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淑花
摘要:陶藝是幼兒非常喜歡的一種民間玩泥巴活動,我們應注重陶藝活動的過程還是結果?《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在藝術領域提出"感受與創造并重"的教育觀,強調讓幼兒的視覺和情感獲得滿足、愉悅的同時,培養其對美的感受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由此想到在幼兒園開展陶藝活動中,體驗與創造就好比根和苗的關系,厚積而薄發,苗的茁壯成長來源于根的粗壯結實。
關鍵詞:《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符合幼兒發展規律;目標;激發興趣;動手操作能力;創造能力;文化傳承
陶藝是中國古老的傳統文化,是一種造型藝術,它歷史悠久、內涵深厚。陶藝能給幼兒聰明的腦袋、靈巧的雙手和良好的品質。陶藝教學活動主要是運用陶泥和一些孩子們自己喜歡的、日常所及的工具。基本方法有手捏成型法、泥條盤筑法、泥板成型法。在指導時教師要注意幼兒興趣的培養,并提供適宜的材料,給予技術上的幫助,采用分組教學的形式,以及給予心理的支持。為此,我園積極引進陶藝制作工藝,不僅讓孩子們更好地感受陶藝制作的樂趣,而且還增加了親子之間的互動,以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固陽縣民族幼兒園堅持“用愛傳遞快樂,用心成就未來”的辦園理念,全園教職工團結一致,扎實工作,奮力拼搏,勇于奉獻,形成了“團結、博愛、敬業、超越”的淳厚園風,以優質的服務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近年來,我園利用固陽當地紅泥資源開展了獨具特色陶藝活動課程,為幼兒興趣課的開展新添了一道靚麗的色彩。
在固陽縣西斗鋪鎮紅泥井村大量的自然資源—紅泥,地名因此而得名。紅泥與水混合后,粘稠度極高,可以作為開設陶藝活動課的原料,讓幼兒做一些簡單的手工藝品。這紅泥對于其他人來說可能毫無價值,但對于想開設陶藝活動課,讓廣大幼兒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積極活動、激發興趣,陶冶情操的民幼來說,這簡直就是一個天然的寶藏。為了在全園開設好陶藝活動課,園里組織老師們自愿參與挖紅泥活動,各位參與老師團結協作,不怕苦、不怕累,甘愿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來到這遠離縣城的紅泥井村采挖紅泥,經過多半天的辛苦勞動,采集到了大量的紅泥,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年輕的老師們每個人臉上都呈現出豐收的喜悅,最后大家還高興地合影留念。
有了豐富的紅泥,我們的陶藝活動課終于在全園設立了。老師們摩拳擦掌充滿了期待,孩子們躍躍欲試充滿了好奇。我們在幼兒園大班組結合《瓶瓶罐罐總動員》主題活動開展了陶藝體驗活動。活動開始了,孩子們穿好圍裙帶好套袖興致勃勃地圍坐在工作臺旁,陶藝老師首先認真地給孩子們演示如何使用紅泥,如何制作紅泥陶藝制品,重點是兩個環節:第一個環節做盤條:老師先用手把紅泥搓成泥條,將搓好的泥條放在瓶罐的周邊,用手指擠壓泥條的內側使其與泥片粘接結實;再將第二根泥條接前一根連續盤上,泥條外部也用指尖輕壓與底片粘接。注意泥條與瓶罐之間不可以有氣泡進入。第二環節拉坯:老師先打開拉坯機,調到勻速。將雙手打濕,往泥塊上沾少量水;然后用雙手將泥塊向中心拍打,用左肘頂住左腿,使整個身體用力把泥塊固定在中心;最后用雙手夾住泥的兩側勻速向上拔,并保持泥的穩定,這樣一個紅泥瓶和紅泥罐就做好了。
在老師演示指導下,孩子們開始動手制陶了,他們一個個低著頭,認真地按照老師講解的步驟,起勁地將手中的泥料揉搓、盤條、拉坯,半個小時之后,孩子們的作品都開始基本成型,他們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制作出了屬于自己的獨一無二的作品,有的是圓圓的花瓶,有的是帶著小手柄的糖罐,活動中張一哲小朋友的專注力由以前的10幾分鐘發展到30分鐘,小手也鍛煉的特別靈活,以前只會搓紅泥點和紅泥條,現在能做簡單的紅泥水瓶。孩子們太高興了,爭著搶著給大家展示自己的杰作。5歲的李金霏,一直很內向不愛說話,在活動中她捏制的花瓶造型精巧,別具風格,并且非常自信地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創意的想法。
當然,并不是所有的紅泥陶藝都是用盤條和拉坯這兩種方法做成的,我們在中小班組幼兒中,開展簡單物品的模仿制作陶藝活動課,通過擺放參照實物,代指導孩子們捏制生活中所熟悉的東西,一些有特點的植物和小動物是孩子們用靈巧地小手搓捏而制作的,漸漸地可以用手將紅泥搓成長條,再把泥條圍起來,使它成為一種器物,或者更精細的搓、卷、壓陶土,進行創造性的設計,比如做一個有花紋的杯子、鳥巢,合作完成一束花,一串糖葫蘆,一條魚,一個蛋糕還有許多小動物等。孩子們非常投入,制作陶泥的靈感就被激發出來,在孩子們眼中,只要發現到的,沒有做不出來的。在陶藝老師的幫助下,用一塊塊泥巴捏出了一件件形態奇異的作品。也許作品在大人眼里顯得很粗糙,也許什么都不像,但孩子們看著卻是美麗的、神圣的。每一件作品里都凝聚著孩子們的成功和喜悅。
這樣通過一次次陶藝的活動,讓孩子們學會了制作泥點、泥條、泥盤、泥杯、泥瓶、泥罐、泥植物、泥動物、泥建筑、泥世界等等,每次展示他們的紅泥作品時,大家都很自豪很自信地說:“這是我自己做的”,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紅泥陶藝活動讓我園的孩子動手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觀察能力、審美能力、創造能力和協作能力都有了很大提升,同時孩子們的點滴進步也得到了我園家長們的一致認可和好評。
幼兒陶藝在素質教育的領域里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民族幼兒園以創意美術為特色,陶藝活動課程作為更具特色和濃厚生活的當地色彩美術創意活動,將在園內廣泛開展,使孩子們成為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審美、學會創造的多元化人才,并能更妤地傳承中華民族文化。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11.
[2]中央教科所課程教材研究中心編:《陶藝》,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12.
[3]楊永善著:《說陶論藝》,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01.1.
[4]王奇.張溫軼著.陶藝教室——陶藝制作與欣賞[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