觀。
2 中小企業文化建設存在問題的原因
2.1 中小企業文化建設起步晚
在我國,對企業文化的深入研究是近年興起來的研究熱點,起步較晚,因此,對企業文化的基本理論可能沒有統一的認識,不同的人理解企業文化的角度不同,認識也存在許多差異。同時,在我國社會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大部分中小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對世俗文化依賴較大,由于起步晚,可以借鑒的成功案例較少,加之受傳統文化影響較深,在日常的企業管理中常常融入人情世故,必然給企業的頂層設計存留了諸多不利因素。
2.2 觀念比較落后,輕視學習
中小企業的經營者大多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深刻,它在對形成我國企業文化的過程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在中小企業文化上體現出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觀,突出了企業領導人在企業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這種價值觀體現在企業員工只有絕對的服從,管理者在企業管理風格上是追求穩健,不冒進。另外,一些經營者認為企業文化是無用的,企業文化是浮于表面的,是較為虛的東西,沒有企業文化,企業照樣會發展得很好,忽略了企業文化的建設。
2.3 文化建設的制度不夠健全
中小企業文化建設受阻的原因在于缺少必要的理論指導和制度規范。缺乏系統性和完整性理論的企業文化。在非制度化現象下的權力過度集中,嚴重制約了中小企業向更高層次和更廣發展的進程。中小企業文化往往重人倫輕體制,企業普遍依靠人治,重“人治”輕“法治”,容易出現結黨營私、搞小團體現象。企業領導者往往權力至上、個人主義獨裁,發展到后期易形成帶有專制特點的企業文化,缺乏必要的企業制度規范,也不重視國家法律法規。企業文化缺乏系統性和完整性理論,使中小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缺乏必要的理論指導。
3 建設中小企業優秀文化的對策
3.1 把握原則,樹立以人為本的文化理念
以人為本的文化管理理念就是在管理中去識人、用人、養人的理念和方法。結合企業實際,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適合企業文化建設的主體,是企業文化建設的主體,可以深入到企業內部各個員工的企業文化中,才能真正實現其價值,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把自己的員工看作公司的財富,吸引、培養、挖掘出類拔萃的人才,并給予他們及其家屬真誠、真摯的關心,員工就能感覺到工作的樂趣,就能體會到自己的人格被尊重,就能表現出一種敬職敬業的精神,為公司創造更大的財富。以人為本是由現代社會生產中人的中心地位和主導作用決定的,以人為本的理念已經逐漸滲透到現代企業的經營管理中。中小企業的管理要嚴格遵循以人為本的管理原則,讓員工自愿為企業做出最大程度的自我發展。中小企業管理者要嚴格遵循以人為本的管理原則,讓員工愿意為企業最大程度地努力,實現自我發展。將企業的發展與員工發展緊密結合,共同發展和進步。
3.2 提高意識,不斷加強管理中的素質
企業中管理者的素質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著企業文化的建設以及企業文化員工的養成。提高企業管理和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