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楠
摘要:在我國教育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的背景下,幼兒教育活動的實力得到了迅速強化,但是其中仍舊存在部分問題亟待解決。本文首先對幼兒園區域活動差異性教學的發展現狀進行了簡單概述,分析了教學理念、獨立性價值以及教師教學態度等方面問題。隨后,在此基礎上,重點探究了區域活動差異性教學的優化發展策略,旨在為關注這一領域的人士提供一些可行性較高的參考意見,提高幼兒教育教學水平。
關鍵詞:幼兒園;區域活動;差異性教學
引言: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各界對于我國教育事業,特別是幼兒園區域活動差異性教學等方面內容越來越關注。在進行現代化教育教學活動改革的過程中,幼兒園的區域活動差異性教學有效性,對于幼兒園教學活動的整體發展水平都具有重要意義。如何在這一過程中,應用更加合理的教學發展策略,提升區域活動差異性教學的有效性,成為了相關領域教職員工的工作重點之一。
一、幼兒園區域活動中差異性教學發展現狀
(一)未能合理區分差異性教學和因材施教
部分地區的幼兒教師片面地將差異性教學方法同因材施教方法混為一談。但是根據現代化的教學原則和教學理念的解釋可以看出,差異性教學方法是在因材施教理念地基基礎上發揮出來的。二者在實際的發展使用過程中,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差異。相對于因材施教理念而言,差異性教學方法的概念和原則更加深入且廣泛,在教育活動中體現的價值和內涵也更加豐富[1]。
(二)區域活動教學獨立性價值未受到重視
幼兒園區域活動的要求教職員工需要對幼兒園教學活動區域進行合理的規劃和整合。通過此種方式,為幼兒們創設出更加適合不同發展需求的教學環境。但是從實際的發展情形進行分析可以得出,部分地區的幼兒教師在進行區域劃分到過程中,會受到區域設置較為固定問題的阻礙,導致了組織活動無法根據幼兒們的成長和發展增添層次性。此外,在受到經濟和環境資源限制的影響下,區域活動的設備和材料也較為單一,不能充分調動幼兒們的積極性。
(三)教師在差異性教學活動中態度不端正
在組織幼兒園區域教學活動時,大部分地區的幼兒教師都缺乏與幼兒們進行直接的互動。在教學活動當中,由于受到自身發展觀念以及教學能力的影響。教師對于區域活動態度不端正。教師都在心理和情緒等方面都存在著懈怠的情況,導致幼兒們無法充分感受到區域教學活動的意義和樂趣。部分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中為了保護幼兒的安全,而對幼兒的活動行為和活動區域進行過度限制,導致了區域教學活動的創新作用難以被發揮出來,活動的意義和價值也得不到體現。
二、幼兒園區域活動中差異性教學優化對策
(一)確立合理的區域活動差異性教學目標
幼兒階段的孩子們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的幼兒們認知水平、經驗水平、活動能力以及興趣愛好等方面都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差異。因此,幼兒教師組織區域活動時,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出相對合理的區域活動差異性教學目標。例如,我國某地區的幼兒教師在應用差異性教學方法組織幼兒區域活動時,在統一的的活動主題下,結合幼兒們不同的發展需求以及學習特征,為他們制定不同的區域活動差異性教學目標。在手工區域制作的活動當中,當地教師集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為幼兒組織了折紙、橡皮泥、拼圖等具有明顯差異性的教學活動,同時根據幼兒們選擇的活動類型,為他們提供了各自需要的活動材料。以此種方式,當地幼兒園教師在區域活動中,充分鍛煉了幼兒們的動手能力和獨立性創意,全面貫徹和落實了區域活動差異性教學理念,增強了活動的效率[2]。
(二)創設符合幼兒發展的區域活動環境
根據蒙臺梭利“有準備的環境”教學發展理念可以得知,區域活動差異性教學方法在幼兒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實踐,需要以良好的物質環境以及心理環境作為基礎。例如,我國某地區的幼兒教師在組織幼兒們參與區域活動時,充分尊重了幼兒們的活動自主性,將幼兒們視為是獨立有發展需求的個體,以此擺脫了傳統教學活動中,教師們對于幼兒們的過度干預行為。此外,當地幼兒園為了更好地實踐區域活動差異性教學方法,還為幼兒們創設了更加有針對性的區域活動物質環境。根據大班、中班和小班不同階段幼兒們的學習需求,將為他們分別設置了智力開發、自我探索、角色扮演、寵物活動以及手工活動等不同的區域,極大地豐富了幼兒們在不同發展階段參與區域活動的形式。貫徹和落實了區域活動差異性教學方法,增強了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三)優化幼兒教師差異性教學工作理念
在組織幼兒們參與區域活動時,教師首先需要端正自己的態度,從根本上提升對幼兒教育教學活動的重要性認識。例如,我國某地區的幼兒教師,在開展區域活動時,堅守了差異性教學理念和方法。在關注幼兒個體發展差異的教學活動中,將區域互動作為特殊的教學背景,為個性化教育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同時,當地教師還將分組教學活動作為必要的輔助手段。通過對班級內部不同幼兒群體的學習特征以及學習習慣等方面進行分析,采取優勢互補的方式,幫助推動區域教學活動有效性的提升,為全面貫徹和落實差異性教學方法奠定了基礎。教師鼓勵幼兒們在區域活動中其他同伴們展開積極有益的分享合作活動。此種模式不僅有利于提升幼兒們的動手操作能力,還能引導幼兒們在分享與合作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出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為社交能力的發展提供良好的鍛煉環境。
總結:
綜上所述,差異性教學理念在我國幼兒園區域教學活動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相關領域的教職員工們需要充分認清當前我國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形勢,確立合理的區域活動差異性教學目標,為差異性教學方法創造良好的實踐條件。此外,創設符合幼兒教育發展的區域活動教學情境,結合幼兒們的成長需求,優化幼兒教師對于差異性教學方法工作理念的認知,全面增強幼兒教育活動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沈其麗.開展主題區域活動,營造不一樣的精彩[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8(02):90-91.
[2]黃芯.探究幼兒園戶外區域材料投放的層次性[J].考試周刊,2018(23):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