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靜
摘 要 隨著科技和現代化的發展,新媒體語境出現在了我們的生活中,也在改變著傳統的信息傳播方式。每個時期都有傳播的媒介和方式,新媒體語境就是當今社會形成的新的傳播方式和傳播媒介。文章從介紹新媒體語境和廣播新聞采編的概念入手,分析新媒體語境下廣播電視新聞采編的特點。
關鍵詞 新媒體語境;廣播電視新聞采編;特點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8)210-0026-02
新媒體語境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的好處也有一些煩惱,新媒體語境公眾的參與度提高、傳播的形式多樣化、公開化,讓信息傳播更加的高速,公眾也可以參與到傳播的渠道中來,讓信息傳播不再權威化,而是更加的接地氣??墒窃谶@種新媒體語境下也會造成一些言論的失真,產生一些生活上的困擾。新媒體語境改變這我們的生活也改變著廣播電視新聞采編的特點。
1 新媒體語境及廣播電視采編的概述
新媒體是什么?新媒體就是相對于傳統媒體而言具有快、新、數字化、廣泛化特點的媒體。新媒體的特征具有交互性與即時性,海量性與共享性,多媒體與超文本,個性化與社群化。集人際傳播和大眾傳播為一體,具有全民傳播的特點,互動性強,信息傳播及時,信息平臺的開放性,信息傳播的多媒體化。就像現在的自媒體、微薄、知乎、微信公眾號一樣,能夠高頻快的傳達信息的語境。
廣播電視采編主要就是新聞的搜集、整理,并且能用受眾喜歡接受的形式傳播出來。現在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人們接受信息更加快速和全面,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所以在近年廣播電視采編的受眾一再的縮小。廣播電視采編也應該創新自己的傳播形式和新聞內容,緊隨時代潮流。
2 新媒體語境下廣播電視采編的特點
廣播電視新聞的采編是新聞播報的前提,新聞的采編不是僅僅對新聞的搜集,還要對新聞進行編輯,讓新聞有邏輯、有內容,讓受眾喜歡,但是一定要注意不是嘩眾取寵,而必須要保證新聞的真實性。所以讓我們來探討一下新媒體語境下廣播電視采編的特點。
2.1 信息多并且內容雜
現在有了手機,有了互聯網,有了微博,人們不再只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發布者,由于新聞發布者來自世界各地,信息也五花八門,所以給廣播電視的采編工作帶來了難度,這也是為什么現在信息多而雜的原因。這種信息龐大的現狀也給予了采編人員更多的信息,所以新聞的內容將會更加的豐富,也為了在新媒體時代搶奪市場,也更加認真的剖析新聞的價值性,提出更加有討論價值的新聞,贏得受眾。
2.2 信息傳播的及時性
傳統的廣播電視采編通過收集信息,在進行加工編輯,再需要編輯、臺長等的審核,中間耗費了大量的時間,使得信息發布的時間延遲,造成了信息的不及時,但是在新媒體語境下就節省了很多時間,減少了中間環節,提高了信息傳播的及時性。在新聞現場第一時間拿出手機拍下一手新聞素材,現場或路上完成文稿編輯,迅速上傳編輯系統。隨后經過編輯審核,這條新聞馬上出現在了電視臺、網站、客戶端、微信、微博等各種媒體上。遇到突發新聞,還能一鍵發起直播,不錯過任何一個重要畫面。一部手機搞定新聞采編所有問題,想必這是每個記者都非常期待的神器。爆新聞就是這樣的神器,一款為新聞機構的記者、編輯量身打造的移動端新聞采編產品。減少了冗雜的采編環節,讓信息傳播的及時性提高。
2.3 信息傳播的載體多樣化
由于傳統的新聞采編方式效率低下、以及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帶來的媒介變化進而引起用戶閱讀習慣的改變,導致新媒體突飛猛進,給傳統媒體造成很大沖擊。廣播新聞傳播以往都依靠文字和圖像,現在新媒體語境下可以集聲音、圖像、文字一起,給予廣播新聞傳播以新的傳播形式,讓信息傳播更加的具體,讓受眾更加喜歡,形式更加能夠使得受眾接受,讓廣播電視采編載體更加多樣化。
2.4 綜合化流程
綜合化流程就是將各方面的傳播的渠道融合起來,發揮整體的力量,讓新聞的報道更加多樣化??梢匀诤细呖萍嫉脑O備,加強面對面的采訪,也可以通過手機等平臺多渠道的發布新聞,讓新聞更加的普及,傳播更加全面,讓受眾理解更加深刻,增強了宣傳效果。媒體融合不是新概念,但自從2014年成為國家戰略后,已經成為傳統媒體的政治任務。其實,即使不作為國家級戰略,媒體融合也是媒體發展的必然階段。在傳統媒體時期,新聞工作者都是專業人士,質量好,但成本高,效率低;新媒體時期,非專業人士進入攪局,質量低,但成本低、效率高;到了融合媒體時期,專業人士必然重新回歸,利用新技術生產質量高,效率高,成本也相對低的內容。“技術與內容互為支撐、相互融合,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共同構成核心競爭力。”傳統媒體在內容生產上必須改進,包括第一個問題提到的移動采編的使用,運用大數據多渠道采集信源,針對不同的用戶終端、群體制作出“千人千面”的內容。同時,在內容的發布上實行全媒體傳播,改變原來單一的發布形式。
2.5 采編分離
新媒體語境下,由于受眾的而改變,現在很大一部分的信息都是通過受眾傳達出來的,也符合現在高效率的生活節奏,這都是由于移動設備和互聯網普及的結果?,F在采編工作也逐漸分離,采編分離也是一種趨勢,以往我們都是采編人員把新聞信息搜集起來,然后進行編輯的排版策劃整合,才能夠稱得上一個完整的采編環節,才能夠將信息發不出來?,F在新媒體時代,傳播的形式增多,現在的新聞發布很多都是現場直播發布,根本就不要需要在進行編輯,直接的新聞現場發布新聞。這樣使得新聞的及時性提高,新聞的價值也提高了。
3 新媒體語境下廣播電視新聞采編的創新
3.1 精心制作深度報道
在現在這個快餐式的時代,人們變得不能夠沉下心來去閱讀,習慣的去碎片化的閱讀,只是了解了一個新聞事件的片段,會造成認知的偏差,在加上新聞發布更加的大眾化,有很多不真實和媚俗的新聞信息。雖然,能夠在這個高效率的時代認真看書,研讀新聞的人較以前減少,但是我們的采編人員依然要搜集一些有價值的新聞,并且精心的制作,才能夠得到受眾的認可。
3.2 堅持新聞的真實可靠
新聞一個重要的特性就是真實性,倘若沒有了真實性,新聞就沒有了價值。新聞的真實性是新聞的生命力。而現在有很多新聞捕風捉影,看到一點片面的東西,就夸大其詞,這種現象尤其出現在娛樂圈,這種新聞容易引起讀者的興趣,但是我們要保證新聞的真實性,也要讓新聞更有價值。新聞選題盡量緊密聯系受眾的生活,便于受眾與新聞報道的內容之間產生思想上、情感上的共鳴,不僅加大新聞傳播的廣泛性,還能夠提高新聞的影響力。電視新聞要突出權威性,提升電視新聞的高度和深度,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尋求新媒體環境下的新出口。
3.3 提高創新意識
新聞采編人員要有意識的鍛煉和提高創新意識,這是提高新聞的價值和新聞受眾的重要方式。怎樣能夠吸引受眾呢?就是要與種不同,有創新發展,采編人員要多角度思考問題,可以從逆向、側面等角度來思考問題,讓新聞人有更多的靈感,增強新聞的可讀性和新聞的全面性。一定要對采訪思維不斷創新,從多方面對相關事件或人物進行深度挖掘,滿足不同層次群眾的需求。
3.4 合理把控節目的節奏
首先,注意內容輕重的結合,在傳播重點新聞之余可以適時將一些有趣、輕松的話題穿插于其中,節目氣氛適當調節、活躍一下,滿足受眾的心理和感官,效果也不錯。其次,注意時間的長短,過長會讓受眾疲勞,過短則不會對新聞有印象,因此,長短兼顧最適宜。另外注意畫面的動靜相結合,使新聞更有趣味。最后巧妙利用片花,新聞傳播是為了在有限的時間把盡量多的新聞信息傳遞給受眾,如果播報時間長且連續不斷,反而會降低新聞的有效性。此時利用片花可以集中觀眾的注意力,視聽效果會更好。
4 結論
在當今這個手機互聯網普及的今天,我們生活方方面面都在發生著變化,需要我們積極地去做出改變,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的精彩,更加現代化?,F在我們處于一個新媒體的語境下,每個人都有說話的權利,每個人都有發布信息的渠道,所以我們的廣播電視采編也具有了它新時期新的特點。只有在新媒體語境下積極的創新發展自己,才能夠采編工作更加的適應社會,更長遠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邢紅文.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采編策劃特點及創新措施[J].西部廣播電視,2014(17):139.
[2]謝睿明.探究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采編策劃的特點及創新措施[J].青年時代,2016(28):54.
[3]李武.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采編策劃特點及創新措施[J].西部廣播電視,2017(15):149.
[4]韓笑炎.新媒體背景下電視新聞采編策劃特點分析與創新舉措[J].西部廣播電視,2015(2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