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菊芬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生態式幼兒禮儀養成教育概述,接著從設定生態式幼兒禮儀養成教育目標,選擇有效的生態式幼兒禮儀養成教育方法等方面提出了生態式幼兒禮儀養成教育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幼兒教育;禮儀;實施策略
所謂禮儀,就是為了保持社會秩序的正常運轉,人類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規范,是人類發展過程中人際交往的產物,主要通過風俗習慣、傳統等方式來進行固定。生態式禮儀養成教育屬于一種全新的教育模式,關注幼兒對禮儀相關知識的認知和體驗,幼兒園教師要為幼兒禮儀教育營造良好的氛圍,注重幼兒的感受,提升禮儀教育成效。
1、生態式幼兒禮儀養成教育概述
生態式教育屬于建立在整體觀、系統觀、和諧觀等有機結合、并存統一的背景下開展的幼兒教育,主要強調用生態的原理來看待問題。具體來說,就是通過對自然生態系統的模仿建立人與人之間建立的和諧生態關系。生態式幼兒禮儀養成教育關注的不只是利益教育本身的相互補充與聯系,還期望通過教育、人、環境等之間的相互作用建立生態關系,形成統一的整體結構教育。生態式幼兒禮儀養成教育師幼兒社會教育的一部分,關乎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在和諧教育中的體現。
2、生態式幼兒禮儀養成教育的實施策略
2.1設定生態式幼兒禮儀養成教育目標
生態式幼兒禮儀養成教育目標就是要讓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禮儀知識的學習,培養良好的禮儀習慣。由于每個年齡階段的幼兒其認知能力都不一樣,而且心理發展能力也不一樣。在制定禮儀養成教育目標的時候需要明確幼兒年齡差異,先制定綜合性的、全面的總體目標,之后結合幼兒的年齡、語言、藝術等不同領域特點制定分項目標。每一項分目標的內容都要落實到位,比如,根據不同年齡層次的幼兒的心理特征與生理特征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小班幼兒的年齡比較小,其禮儀感知能力尚處在體驗的階段,需要先了解禮儀相關的知識;[1]到了中班階段,幼兒的學習能力開始慢慢的出現,可以進行基本的禮儀知識教育;大班幼兒可以在基本知識學習的基礎上培養基本的禮儀習慣。在目標制定之后,要對生態式禮儀養成教育的目標進行逐步的調整和完善。
2.2選擇有效的生態式幼兒禮儀養成教育方法
2.2.1,模塊教育法
眾所周知,生態式教育主要是由模塊構成,可以把禮儀教育分成模塊活動,從而激發幼兒按照模塊來把握禮儀知識的熱情,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比如,可以開展“禮儀之星”模塊活動,讓每個班級中每周定期推出一個表現比較好的小朋友來擔任這段時期的“禮儀之星”,也可以每個月每個班級推出一名“禮儀達人”,一個學期每個班級推出一個“禮儀小天使”等,具體操作可以采用星級打分的方法。針對每個班級推選出來的“禮儀之星”、“禮儀達人”等,可以有計劃參加幼兒園舉辦的各項活動的智慧,像“禮儀接待員”以及“禮儀站崗員”、“禮儀監督員”等,針對不同級別的禮儀評選,制定不同的禮儀徽章,讓小朋友主動積極的爭取得到這些徽章,激發他們參與禮儀養成教育的熱情,從實踐中學習相應的禮儀知識。
2.2.2動態教育法
對于生態式幼兒禮儀養成教育來說,要在幼兒成長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堅持適度的原則,用規范化的方式去幫助孩子開發和挖掘幼兒禮儀養成教育。幼兒園方面,要結合每個幼兒實際,建立幼兒成長檔案,把其禮儀培養過程記錄在各自的檔案中,并跟之前確定的禮儀養成目標進行比較,開展有針對性的指導教育。在幼兒禮儀成長檔案記錄中,要強化家園合作,注重跟家長的聯系,記錄幼兒在家中的表現。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師,家庭禮儀教育的優勢無可替代。家長跟孩子具備天然的親緣關系,孩子與家長的互動比較頻繁和密切,家長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在每一個學期開學之初,可以給家長發放相應的幼兒禮儀調查問卷,對幼兒在家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類收集整理,并根據具體實際開展形式多樣的家庭禮儀教育專題講座或者幼兒禮儀知識宣傳欄,還可以用活動咨詢、電話采訪以及討論會的形式跟家長溝通,這樣的養成教育活動更具有針對性,用這些信息來判斷幼兒禮儀教育是否達到了標準。
2.2.3環境教育法
生態式禮儀養成教育要求教育者能夠利用周圍的資源為幼兒提供良好的環境,注重和諧與統一。因此,要運用教育環境的理論來鞏固幼兒禮儀養成教育的成果。其一,幼兒園可以利用中國的傳統風俗來進行禮儀教育,比如,在節日的時候開展相關主題活動,像端午節、中秋節以及父親節、母親節等傳統節日中開展幼兒禮儀教育,讓幼兒掌握中華民族傳統中的禮儀知識,還可以通過幼兒才藝表演等形式拓展禮儀教育的內容和形式,讓小朋友理解每個傳統節日所包含的禮儀知識,培養幼兒的感恩之心、謙虛之心、愛國之心,從內心接納禮儀知識。[2]其二,幼兒園要結合校園生態環境,為幼兒營造禮儀養成教育的環境和氛圍。比如,在幼兒園顯眼的位置放置相應的禮儀指示牌,在宣傳欄中張貼禮儀標語,在活動室旁邊張貼幼兒喜歡的禮儀卡通形象,在教室墻壁上張貼一些簡單的禮儀小知識,在圖書區放置一些跟禮儀相關的繪本圖書等,通過環境布置來提高生態式幼兒禮儀養成教育成效。我們以“禮儀之窗”為例,在設計這個窗口的時候要本著豐富多彩的原則,全面展示幼兒禮儀教育成果。像“本周禮儀之星”、“禮儀生活會”等,還可以結合家長的需求,設置幼兒欄目,像“禮儀明星寶貝”、“精彩禮儀活動瞬間”等,還可以開辟留言區,掛上留言本,讓家長在上面寫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教師要本著主人翁的姿態對待禮儀之窗建設,及時更新相關信息,盡可能的張貼重要的資料,鞏固禮儀教育成效。
3、生態式幼兒養成教育需要注意的問題
生態式幼兒養成教育除了幼兒園方面的努力,還要提高家長的配合意識,開展家園合作,共同培養幼兒的禮儀習慣。首先,要建立平等意識,給幼兒家長充分的尊重。在開展幼兒家長工作的時候,幼兒園管理者以及幼兒教師都要把家長看作是幼兒禮儀教育的合作者,及時了解家長的看法,建立一種平等與合作的關系,運用多種方式與家長進行交流。能夠學會站在家長的角度去看待幼兒的禮儀教育問題,在跟家長溝通的時候少用專業術語,讓家長很容易明白溝通的內容,并產生情感上的認同感。[3]其次,倡導賞識教育,善于運用幽默化的語言化解問題。每一個家長都打心底的希望幼兒教師能夠關注自己的孩子,一部分幼兒教師在給家長反饋孩子禮儀表現的時候,會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把優點、缺點一股腦的說給家長聽,雖然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可能會無形中傷害到家長,或許家長擔憂的并不是孩子的不禮貌行為,而是幼兒教師對自己孩子犯的錯誤的態度。所以,在進行家園合作工作鞏固禮儀教育效果的時候要注重溝通策略,用幽默的語言化解緊張的氣氛,可以多給家長說孩子的優點,對于缺點盡可能的以期望的語氣提出來,這樣更容易讓家長接受。
結論
綜上所述,在幼兒園進行生態式幼兒禮儀養成教育,能夠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讓他們變得謙虛有禮貌,為以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基礎。但是,幼兒禮儀教育并不是短時間就能完成的目標,需要進行認真的規劃,逐步探索,創造生動活動、自然有序的教育環境。
參考文獻:
[1]劉慧萍.幼兒禮儀教育實施初探[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7(03).
[2]錢芳.探究科學“生態式教育”之境[J].輔導員,2015(36).
[3]林蘭.以生態式教育思想探析幼兒園區域活動[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