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建
摘 要 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關于體育新聞的傳播對比,在“互聯網+”時代語境的映照下,兩者在內容、技術、受眾等方面都存在明顯的差異,并且傳播效果也各不相同。體育新聞傳播的新格局已經拉開了帷幕,制定合理的發展思路,讓新媒體體育全面發展,有格局、有條理、互動性、便捷性等都需要合理引導運用,并且充分利用現代化的科技手段,在此基礎上不斷創新。
關鍵詞 體育新聞;傳播模式;新媒體;“互聯網+”;格局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8)210-0100-02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體育新聞的傳播也日益大眾化,媒介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我們時時刻刻都面臨著各種影像洪流,它所發揮的塑造和控制作用效應強度也加大不少,因此,傳統媒體的弊端顯露出來,無法滿足現代人們的需要,因此也就為新媒體的出現提供了機會,新媒體在傳播渠道、技術手段、內容形式等方面都突出了“新”,為體育新聞提供了更加豐富的發展平臺。新媒體實施的差異化戰略更是打開了體育新聞的另一篇新天地。
1 網絡時代:體育新聞與新媒體共同實現雙贏
“擬態環境”的出現模糊了現實與虛擬,為現代人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環境,打開另一個空間供人們娛樂。更深層次的變革也是在此基礎上展開的,新聞內容、形式、角色轉換等方面都有了質的變化,經受住了時間的檢驗,擁有其獨特的存在價值和意義,不會僅僅是曇花一現就消失在歷史的舞臺。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存在的較大差異在體育新聞傳播方面展露無遺,新媒體在體育傳播和大型賽事的轉播方面不再受制度的束縛,更加方便快捷,也打破了傳統媒體的固有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體育新聞的快速發展,為其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2 新媒體下體育新聞的發展
新媒體的到來,是一個全新信息時代的出現,打破了既定的傳統模式,傳播方式越來越廣,技術和工具的多樣化使用也為人們的傳播活動帶來了更多不一樣的感受,呈現出多元化的傳播特點。
2.1 傳播領域更廣,觀眾增多
傳統媒體傳播體育新聞主要是在電視上定時播放,觀眾只能被動接受,若時間不湊巧則只能放棄某次觀看,而體育賽事本身只能吸引特定的電視群體。新媒體是指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后發展起來的包括網絡媒體、手機媒體、數字媒體等新的媒體形態隨著新媒體技術的進步,人們可以有更多的方式收看新聞賽事、微博或是微信,也可以是體育論壇,反正大量的平臺出現使人們可以隨時隨地收看自己喜歡的體育節目,了解更多體育動態,不再受到時間、地點的限制,打開網絡隨時都可以收看自己喜歡的體育新聞,為體育愛好者提供了便捷的網絡服務。
2.2 傳播形式多樣化,影響更深更廣
新媒體形式多樣,各種形式的表現過程日益豐富,使體育新聞不再局限于文字,而是集文字、音頻、畫面為一體,讓更多的人愿意去了解體育關注體育,加上新媒體的形式豐富、渠道廣泛、覆蓋率高、精準到達、性價比高、推廣方便等特點,在互聯網普及的今天,傳播活動不再有地區性,不是特指某個國家或是地區,全球人都可以共同關注,就如美國人在看NBA,中國人一樣可以關注NBA動態一樣,開放的模式吸引了更多的年輕群體,讓體育可以被更多人所知道了解。也可以說體育與新媒體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共贏。
2.3 體育新聞個性化增強,娛樂性成為新特征
新媒體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就如我們可以選擇符合我們個人愛好的形式去了解體育資訊,設定自己獨有的方式,感興趣的就關注,不喜歡的就屏蔽,自己做主自己決定。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新媒體的技術得以不斷改進,體育新聞的傳播渠道得到了擴寬,接收體育新聞的用戶也可以充當傳播者為需要的人服務,增強了體育新聞傳播的個性化。體育賽事本身固有的生動性、趣味性、戲劇性也使得體育新聞的報道呈現娛樂化和靈活性等特點,更是為其吸引了大批受眾。
在今天,在體育新聞報道中插入一些運動員的出身、經歷、特點,將體育播報的故事性、情節性、貼近性和趣味性相結合,逐漸成為各大媒體報道的主要形式,并且,一些重點媒體也開始關注體育賽場上的“花絮”新聞,制造更多吸引人的看點,娛樂性的加強是體育新聞開放的結果,也是現在體育新聞發展的一大方向。
2.4 體育新聞互動性增強
傳統媒體是單方面的傳輸,受眾只能夠接受,沒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看法,沒有過多地考慮不同受眾的心理等負面,僅僅是通過記者等將新聞報道出去,而新媒體下,微博、論壇等都具有高效性,可以充分體現互動性,球迷可以向自己所愛的球星發電子郵件,不同地區的人們可以一起交流,獲得更多的信心與想法,這些都增加了體育新聞的閱讀量與關注度,可以極大地帶動不一樣的社會效應。
3 體育新聞差異化發展分析
差異化是采用別具一格的方式來獲得競爭上的上風優勢。就這篇文而言,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的差異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總結歸納。以騰訊買下NBA版權為例,將詳細討論以上幾點帶來的效應。
3.1 技術差異化
新媒體下的體育新聞傳播,不再是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的既有方式,現代化的新媒體離不開媒體技術的保駕護航,因此,媒體技術的影響不可小覷。騰訊買下NBA版權后,在高清視頻直播、解說水平、畫面內容、效果質量等方面都做出了不小的改進,讓體育新聞可以更好的展示。不管是硬件的突破還是軟件的開發,都取得了不菲的成就。
多媒體技術利用多功能的信息技術,可以讓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多方位的展示完美相融,提供更好的享受平臺。新媒體的出現增強了體育新聞的畫面感,可以讓觀眾更直觀地感受體育賽事帶來的影響,數字化、一體化這些技術的融合,給予了體育新聞更多的展示,足以讓騰訊擔起直播NBA的重任。
3.2 內容差異化
相較于傳統媒體的嚴謹與一板一眼,新媒體顯得隨性很多,各方來稿,粉絲來信等,圖片文字等都是很輕松的報道,但是隨著大量信息的涌出,好的壞的都需要我們自己去判定,這時傳統體育新聞的準確性就更值得我們選擇,也更容易讓人信服。新媒體的改革更多的是在內容上,新媒體下的直播對比傳統的文字更容易被人們接受,并且不再限時,我們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時間表來開開心心地看一場體育賽事。
3.3 受眾差異化
新媒體的出現打破了受眾一直以來被動的地位,給予了觀眾較為主動的地位,新聞傳播與新聞報道有其基本理論和一定的發展規律,對于受眾的感召力、接受力進而實現新聞報道的最終目的具有積極的作用。
在新媒體之下,受眾不再只可以被動地接受媒介信息,他們可以擁有自己的意見看法。新媒體從受眾的角度來考慮問題,讓眾多網民擁有了平等的權利,這一舉動可以獲得大批網民的支持,一定程度上宣傳了體育新聞,但是媒體工作者不能因此而放棄探索更有效的途徑,更應該努力實干,把握現有優勢,加大宣傳力度。這次過程中應該注意考慮地區性,并非所有人都有機會,都愿意花時間去了解體育新聞。如何利用好新媒體去宣揚體育精神的實質,讓更多的人可以理解體育精神才是當下應該引起媒體工作者重視的方向,了解體育,新媒體的出現,大大縮短了不同階層人們的矛盾,一起討論一起學習,受眾也擁有了更多的權利。
4 結論
新媒體與體育新聞的完美配合,讓體育新聞不再局限于文字,體育新聞的傳播和體育賽事的轉播都不再單純的依靠電視媒體而是轉向了新型媒體,但是媒體工作者不能因此放松,而是應該抓住體育的價值,做好體育新聞,體育賽事的,更好記錄與轉播,充分利用新媒體,把握好格局,促進體育新聞的更好發展。但是也要注意新事物的不足之處。因此,新媒體不應該盲目自大,注意取長補短,借鑒傳統媒體的優勢,彌補自身的缺陷,發展出更好的體育新聞傳播方式。
參考文獻
[1]王厚紅.基于新媒體傳播視域下的體育文化交際[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17(6):140-142.
[2]王瀟寒.媒介變遷與體育傳播新發展——評《新媒體與體育傳播》[J].傳媒,2017(9):93-94.
[3]茍蕊婷.全媒體時代網絡體育新聞傳播的特點研究——以新浪微博大型體育賽事傳播為例[D].西安:西安體育學院,2016.
[4]劉瀏.新媒體環境下網絡體育新聞評論的發展策略研究[J].報刊薈萃,2017(7).
[5]張書語.新媒體環境下體育新聞傳播的模式與發展研究[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6(1):44-46.
[6]何明.新媒體時代體育院校新聞傳播類課程教學方式的改革與創新[J].西部學刊,2017(1):55-58.
[7]劉瀏.新媒體環境下網絡體育新聞評論的發展策略研究[J].報刊薈萃,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