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紅玲
【摘要】本文采用訪談法、觀察等方法,對中等職業學校教師進行職業倦怠調查研究,研究表明: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存在不同程度的職業倦怠,主要原因有社會、學校和個人。在研究基礎上,作者針對不同原因倦怠提出了改善措施。希望對中職學校教師身心改善有一定的作用。
【關鍵詞】中職校 職業倦怠 思考
【中圖分類號】G71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3-0060-01
黨和國家把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作為戰略任務予以高度重視,職業學校教師群體也越來越顯示出自身獨特的職業特性。然而,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中職校也在各個發展環節呈現出了諸多的問題。本文從中職校教師職業倦怠入手,分析中職教師職業倦怠產生的原因,認清其危害性,不僅有利于教育管理部門調整政策,預防和緩解教師職業倦怠的發生,而且對教師的健康成長會起到很大的作用。
一、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業倦怠的表現
教師職業倦怠是由于教師長期工作在壓力的情景下,工作中持續的疲勞及與他人相處中各種矛盾、沖突而引起的挫折感加劇,最終導致在情緒、認知、行為等方面表現出精疲力竭和緊張狀態,是一種非正常的行為和心理。其主要表現在:(1)生理耗竭。表現為感到持續性精力不足,工作提不起精神,出現失眠等癥狀;(2)才智枯竭。表現為面對學生,常常感到無奈,不知該如何教好他們;(3)人格解體。表現為消極麻木的狀態對待工作,對學生素質充滿了抱怨,認為學生這也不行那也不是,甚至對學生挖苦、謾罵和體罰;(4)低成就感。教師對工作的意義與價值的自我評價降低,工作興趣、效率降低,把工作當作獲取收入手段的不乏其人。
二、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業倦怠的原因
1.學生基礎素質差,教師教學成就感低
中職學校所招收的學生基礎素質差,大部分都是中考分數最低甚至沒有參加過中考的,分流的學生大多是初中校的“問題學生”;家長沒有辦法的學生,最后強迫來校就讀。中職學校的招生由過去的“挑肥揀瘦”變為現在的“饑不擇食”,生源質量明顯下降,學生素質整體偏低。相當一部分學生頑劣至極,屢教不改,軟硬不吃。甚至不斷有報道中職學校學生毆打老師等惡劣事件。學生對學習的淡薄、抵觸,教育的難度日益增加,與教師“教書育人”的職業愿望和要求之間沖突,構成了中等職業學校教師所特有的、特殊的壓力。這種持續的壓力使教師感到失望和無奈,身心疲憊不堪,教師教學成就感低,長此以往,心理的疲勞與精力的衰竭必然會導致教師的職業倦怠。
2.中職學校管理制度對教師工作積極性的影響
所調查中職校教師中,教師都不同程度對學校的管理制度有一定看法。學校各級行政部門需要一切從本校教工發展出發,為本校專業發展服務。在管理中,盡可能“以能力”為標準,給員工創造更多的發展機會,為本校專業培養出出類拔萃的教工。然而,管理實踐中,常常有“任人唯親”、一些“溜須拍馬”之輩高高在上,使得學校管理有失公平公正,這使得教工積極性收到嚴重打擊。久而久之,導致這些具備學習能力的教師對學校管理失望,對自我學習和學校發展漠不關心,得過且過。
3.社會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經濟發展時代,教師無疑是一份清貧的工作,收入不多。同社會其他行業相比,教師自身的職業素養受到了挑戰,思想觀念也有了波動。在走訪調查的教師中,有教師在學校工作之外從事經商、特長輔導班、私立幼兒園等工作。這種額外收入遠遠超過在校的工資收入,使得很多教師不愿意再守著這份清貧的工作來度過自己的余生。人生價值觀受到來自社會的挑戰。這種情形下,教師很難將全部重心放在學校的教學上,不鉆研自己教材,不研究自己學生,幾十年一直沿用老一套教法,學生感覺沒有新意,教師也應付、敷衍自己所教科目,造成教學質量大幅下降。
4.自身
教師自身原因造成的職業倦怠有兩個極端:
一種情形下是,中職教師作為特殊的教師群體,承受著來自招生、教學、學生管理、崗位競聘等方面的巨大壓力,使其在知識經驗、教育能力及心理素質方面常常預支、透支,因工作壓力過大造成的職業倦怠。
另一種情形是,中職學校教師自身學歷程度不高,沒有一個明確的人生發展規劃,在單位里,受一些消極思想的影響,整日里不求上進,不思進取,碌碌無為,得過且過。這部分教師不僅不會關心個人發展,也不關心學校發展。這種情形多出現在經濟發展落后,地處偏遠的縣城的中職學校,學校發展時時處于破產邊緣,教工對學校發展沒信心,對自身發展自暴自棄。干脆學不會。導致放棄學習,放棄進步。
5.教師本身的職業榮耀感消失
教師本應該是一個教書育人,給人帶來希望和陽光的職業。而來自社會方方面面的影響使得教師心理失衡,部分老教師不但沒有給年輕教師以很好的示范榜樣作用,還對年輕教師的積極工作不屑一顧,甚至打擊,使一個學校陷入了極其不良的運作循環中。
三、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業倦怠預防對策
1.加強師德師風教育
教師的師德教育,是教師形成職業道德觀念和師德品質的關鍵,沒有師德修養,教師就不可能將師德要求內化為自己的信念,也不可能做到身體力行。學校師德教育可以轉化傳統形式,利用身邊實際的案例,利用同類型學校老師正反事例,加強對教師進行感染教育。通過對師德師風的學習和感悟,保持對自己職業的崇高度。
2.加強自身學識、技能學習,為學生提供服務
教書育人,教書者必先學為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為示范。教師的德行、學識、良知等做人魅力才是學生信服的源泉。在中職學校教師中,面對這群特殊的學生群體,教師更應當時時處處做好學生的榜樣,做好學生技能學習中的有力幫手。萬不可固步自封,自我驕傲,拒絕接受學習,就意味著被社會遺棄和淘汰。更不可能給學生提供好的學習示范和教學。
3.靈活公平的管理制度為學校教師提供著不竭的工作活力
一個學校團隊,必須具有合理公平的管理制度,才能為學校工作教師提供一個公平競爭、揮灑才智的舞臺,倘若教師才智處處受限,得不到公平的待遇,無疑是對教師工作積極性的最大打擊。這需要學校管理者有大的手筆和氣度,來打破慣用的管理枷鎖,塑造一支團結協作、積極進取的優秀團隊。
4.拓展培訓
拓展培訓對于一個團隊的凝聚力具有很大的作用,通過適時的培訓,可以使教師更了解時代,開闊眼界,不至于在自己生活的小圈子里自我滿足和封閉。通過拓展訓練內容,可以增加同類型學校間的交流,激發教師生活激情,增添工作活力。同時,可以通過這些手段和方式,調劑教師緊張的工作壓力,勞逸結合,以便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新的工作中。
總之,職業倦怠是存在于各個行業里的職業病,只要我們積極應對,正確處理,就會將狀態盡快調整過來,積極投身于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