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和深入,在教學理念中滲透建構主義思想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閱讀作為獲取知識信息的有效路徑,引起了高中教育部門的高度關注,在建構主義引導下優化英語閱讀教學路徑,能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保障。本文對建構主義內涵進行了簡要分析,并對基于建構主義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設計和具體教學路徑展開了討論,以供參考。
【關鍵詞】建構主義;英語閱讀;設計;路徑
【作者簡介】梁鐘月,廣西河池鳳山縣高級中學。
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指導,展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研究。在當前社會和教育環境下,以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為突破口,建立以學生為主體,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予以主動建構,以獲得直接經驗和以解決問題為主的英語教學和學習模式,可以有效地轉變“以教師為中心,教師教、學生聽”的傳統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模式,也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和發展。
一、建構主義內涵
建構主義源自兒童認知發展理論,由于個體的認識發展與學習過程密切相關,因此利用建構主義可以較好地說明人類學習過程的認知規律,也就是說,不僅僅能全面說明學習過程的發生機理,也能有效了解建構意義,在梳理概念形成機制的同時,為學生創建良好且理想的學習環境。也正是基于此,在建構主義的指導下可以形成一套比較有效的、嶄新的認知學習理論。正是基于此,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吸引了無數的研究者,由于研究者研究角度的差異,對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實際運用也存在著明顯的不同。尤其是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只有深度分析建構主義體系中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框架結構,才能實現應用閱讀教學的全面發展。
二、基于建構主義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設計
在建構主義引導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體系中,要以學生為中心,在整個閱讀教學過程中由教師發揮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學習環境要素,激發學生的閱讀動機,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最終達到以閱讀促進學習的目的,讓學生親身經歷閱讀過程,幫助學生通過閱讀而學會閱讀,學會獲取信息,處理信息,最終有效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予以建構的目的,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在具體的設計中,要秉持“一個中心、兩個環境、多種資源”的原則。
第一,“一個中心”。在建構主義教學體系下,學生是課堂的中心,教師要清晰的認知到這一點,明確學習過程中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重要性,充分挖掘學生的首創精神,確保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是從學生基礎水平上被有效激發出來的。并且,教師要引導學生將相關知識做內化處理,在不同的教學路徑中挖掘學生的潛力,保證學習過程的完整性。教師要讓學生結合自身行動以及反饋信息進行客觀事物認知,從而建立自我反饋系統,確保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框架切實有效。
第二,“兩個環境”。在建構主義引導下,要優化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設計水平,就要對不同的學習內容予以深度分析和解讀。一方面,創設情境環境。教師要保證學習過程和教學情境相匹配,從根本上落實認知結構改造和重組效果,完善建構主義理念的同時,滿足互動需求,真正提高溝通和交流的實效性,整合知識經驗,利用教材有效解決學生的問題,從而維護師生之間的和諧化關系。另一方面,創設協作學習環境。在建構主義理論背景下,學生在教師的組織體系里建構有效的討論小組和交流小組,共同建立學習目標和協商體系,確保協作學習環境以及學習者群體能發揮其實際價值和作用,從根本上建構共享策略,完善群體教育機制。
第三,“多種資源”。在高中閱讀教學過程中,若是要整合建構主義思想理念和實際教學框架,就要整合處理并且強化應用各種信息資源。在建構主義理論思想中,教師為了支持學習者形成主動探索的目的,就要在學習體系中為學生創設不同的資源配置機制,確保資源充足性。在傳統教學設計結構中,資源的選擇和呈現十分關鍵,要結合學生的認知心理以及年齡特征展開有效的設計工作,完善資源體系的同時,滿足建構主義學習需求,確保高中閱讀教學過程的完整性。
三、建構主義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實施
1.具體措施。第一,優化教材整合水平。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教材優勢,從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閱讀水平出發,滿足學生對文章和文本的好奇心,積極開展相關閱讀,有效提高教材的趣味性。并且,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就要全面了解學生的基本學情,從而建立有針對性的教學機制,提升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保證學生能在閱讀中獲取學習樂趣,更加熱愛閱讀。
第二,完善教學情境。教師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確保學生能真正體會到閱讀內容的主題和要點,在教學情境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深度挖掘閱讀題材中人物、情景、知識背景等多元化信息,從而完善認知水平。學生將舊知識作為學習根本,在原有基礎上建立新的知識背景,創設更加有效的知識平臺,從而優化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第三,升級多媒體教學。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學習訴求,完善教學框架結構,并且有效整合多媒體教學機制,完善教學流程的完整性。教師將多媒體引進課堂,為學生互動交流提供平臺,借助有效的語言鍛煉和口語表達訓練,就能全面提高學生的文化學習水平,滿足教學流程的需求。
2.案例分析。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滲透建構主義理論,能為教學實踐升級提供保障。并且建構完整且有效的教學框架,促進教學運維結構和教學管控策略的系統化發展。在實驗班,用建構主義的教學方法開展閱讀教學,創建建構主義的學習環境,控制好實驗過程中無關變量,程序化、造作化進行教學實驗,驗證基于建構主義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對實驗結果科學分析后,不斷地總結經驗,調整教學策略,完善教學設計,摸索出高效的教學模式。
第一,建構教學目標。教師在教學目標設計過程中,要制定有效的教學計劃,由于教學目標是學期教學框架的出發點和教學歸宿,因此,教師要格外注意,秉持建構主義實現建立的教學目標設計機制,才能為后續教學效果的落實提供保障。教師在明確整體總目標的同時,要結合學生情況建立各級子目標,突破傳統的教學理念,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本文以SEFC2B第十三單元閱讀為例。其基本的教學目標分為認知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1)認知目標。有效理解文章,保證學生能了解相關海洋知識。并且,教師要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利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2)能力目標,有效培養學生略讀、查讀的能力,優化學生自主學習水平。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動機。
第二,落實學情分析。教師要對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基本能力水平、學習動力以及自主學習動機水平等予以分析和判定,有效滿足學生的學習訴求。
第三,升級教學策略。教師要將建構主義理論作為指導,將學生作為中心,利用情景教學法、協作教學法等學習環境因素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學生創新能力挖掘的過程中,教師要適當加入啟發元素、組織元素等,幫助學生逐漸形成創造性思維。另外,教師要借助電子郵件、留言板以及公眾交流平臺等進行有效的在線閱讀指導,保證學生能積極參與課程討論,利用個別輔導提高學生的整體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在信息化技術背景下,布置相應的網絡課堂作業,也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水平。
第四,教師要保證網絡教學環境設計的完整性,全面整合高中英語閱讀相關的網絡資源,發揮建構主義教學的優勢,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從而優化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整體質量。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建構主義引導下,教師要更加重視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課堂設計和邏輯結構,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有效優化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建構更加系統化的教學框架,提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保證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完整程度和實際水平貼合教學發展需求,從而實現高中教育目標,為社會輸送更多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劉霖.用“建構主義”革新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建構式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初探[J].教師,2014(08):10-12.
[2]岳方師.建構主義視閾下的高中英語閱讀合作學習案例研究[D].蘇州大學,2013.
[3]陳瑩瑩.基于建構主義理論淺談高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設計[J].文教資料,2016(14):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