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駿
摘 要:體育是我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鍛煉能增強體質,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但是現在很多高職體育教學最后的效果卻微乎甚微,學生的身心、身體健康發展都受到了阻礙。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體育教學的改革迫在眉睫。這就要求廣大體育教師要改善教學方法、教課方式,不僅要注重日常課程的推進,更要重視體育教學對學生身心發展的影響。“快樂體育”是在此基礎上提出的教學新思想,力求讓學生通過快樂的學習體驗進一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學有所得。
關鍵詞:高職體育教學 快樂體育 興趣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1(b)-0156-02
盡管體育鍛煉對我們來說是十分有利的,但是仍難免有很多人排斥。當學生在體育學習和經歷過程中體會不到快樂,就容易漸漸失去興趣,因此快樂教育的教學思想便是針對這一現象而提出的。體育活動作為基本的室外教學活動,對學生的協作性和團體意識有著明顯的要求,當學生在課上時間參與團體游戲或體育活動時,彼此協作,互相幫助,愉悅地完成課上學習任務的同時促進同學間感情,身心皆得到了發展。高職體育教學中更要注重考慮學生的心理變化和自身的教學進度是否合拍,要注重時效性和完善性。快樂體育的核心理念是:通過各種措施力求使體育達到“樂教樂學”這樣一個較為完美的境界,樹立正確的教育快樂觀念,體育課上爭取讓學生占主導地位,讓學生在掌握運動技能和鍛煉身體的同時,體會到運動的樂趣,感受到體育教學的快樂而不是疲憊。
1 基本途徑
1.1 建立和諧友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喜歡體育課
老師要不斷提升自己的道德文化知識,多了解自己的學生,關心愛護自己的學生,多多交流溝通,在完成教學任務中也要和學生們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
1.2 教學內容搭配得當,讓學生愉快地完成學習任務
各項運動合理分配,不僅沒有降低學生的興趣,而且可以調動身體的組織活動。適合學生的才是最好的。
2 基本要求
2.1 學生在體育教學的主導地位
傳統的體育課基本形式皆為“老師教,學生聽;老師動,學生仿”。正是這樣的死板而模式化的教育促使學生的自覺性、積極性和創新性逐漸黯然失色,失去了對體育應有的興趣。體育教學沒有達到最初的目標,然而老師的教育模式也并沒有改變,所以學生們對體育沒有感覺。但是反之,學生們回到主角,不是按老師的要求在做,而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例如,如果不喜歡跑步,那么可以選擇跳繩、籃球、排球等。就打籃球來說,這是一種集體性運動,在玩的過程中,同時也夾雜了跑步,還可以體會到同伴合作默契的快樂。
2.2 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體育教育是集體性的、復雜的活動,良好的人際關系不僅關系到上課心情,更關系到上課效果和進度。在啦啦操這個花樣的團體里,如果你不喜言談,疏遠她人,你將會是被眾人拋棄的那個人,啦啦操要求團體的積極配合,熱心付出,如果人際關系不好,沒有人愿意和你合作在變換隊形的過程中,容易拖拖拉拉,影響了集體的榮譽以及大家的努力。
3 具體方法
3.1 注重多樣性和實效性的結合
教師主要是引導,從一些日常接觸的情境著手,這樣學生不會覺得陌生又無趣。對所見所知的熟悉感會讓學生進入一種主動探究學習的過程,督促學生在練習中思考、體驗、交流、爭論,最后達成目標、共識。除此之外,大量的知識輸入是不可取的,教師要注重一定的課堂時間“留白”,讓學生自己去嘗試和練習,而教師的任務便是關注學生的動作要領是否掌握,姿勢是否正確,對癥下藥,及時修正。這就要求老師應該合理安排教課內容和教學進度,盡可能讓上課效果達到既充分展現體育課的功能,又能讓使學生有所收獲。
3.2 善于表揚和批評,正確對待不同學生
表揚和批評是一門教學藝術,從心理學角度講,一般人更喜歡表揚,但是也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對于懶惰和一些不規范的同學要批評,也許會增加他們的興趣。也就是賞罰分明,給他們提供一個公平自由的教學環境,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使他們能夠主動去探索、去發現。例如在乒乓球教學中,有基礎的或是協調性強的同學可能上手就快,很容易便掌握了技術要領,越玩越有勁;而一些天生運動細胞較弱的學生,可能練習無數次都沒辦法掌握,慢慢興趣便會大幅減弱,臉皮薄的就會自覺成為旁觀者,總是躲在一邊,心里想著“先學會他們的方法,下課自己單獨練”,但往往這只是他們的心理自我安慰,最后自暴自棄,放棄學習。這時教師就應及時調整教學進度,實行分層教學。對學習快的同學提高技術難度,而對掌握差的學生增加一些基礎的輔助練習和誘導練習,給予他們更多的耐心。不僅要指出他們的姿勢、方法的不足之處,更要多次親自演示自己正確、標準的動作,給他們時間自由練習,并且要注重多加鼓勵,看到他們的進步和改變。
3.3 善于運用游戲的作用
做游戲也是一種獨特的教學手段,將游戲活動運用至體育教學中,體育能改善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在游戲中不僅能減緩他們的疲勞,也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體育教學不同于書本教學,活動空間和場地、形式等都極為自由,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有效的游戲運用,完成教材教學的同時,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和生動性,在掌握運動技能的基礎上提高身體素質水平。讓學生在參與和體驗體育活動中與他人合作帶來的快樂,作為集體的一員,和隊友共同努力、共同進退。如在平時教中,在籃球教學中,不是單一的投籃,同時可以設置一些比賽,把學生分成幾組,讓自己內部協調,分配好角色,中衛、后衛、前鋒。每節課至少一組賽。人都有好勝心,不想輸給別人,只要有了目標,即使再苦再累,也無所謂。比賽可以看清自己,督促自己,為了駁回面子,他們在課后也會加緊練習。這樣,不至于一直聽老師的嘮叨而感覺煩躁無聊,或者是感覺一節課沒有一點收獲。一些基本的技巧可以在不斷的練習中自己總結,也可以學習別人的長處。
3.4 善于利用現代資源
科技不斷進步發展,教師也要與時俱進,善于在教學中運用一些現代化手段。例如,籃球課,可以利用多媒體放映一些之前的大小型比賽,遇到重要的部分暫停講解,激烈的比賽能夠吸引學生,調動積極性,以此代之于純口頭講學。觀看比賽中,他們可以學習一些規則,不至于白白地被裁判扣分,也可以慢慢地尋找適合自己的角色,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東西和不擅長的,也可以明白自己的缺點及改進的地方。運用多媒體進行擲遠的關系動畫的演示,直觀地進行投擲角度變換對于投擲遠近和準確度的影響,最后計算機精準的計算也會展示出投擲者用力大小所造成的物體運動弧度,使他們了解最后用力的重要性。通過完整技術動作的動畫演示,有時候他們會提出自己的看法觀點,老師再加以評論,更有利于老師的教學,在課堂上每一位學生都能積極參與,也達到了教學真正的目的。
3.5 善于觀察、總結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時刻明確自己的教學目的和教育責任,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準,時刻關注學生的變化,善于總結和調整自己的教學模式。只有細心觀察不斷總結教學得失,做好教學反思工作,相信自己在體育教學一定能有所作為。新時期,要求教師要充分發揮情景教學的作用,挖掘可利用的課程資源,引導學生掌握理論的基礎上可以在肢體上也體現出來,提高運動能力的同時也提高身體素質水平,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體育課也可以上得很精彩。
4 結語
總之,教師適當學習和增加一些新的方法,改變教學模式,利用有限資源,最大程度上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課堂教學,體育課也不再枯燥乏味。在提高身體素質的同時,能夠收獲快樂,也能夠學會一些課外知識,達到體育課教學的正真目的。
參考文獻
[1] 曲宗湖,楊文軒.學校體育教學探索[M].人民體育出版社,2010.
[2] 李廣明.淺談如何培養體育學生的興趣[J].教育研究,2013(12).
[3] 王文方.淺談如何培養學生體育[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4(6):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