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慧
摘 要 當前,我國的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并逐漸實現廣泛而深入的覆蓋,媒體形式也逐漸數字化與多樣化,這對傳統媒體產生了巨大的沖擊。文章結合筆者多年的研究,探討新媒體時代做好報紙編輯工作的有效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 新媒體時代;報紙;編輯工作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8)210-0042-02
新媒體的出現是伴隨信息化時代的發展而產生的,其覆蓋了人們對于信息的傳播,人們的生活方式和閱讀習慣也因此而發生改變。
在各種媒體形式中,報紙是最為傳統的一種媒體,以紙質的信息傳播為主要方式,在當前的社會環境背景下也遭受了新媒體技術的巨大沖擊,其行業領域開始出現滑坡。
要確保報紙行業持續穩定地發展就必須尋求突破,使其適應新媒體時代的進步,創新編輯技術與編排模式,才能滿足受眾的需求。
1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報紙編輯的作用
作為傳統的媒體,對報紙進行編輯主要是要對報紙上所發表的文章進行量體裁衣,并且刊登后需要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1]。
當前,人們使用的很多報紙刊登的信息都具有較強的新聞性和功能價值,但信息的質量卻參差不齊,有的甚至嚴重違背其社會性功能的需求與原則。
因此從業人員在探討新媒體時代下如何穩定報業發展的同時,首先就要確保報紙的編輯發揮作用,專業對稿件進行優化與處理,使其基礎的價值得到發揮。
在編輯的過程中還要注意查找新聞信息中的漏洞,審校信息文字,核對刊登的信息內容,這還需要報紙編輯人員有扎實的文字功底,具備基礎性的文化素養和稿件處理能力,在此基礎上不斷擴大知識層面,并遵循新聞真實性的基礎原則,確保編輯的內容符合時代特征。
報紙中刊登的稿件都必須具有新聞價值,那么從業人員就要對這個社會審時度勢,為報紙新聞內容的報道進行準確地定位,針對具體新聞中的內容、結構、段落以及層次進行修改,尤其是一些涉及事實的信息,必須多次進行核實才能使用,否則有可能會引發一些社會問題。
另外,作為傳統的媒體,很多報紙都具有政治性的特點,在受眾的角度上有思想導向的功能,那么從業人員自身就必須保證政治方向明確。
報紙的文字信息編輯必須在從業人員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下執行,其具備的良好文字處理能力絕不是語文中的簡單短句以及語法上的處理,還要考慮到受眾閱讀報紙時作為新聞人的視角與思考角度,如果只是保持了語言優美的稿件卻毫無新聞價值,也不能使其成為新聞[2]。
由此可見,只有具備足夠的專業能力和良好的職業素養才能勝任在新媒體時代下的報紙編輯工作。
2 新媒體時代下做好報紙編輯工作的對策
2.1 豐富編輯形式,加強創新
由于受到新媒體的全面影響,報紙等傳統媒體在市場上的影響力被削弱,但并不等于報紙的市場生存空間被完全壓縮。
結合報紙的特征進行分析,與新媒體相比報紙還是具備很多優勢,而要求得報紙等傳統媒體的生存發展,就必須保證這些優勢得以擴大和發揮,才能確保在新媒體的沖擊下還能處于良好的發展態勢。
報紙編輯人員必須轉變原有的傳統編輯思路,摒棄過去報紙為上的優勢意識,增加憂患意識,從整體上思考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之間的差距,大膽創新。
要豐富報紙的編輯形式,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做努力。首先,要樹立理性的創新意識,深入分析當前報紙編輯所遇到的困境,從發達國家中現存的成功發展報業當中找到促進成功的因素與編輯思維,從內容、題材、定位和方向上進行創新。
此外,還要研究當下受眾的思維模式和閱讀喜好,在編輯的意識方面加以創新,從思想的層面上占據主動,從而應對市場上變化萬千的挑戰。其次,要加大力度創新編輯形式。結合網絡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契機,從人們生活方式加快、閱讀習慣變化、熱衷于數字化網絡的現實,報紙的編輯工作也應整合數字化信息處理以及其他新型編輯工具的技術,要求從業人員熟練掌握計算機技術、新媒體技術以及各種信息編輯工具功能,借助網絡發展的優勢創新編輯形式[3]。
比如可以通過網絡進行征稿,采用微信、微博以及各種新聞客戶端公布稿件的布置工作,更好地掌握受眾的興趣愛好,不斷提高報紙的市場影響力。
2.2 提高編輯水平,加強深度
從新聞媒體的整體發展情況來看,盡管其載體和傳播方式伴隨信息技術的進步而發生改變,但新聞信息的質量保證還是亙古不變的指標,所以各大媒體之間的市場競爭,實際上還是媒體受眾以及新聞信息質量上的競爭。
長期以來,因為媒體的激烈化競爭,報紙編輯都是從提高信息報道的新穎角度、加強報道特色的方向來打造個性化與差異化的形式博取更多受眾的關注。
而從具體的屬性來看,報紙等傳統媒體對于新聞內容深度的挖掘上更具優勢,以報紙編輯的形式挖掘新聞的深度,實現長篇的連載,探求新聞的深度價值,往往能增加更多的社會效應,這是促進報紙編輯發展的有效途徑。
因此,編輯人員要從新聞本身的深度著手,創新報道的角度,要特別注意到一些新聞事件側面造成的社會影響,對新聞的表面進行跟蹤性報道,才能讓新聞事件的社會意義有更充分的體現。
另外,報紙的編輯還可以憑借其本身具有的專欄等形式,通過不同時段中跟蹤報道當時最大社會影響力的新聞,注重展示新聞事實和多層面多角度的新聞內容,以求符合受眾對于新聞深度掌握的心理需求,進而擴大保證的影響力[4]。
為此,編輯人員要注意從專業水平和技術上不斷提高自我能力,同時充分借助數字化媒體的形式,加強新聞挖掘能力和信息分析能力,使報紙中的深度新聞在受眾中有更廣泛深入的影響。
2.3 提高媒體互動性,強化策略
在過去傳統媒體主導大眾的時期,報紙作為主要的平面媒體,其具備了很穩固的主體地位,也因此收獲了不少忠實的受眾。在編輯報紙內容時,需要經過選擇素材、處理信息、后期加工等固定的制作流程,處理完成后一并給受眾提供信息,毫無保留。
過去傳統的環境下,報紙媒體具有唯一性的特點,受眾更多是被動接受信息,所以并沒有內容的選擇性意識。
而當下進入新媒體時代,多樣化的媒體以各種豐富的形式出現,在自身大力發展的同時也給了公眾更高的要求和意識,使得人們在提取信息與接收信息上變得更加主動,這也成為了傳統報紙媒體的重要沖擊點,如果報紙抑制沿襲傳統的編輯流程,將受眾作為被動化的個體進行新聞信息的傳輸,必然難以爭取市場。
面對這些問題,新媒體時代下的報紙編輯工作就要加強主動性,積極強化策略,提高與受眾之間的互動性。
首先就要在編輯過程中找準時機,采用多種調查方式掌握受眾的興趣與愛好,從而在報紙內容策劃與編輯時更貼近民情,提高報紙內容的可讀性,利用拉近與受眾距離的契機提高報紙的閱讀量,產生一定的社會影響效應。
其次,在進行編輯時還要注意對于某些新聞整個社會的輿情,有針對性地選擇關注度較高的新聞事件進行專業策劃,盡可能選擇前所未有的創新角度來編輯與報道,優化結構形式,給受眾耳目一新的感覺,從而摒棄傳統編輯模式下受眾被動的思想,主動探求更多的新聞點,挖掘新聞價值,才能提高報紙內容的市場價值。
3 結論
綜上所述,面對當前市場上日益激烈的競爭,報業要想取得發展,相關的從業人員就必須審視當前全新的新媒體時代,整合分析受眾對閱讀的方式及要求,結合傳統媒體報紙的特色與優勢,重新進行編輯、規劃和創新,另外還要全面提高從業人員的新聞素養和專業能力,以專業性加強報紙編輯內容的深度,才能留住原有受眾并吸引更多的受眾,最終做好報紙的編輯工作。
參考文獻
[1]陳祺,葉又瑞.新媒體時代如何做好報紙的編輯工作[J].新聞研究導刊,2017,2(11):220.
[2]馮麗.新媒體時代如何做好報紙編輯[J].今傳媒,2013,11(12):142-143.
[3]朱家慧.淺談如何當好新時期的報紙編輯[J].科學經濟社會,2012,2(3):140-144.
[4]高天嘯.新媒體時代下如何做好報紙編輯工作[J].理論研究,2015,4(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