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仕進
【摘要】生物這一門課程和生活之間存在緊密的關聯,因此生物教學應當實際與生活相結合,高中生物主要傳授的是基礎性生物知識,這些知識體系大多與生活中的實際案例有關,所以生活化教學方式有助于加強受教育對象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同時將學習到的生物知識運用到日常的生活中學以致用。隨著素質化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生活化教學成為高中生物教學改革的必經之路,所以,我們要基于教學實踐狀況,采用針對性的教學方法,以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中生物 生活化教學 實踐活動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2-0166-01
引言
進入二十一世紀后,我國高中教學體系在教學體系改革方而取得了重大突破,對于高中生物來講,新的《生物課程標準》提出“高中生物教學必須要與現實生活相聯系”,因此教師應當注重生活化教學的改革,在日常的教學中積極的創新,尋找如何在生活化環境下進行教學的基本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現象都和生物學有一定的關聯。因此教師應當充分的發掘生活中的生物學元素,并積極的應用到課堂教學中,通過對生物學與生活之間聯系的研究,尋找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的方法。
一、高中生物與生活的關系
高中生物和日常生活之間的聯系十分的緊密,其主要的知識源自于生活,而且大量的生活知識是生物學的“源頭活水”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內容大多揭示了生命的本質,反映出客觀生活所包含的問題和規律,所以它和生活有著緊密的關聯,經過一番曲折長期的研究和探討過程,才建立了現在的生物知識體系,因此在學習生物學方面知識的過程中,我們也可以以生活中的現象和存在的問題為切入點,利用學生已經具有的生活經驗和發現的社會現象,采用各種方法進行教學,讓理論學習和實踐學習結合起來。
生活中的生物學隨處可見,對生物學的學習和研究可以幫助人們更好的生活,因此高中生物教學也可以將其作為切入點,通過高中生物與生活之間的聯系盡心教學。正是因為有著豐富多彩的生活,才使得生物學成為一門重要課程。高中生物涉及到的知識點比較多,不過從本質上來看,高中生物直接揭示了人們生活生產過程中最本質的規律,學習生物學對于廣大學生的日常生活的認知以及生命本源的認知都有著重大意義。生物學博大精深,生物學是在長期的研究與探索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其中經歷了眾多生物學家的研究與心血,生物知識體系的建立,是多年的積累與實踐認證的產物。因此,在學生高中生物學習過程中,高中學生完全可以將生活中所見到的現象,運用生物學來解釋,通過現象看本質,從而找出理論知識與實踐生活之間的聯系點,這樣的好處便是可以將生活實踐與高中生物教學理論進行結合,使得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高中生物課程,提高高中生學習生物知識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二、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策略
在高中生物課堂上,可以采用的生活化教學手段主要有:
1.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高中生物和生活之間有著緊密的關聯,所以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能夠引入生活化的情境,講知識和生活的關系呈現在受教育對象眼前,使其對問題有更加全面的認識。如,教學“應激性”與“反射”時,一名學生在下面小聲嘀咕,教師隨即點了學生的名字。其他學生對將目光轉移到這一學生身上,該學生聽到教師點名后先抬頭,接著站立。教師便可以通過這一事件引導學生理解事情的整個過程引入生物學的知識,教師利用課堂中的現象為學生創造了一個情景,將點名這一行為作為刺激,抬頭屬于“條件反射”,起立屬于“反應”,此即為“應激性”。這一系列的行為很好的詮釋了教師的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了生物學知識。
2.挖掘教材中生活化的內容
教材蘊含了很多和生活存在關聯的知識,不過并不是通過生活化的方式呈現出來的,所以教師必須挖掘。比如在傳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方面的知識時,教師可以這樣有趣地說到:“一個智商不太高,但擁有美貌的女孩,和一個智商高、五官平平的男孩結婚,他們的孩子會是什么樣子的呢?學生紛紛進行分析,最終得出四種可能。教師根據該情境以及學生所得出的四種可能,引出了孟德爾的“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如在學習了脂質、糖類等方面的知識之后,教師可以提出問題:“有沒有哪一位同學身邊有親戚得了糖尿病的?”然后基于生物方面的知識,為他們制定一個合理的膳食計劃與飲食方案并明確告訴他們哪些食物可以吃,哪些食物不能吃。學生在為他們提出合理的飲食計劃的同時,不僅是學習了知識,同時也豐富了自身的閱歷。
3.利用生活中的熱點進行教學
生活中的主要問題和熱點話題都是學生們必須進行關注的,建立這些話題和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有助于提高學習興趣,同時讓學生學會發現生活中的生物學元素,并運用學習到的生物學知識進行探究,幫助學生提升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例如:在講授免疫知識前,老師可以先講一講艾滋病的臨床癥狀,講一講為什么艾滋病能使人的免疫系統癱瘓?如何預防?以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問題來吸引學生對免疫學知識的產生興趣。讓學生意識到學習生物學科知識的重要性,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對知識產生更加深刻的認識。
4.組織課外實踐活動,將所學知識運用于生活中
生物學不僅擁有系統的理論知識,最重要的是對生物知識的探究和學習的方法,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教會學生聯系生活,將所學知識運用于生活中,而課外實踐活動則是最好的方式,一來學生對課外實踐活動的形式比較感興趣,其二,學生在生活中往往都會碰到各種問題,利用學到的生物知識去解決這些問題,有助于提高學習的意義。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制作小生態瓶、探究不同溫度下洗衣粉的效果;通過調查了解大棚保溫膜的顏色、果園生態系統結構、物種豐富度……這些課外實踐活動的開展都需要用到課上所學的生物學知識,在解決問題、調查的過程中,培養其動手能力。
三、結語
學習的目的是使用掌握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而當前的高中教學卻忽視了這一點,而生活化教學可以規避傳統教學手段的弊端,讓學生可以貼近生活學習生物知識,讓生活成為學生學習的重要資源,一旦教師可以把教學和書本中的知識聯系起來,學生就會意識到書本知識的重要性,意識到生物學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觸動學生們學習興趣的提升,這種學習的興趣會驅使學生發現生活中的生物元素并主動學習和探究,從而讓學生們對生物學的學習產生更大的興趣,更加深入的學習生物學知識。
參考文獻:
[1]胡軍華.淺談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F),2015.9:162
[2]劉斌.淺談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的實施策略[J].好家長,2015.7:159.
[3]鐘勝.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的實施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15.7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