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鳳
【摘要】本文論述了課前練習對組織教學和提高學生成績的重要作用,并且介紹了課前練習的選題方法。
【關鍵詞】課前練習 作用 選題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2-0140-01
課前練習是利用一節課的前5分鐘,針對本節課的重點,或者對已經學過的基本內容進行練習。教學實踐證明,課前練習對于組織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一、課前練習有利于組織教學
(一)非智力因素方面
1.讓學生體驗成功,激發學習動機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尤其是學習困難生,他們也有一種“不能比別人差”或“要勝過別人”的心理,更應善于發掘他們的閃亮點,那怕是很微小進步,對他們來說也是不容易的,應及時予以鼓勵。這些都能對學生的學習動機起到促進作用。課前練習可以設計一些簡單的題目,95%的學生能正確解答,即使是差生在反復的練習中也能輕松解答。如可設計一組復習倒數、相反數、有理數的簡單運算的課前練習。當學生看到自己能正確回答問題,看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時,就產生了“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的信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2.培養學習興趣
興趣是人們愛好某種活動或力求認識某物的傾向,且和一定的情感聯系著。興趣也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在生活實踐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學習數學的興趣,是學生對數學對象和學習數學活動中的一種力求趨近或認識的傾向。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濃厚的興趣,是學好數學的重要因素。
興趣分為直接興趣和間接興趣兩類。直接興趣是對事物本身感到需要而引起的興趣,中學數學課程中應特別重視激發學生直接興趣的教學。間接興趣只對這種事物或活動的未來結果感到重要,而對事物本身并沒有興趣。例如,科學計數法是近幾年廣東省中考必考的知識點,把近年與科學計數法有關的考題找出來,組成課前練習。當學生看到中考也有如此簡單、有規律的題目時,激發了做題的興趣,進而培養了學習數學的興趣,變成一種愛好,這樣間接興趣就轉化為直接興趣了。
(二)智力因素方面
1.有利于學生注意力的轉移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于一定對象的能力。它具有注意的范圍、注意的穩定、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轉移等品質。
注意的轉移,是指根據新的需要,迅速主動地把注意從一個對象轉移到另一個對象上。課前練習可以讓學生從課間玩樂的狀態快速投入到學習狀態——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通過調勻內息,慢慢地靜下心來,準備迎接新的學習。
2.知識的循環再現,使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提高成績
根據學習的認知理論,中學數學的學習過程是一個數學的認知過程。這個過程包括輸入階段、新舊知識的相互作用階段和操作階段。練習,是學習過程的最后階段——操作階段。實質是在產生新的數學認知結構的基礎上,通過練習等實踐活動形成新的數學認知結構過程。特點是進一步開展數學思維活動,引導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目的在于使學生產生的數學認知結構更為完善,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例如,學生學習負有理數的時候,為了建立與正有理數之間的聯系,可以設計具有相反意義的情景,如“如果80m表示向南走80m,那么-60m表示”這樣的課前練習來形成新的數學認知結構。通過練習,學生理解了負有理數與正有理數之間的聯系,掌握負有理數就非常容易了。
二、精心選題和反饋手段
老師要對本階段課標要求掌握的知識點了如指掌,根據學生已有的基礎知識、學習能力等精心選取題目,可以令課前練習的效果事半功倍!
(一)根據新課的內容有針對性地選題
從復習舊知識的基礎上提出新問題,在我們的教學中是被大家經常和廣泛應用的一種引入新課的方式。這種方式不但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而且為學生學習新知識鋪路搭橋。教師在新課引入時應注意抓住新舊知識的某些聯系,在提問舊知識時引導學生思考,聯想,分析,使學生感受到新知識就是舊知識的引申和拓展,這樣不但使學生復習鞏固舊知識,而且清除學生對新知識的恐懼和陌生心理,及時準確的掌握新舊知識的聯系,達到溫故而知新效果。
例如,在講授用待定系數法求一次函數的解析式時,可以設計一組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課前練習,讓學生在后面的新課中能順利解出k、b的值做復習。
對于新課的課前練習要及時評講,有時甚至要根據學生答題的情況進行詳細講解,以利于新課的引入。
(二)建立知識檔案,在課前練習中循環、重復練習常考的知識點
1.在平時的教學中
教師在每個學期開學前都要建立本學期的知識檔案,對于常考的基礎知識點,在課前練習中要循環、重復出現。在每一課的課前練習中都兼顧已學過的兩到三個知識點,周而復始地練習。每個知識點出現一次就在備注上練習的日期,這樣就能知道每個知識點的練習情況。
2.在中考總復習中
在中考總復習開始前,教師要細心鉆研中考考綱,對近三年的中考題深入分析,再結合初中六冊的知識檔案,歸納出必考、常考的知識點。在每一節的復習課前精心設計課前練習,務必每一課都復習三到四個知識點,循環、重復地練習,讓學生務必掌握每一個知識點。
復習課的課前練習可以不評講,學生通過反復練習鞏固知識。在時間安排方面,四十分鐘一節課的,安排三分鐘的課前練習為宜;四十五分鐘一節課的,安排五分鐘課前練習就好了。
三、辛勤耕耘結碩果
筆者堅持每節課進行課前練習近二十年了,收到累累碩果。首先,由于學生剛開始上課就通過課前練習獲得成功,對一節課的學習充滿了信心,所以課堂氣氛非常活躍,這十分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其次,學生由于獲得成功而對數學充滿興趣,進而樂學數學,而且師生關系融洽,達到了“親其師而信其道”的境界,成績當然突飛猛進。
近三年我更是就這項工作進行了對比——任教兩個基礎相同的班,其中一個班堅持每節課進行課前練習,另外一個班沒做這項工作。兩個班的成績相差甚遠:堅持課前練習的班,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比沒做課前練習的班高4.5分,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高6.2分,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高8.3分,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高9分,中考的時候更是高了14分之多。通過對比,可以發現每節課堅持課前練習班成績明顯高于沒做課前練習班,由此可見,課前練習功不可沒。
參考文獻:
[1]章士藻,中學數學教育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5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