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可成
【摘要】本文主要從三個方面,對高職思想政治建設與職業素養教育的融合進行細致地分析。分別為高職思想政治教育與職業素養教育的含義與特征,兩者融合的可能性與必要性以及兩者有機融合的基本途徑。本文旨在為高職思想政治教育與職業素養教育的融合提供參考,推動高職教育的長足發展。
【關鍵詞】高職 思想政治教育 職業素養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3-0087-02
引言
為了使高校的學子能夠學有所用,各高校著力將思想政治教育與職業素養教育進行融合。本文,主要以軟件工程專業為例討論兩者的關聯,并就如何將兩者融合的基本途徑進行了分析。
一、高職思想政治教育與職業素養教育的內涵與特征
(一)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含義與特征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旨在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為社會的發展培養出需要的人才類型,是有針對性地對人才進行政治教育的實踐方式。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富有時代性,要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必須符合時代的要求,依據時代的發展培養人才;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富有政治性,反映著國家教育體制中對教育的客觀要求;其思想政治教育還具有導向作用,能夠為其他類型的教育活動提供導向,為其科學、全面的發展提供豐富的借鑒意義;使思想政治深入到校園文化之中,從而互相影響、互相發展。
(二)高職職業素養教育的含義與特征
高職院校職業素養教育指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遵循職業發展的相關規律,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最終樹立正確的職業觀,最終為其未來就職奠定堅實的基礎。高職職業素養教育的特征如下:第一,個性特征。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重視個體特征的發展,全方位地提升學生的職業競爭力,為其塑造良好的職業素養。第二,重實踐。院校在職業素養教育的過程中,充分考慮了實踐的重要性,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時代的需求。第三,職業差異性。社會提供給大眾不同的行業、不同的職位,因而,高職教師相應地也采取了不同的職業素養教育,從而適應社會的發展。
二、兩者融合的可能性與必要性
(一)兩者融合的可能性
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素養教育都屬于高職院校教育的基本內容,實施的對象都是高職在校生。這兩種教育內容都是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背景,旨在培養學生的認知與實踐能力,從而為社會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人才動力。教育是相互融合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與職業素養教育是能夠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的。教育還具有互補性,即職業素養教育能幫助思想政治教育尋找機遇,促其發展,后者可為前者提供正確的價值導向,指引其前行。
(二)兩者融合的必要性
高職院校將兩者融合,有利于教育方針的高效實施,有利于明確職業素養教育的教育目標,從而推進高職學子的全方位提升與發展。兩者融合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堅持科學發展觀的相關理念,堅持以人為本,幫助學生成長。其次,為提升高職院校的教學成果積極儲備教育資源,甚至融合外資。最后,創新思想,樹立正確的高職教育目標,展現德育的特色。
三、兩者融合的有效途徑
(一)貫徹落實社會主義價值觀,樹立科學的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與職業素養教育的有機融合,是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舉措。教育要求培養出全方位的人才,尊重學生的個體性發展,樹立正確的職業理念,從而促進學生職業素養的提升。使兩者實現統一,將職業素養教育滲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實現兩者的真正融合。例如,將計算機科學與社會科學有機融合,從而貫穿技能知識與社會價值觀念是密不可分的,科學之間是相互融合的。只有掌握了科學的價值體系,才能夠有效地指導信息技術科學的發展。
(二)課程融合,完善課程體系
教師設置課程式教學方式,來培養學生的理性認知,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例如,軟件工程類專業應開設軟件開發的相關思想政治教育,確保學生進行科學規范地學習。在正確的政治思想的指引下,促使計算機相關技能的職業素養正式編入教學課程,從而軟件工程專業的學生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例如,教師可以開設一學年的素養教育課程,將軟件開發與誠信分別作為兩學期的主題,要求學生完成指定內容的課程,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與人生觀。
(三)創建評價機制,科學考核
為確保高職思想政治教育與職業素養教育的高效融合,需要創建相關的評價機制,進行科學考核。構建多種職業素養考核評價機制,落實職業考核的內容,以此來對學生職業素養與思想政治進行考察,考核成功的學生可以頒發榮譽證書,以此激勵更多的學生踐行此項制度,促其發展成為社會需要的全方位的人才。例如,在軟件工程專業進行計算機技能的競賽,要求大膽創新,開發出新型的軟件或者新型產品,并對綜合素質優異的學生給予證書獎勵等,鼓勵大學生融入科學,端正職業態度,積極創新。
結語
高職院校將思想政治教育與職業素養教育進行有機的融合,能夠促進學生教育水平的提升,能夠符合當前我國社會主義發展的總趨勢,能夠有效地將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的踐行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彭楊.高職思想政治教育與職業素養教育的融合解析[J].考試周刊,2017(11):3.
[2]汪益富.淺析高職思想政治教育與職業素養教育的融合[J].知識經濟,2016(19):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