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哲
摘要:小學數學課堂每節課時間在40分鐘左右,教師如果想要在這有限時間內讓學生有最大限度的提升,即打造高效率數學課堂,必須創新教學手段。本文作者詳細闡述了自己的實踐經驗,即如何讓死知識變活,如何改一言堂為群言堂,如何讓獨樂樂變為眾樂樂,值得借鑒。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效率;提高策略;創新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時間是非常有限的,每節課僅有40分鐘。要想讓小學生在這40分鐘課堂上收獲更多的數學知識,沒有高超的教學手段是不行的。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一般都是老師講、學生聽,然后練習鞏固,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必須創新教學手段。
一、讓“死”知識變“活”
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抓住小學生的好奇心,創設生動、形象、和諧的教學氣氛,挖掘數學教材中潛在的有趣味性的因素,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其學習熱情。小學生活豐富多彩,許多數學知識蘊涵在生活中,教師要把數學教學與生活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在生活中感悟數學知識的奧妙,體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和享受。如在學習“角的初步認識”時,上課伊始,教師出示了一組操場上學生活動用的器材圖片,問學生能找到哪些角,學生們紛紛發言;然后教師又問學生,在生活中你還能找到哪些角的蹤跡。學生觀察教室、課桌、黑板,家里的一些物品,學生打開自己記憶的閘門,搜尋生活中的“角”。然后教師引出這節課學習的主要內容。這樣,老師把一些抽象的數學概念、知識融入學生的生活中,“死”知識變“活”了,激起小學生探索的欲望,學生學習的就更起勁了。
二、讓“一言堂”變成“群言堂”
傳統的課堂教學只是老師講,即“一言堂”,如果教師把“一言堂”改為“群言堂”,課堂效率自然會有效提升。尤其是教師把握好課堂提問這一教學環節,使提問更有目的性、針對性、更有價值,教學效果事半功倍是毋庸置疑的。
1、有目的發問加集思廣益
課堂提問要有目的,要為教學服務。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課堂提問要及時、恰當,要優化教學思路,教師要掌握必要的提問技巧。在三年級數學——數學廣角1,教材以“三(1)班參加比賽的學生”為背景:讓學生利用集合思想解決簡單的集合問題,即:重復問題。讓學生學習解決重復問題的一些策略,借助直觀的圖例,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要完成這一教學任務。教材列出學生參加比賽的學生名單,怎樣表示能清楚的看出來?教師讓學生帶著以下問題思考、討論、探究,三(1)班共有多少學生參加比賽;看學生名單,你有什么想法;你如何重新設計名單,讓同學們看的更清楚;學生分析討論,誰設計的方案科學合理。通過一系列的課堂提問,學生跟隨教師的提問思索、討論、分析、比較。在教師的引導下,選出最佳方案。這樣有目的發問,引起學生探究的興趣,他們集思廣益,數學素養都會得到提升。
2、有基礎的發問加實踐操作
小學數學教師要把握教材要點,深入研究教材的重點、難點,適時拓展教學內容,延伸教材的深度與廣度,學習教材文本中蘊涵的新理念、新價值觀、新思維。課堂提問應跟上時代的步伐,在原有基礎上進行補充、理解。因此,教師在處理課堂提問時,自己首先要理清數學知識點間的聯系,根據教材內容,把單元內容、章節要點有機地聯系起來。
如在教學“平行與垂直”,這一知識時,直線和角是知識基礎,而“平行與垂直”是為學習幾種常見的圖形奠定基礎。經過深入鉆研教材,把握這幾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教師提出的問題:直線的概念;角的定義;如何畫角;然后又提出兩個問題讓學生操作:學生在紙上能否畫兩條直線不相交;在什么情況下,兩條相交的直線成直角。這一系列的提問與操作,為以后學習幾何圖形奠定基礎。
三、讓“獨樂樂”變“眾樂樂”
小學數學課程學習,不僅能讓學生掌握知識,還能讓他們嘗到不斷“破解謎團”的快樂。但是,課堂生經常有這樣的現象發生:一些基礎好、認真學的孩子能用自己的知識和智慧使問題迎刃而解,從而享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而也有一部分學生,因為基礎差、上課又沒有集中精力聽講,面對數學題急的抓耳撓腮。教師看到這種情況,絕對不能置之不理,必須雙向發力,讓他們通過合作學習得到共同提高,即所謂“獨樂樂”變為“眾樂樂”。
一是教師要擅于抓住合作學習的時機。教學內容任務多,知識面廣,需要學生分工合作。在學習“三角形的內角和”時,教師合理分工,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探究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的內角和,最后學生總結得出結論。這樣既節省時間,又讓學生感受到集體的力量,通過合作,增強了學生間的友情。五年級在探索數學廣角——植樹問題時,教師指導學生分組合作,通過學生合作學習,學生不用畫圖也能找出規律,植樹問題這一類型的知識,經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學生在小組內,積極討論、演示,學習積極性很高,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是合理分組共同解決疑難問題。當有相當一部分同學遇到“瓶頸”學生不能獨自解決,教師適時引導,可以組織學生分組,進行討論、探究,采用合作方式進行學習。在學習“組合圖形的面積”時,教師組織6個學生位一組,讓他們共同想辦法,經過討論、分析、推理,學生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合作學習中,學生間的合作意識增強了,提高了學生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謝發強.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課程教育研究,2017(52):116-117.
[2]華兵.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研究[J].成才之路,2017(36):42.
[3]林霞.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實踐與思考[J].考試周刊,2017(A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