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玥
【摘 要】老年教育是我國老齡文化事業的組成部分,是一項社會公益事業。我國人口老齡化形式嚴峻,發展老年教育是老齡事業發展的重要任務之一。當前我國老年教育處于規范發展的重要時期,梳理我國老年教育發展的現實狀況,分析老年教育發展目前面臨的主要難題,提供老年教育實踐和理論領域的發展提供新的思路。
【關鍵詞】老年教育;現狀梳理;問題分析
當前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截至2016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3086萬人,占總人口的16.7%,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15003萬人,占總人口的10.8%。未來20年我國人口老齡化形勢將更加嚴峻,“未富先老”的特征日益凸顯,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產生全面而深遠影響,特別是老年人的精神文化和學習需求增長較快,發展老年教育的形勢和任務更加緊迫。
本文旨在分析我國老年教育的發展現狀與問題,為解決老年教育發展難題,推動老年教育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思路。
一、我國老年教育的發展現狀
(一)老年教育發展形成了一定的規模
黨和國家高度重視老齡工作,積極推動老年教育事業發展。截至2016年的統計,我國老年學校5.4萬個、在校學員710.2萬人。有上千萬老年人通過老年大學、社區教育、民間自發組織的老年學習團體和學校、遠程教育等各種形式參與學習,初步形成了多部門推動、多種形式辦學的老年教育發展格局。
1.辦學模式多樣化
我國老年教育三十余年發展至今,辦學模式主要包括:
(1)老年大學。自1983年由老干部局創辦的專門面向退休老干部的山東濟南老年大學是中國老年教育的起點和代表模式。
(2)社區老年教育。20世紀90年代后,老年人逐漸被納入社區教育發展的框架之內,社區老年教育開始興起,發展至今。所占體量不斷增大,成為老年教育中最基層、覆蓋面最廣、老年學員比例最高、學習最方便快捷的教育層次。
(3)民間辦老年教育。包括老年人自發組織的老年教育,利用居住地附近的公園、操場、活動中心等場所和設施;企事業單位(高校、企業等)、民間組織開展的老年教育和圖書館、博物館等各種非盈利性公告文化機構提供的老年教育服務。
2.多部門參與的管理模式
我國老年教育的管理模式以行政力量為主導,主要包括:
(1)老干部領導辦公室負責的統籌模式。這一管理模式繼承了老年教育興起時所形成的管理傳統,汲取了長期實踐所積累的有效經驗,其中,山東省老年教育管理模式為其中典型。
(2)老齡機構及民政部門的統籌模式。負責老年事業的相關機構以及民政部門在為老年服務中具備獨特的優勢:經驗優勢、資金優勢、人力優勢,但不能回避的是,由于教育資源與平臺的缺乏,老年教育的推動尚需教育部門的大力支撐。
(3)文化部門負責的統籌模式。1999年,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發布《關于印發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成員單位指責的通知》,2001年,中組部、文化部、教育部、民政部、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聯合印發《關于做好老年教育工作的通知》,兩份文件都強調文化部門負責老年教育非學歷教育。
(4)教育部門為主的統籌模式。與其他部門相比,教育部門在管理教育活動具備先天優勢,尤其在課程建設、師資教學等方面具備一定的專業性、規范性,特別伴隨終身教育深入推廣,教育部門對整合社會資源,與多部門形成協作共同推動社會終身教育等各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二)遠程老年教育有了一定的發展
1.初具規模。我國遠程老年教育起步于函授教育。上世紀80年代山東老年大學最早開展了函授班;20世紀末武漢老年大學聯合電臺開辦了廣播老年教育;我國最早的遠程老年教育是1995年上海成立的“空中老年大學”,由上海市老齡委、上海老年大學和上海電視臺聯合創辦。
2.平臺搭建,資源整合。2016年,全國老年遠程教育工作推進會暨中國老年大學協會遠程教育工作委員會第五次年會啟動了“中國老年大學協會遠程教育網”。由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上海)有限公司提供平臺搭建及維護服務,鼓勵、支持社會方方面面投入參與老年遠程教育,整合社會資源,激發社會活力。
3.建立實驗區、示范區。遠程教育工作委員積極推進全國老年遠程教育的發展,實施經中國老年大學協會批準的老年遠程教育“三個一”的推進計劃,目前已在全國18個省市建立了90個老年遠程教育實驗區。
(三)民間老年教育辦學形式多樣
除了以行政力量為主推動老年教育發展的老年大學、社區教育辦老年教育外。非政府組織、民間開發的老年教育形式也成為老年教育的重要補充和有機組成。
1.企業辦老年教育。企業辦學一方面源自于部分企業為其退休干部提供文化服務,如我國一些國有企業。另一方面,在市場化條件下,一些企業根據市場需求,結合企業經營特點,開發出企業辦老年教育的模式。
2.普通高校、職業院校辦老年教育。普通高校、職業院校利用自身優質資源舉辦老年大學,開展多種形式的老年教育,成為高校為社會服務的新領域。
3.民間自發組織的老年學習團體、學校。老年人利用居住地附近的公園、操場、活動中心等公共場所和設施自發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老年教育活動。
二、我國老年教育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可持續發展面臨阻礙
由于歷史原因,我國老年教育得管理主要依托老干部系統。而老干部系統起步是負責管理離退休干部的文化、政治生活,其部門職責并未包括管理普通老百姓退休后的文化生活和教育。但伴隨老年教育日益邁向大眾化、普及化,由老年干部管理全社會網絡化、體系化的老年教育,必然存在諸多局限與限制,資源也面臨諸多不足。
(二)辦學形式單一——以學校教育辦學形式為主體
我國老年教育的開展主要依托老年大學、社區內的老年教育機構以及高校老年大學等機構。以學校教育的辦學形式為主體,一些辦學時間長的老年學校已經形成了“系——專業——課程”的課程體系,學校內部按照學習層次劃分初級班、中級班、高級班和研修班,配備專業的教師、在固定的教室內集體上課。
(三)運行機制存在一定的問題
目前我國老年教育的管理部門包括老干部系統,也有教育、民政、老齡辦等部門主管,在國家層面事實上尚未明確主管部門。問題在于,各主管部門均不是法人單位,而是各家自己掛著老年教育相關的牌子干活。按照依法行政角度來看,各家單位性質的是什么,如何運行,撥款的渠道,教學師資,課程建設等問題,相關法律法規并沒有明確的規定。
三、結語
我國老年教育如今已進入“而立之年”,在管理體制、運行機制、辦學形式上形成了一定的特點和成果,同時也出現了一系列亟待解決的難題。推進我國老年教育的系統健康發展,在立足于發展現狀的同時,更要結合我文化傳統、地區差異、以及我國老年人的身心發展等特點。意識到老年教育不僅是尊嚴養老的必然需要,也是整個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條件,提高老年教育健康可持續發展,應為社會義不容辭的責任。
【參考文獻】
[1]葉忠海.老年教育若干基本理論問題[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3(6).
[2]李晶等.中國老年教育研究[J].老齡科學研究,2015(10).
[3]王英.中外老年教育比較研究[J].學術論壇,2009(01).
[4]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老年教育發展規劃專題研究報告[R].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