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層人口和計劃生育統計工作作為國家人口計劃生育工作的基礎和前提,是國家人口與計劃生育統計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人口統計數量、結構、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國家統計工作的整體質量。隨著我國經濟及科技的迅速發展,基礎人口和計劃生育統計工作的信息化程度在不斷提高,基礎人口和計劃生育統計工作也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本文旨在對基層人口和計劃生育統計工作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對策進行分析。
【關鍵詞】基層人口;計劃生育;統計工作;問題;解決對策
我國經過幾十年的計劃生育政策,人口快速增長得到有效控制,但面對我國人口基數龐大這一基本國情,在制定人口政策方面也存在相當大的難度,勢必會給人口與計劃生育統計工作帶來巨大困難。伴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調整,面對全面放開的二胎政策,基層人口和計劃生育統計工作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對新形勢下人口計劃生育統計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標準。在信息技術、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等不斷的發展同樣也給我統計工作和統計人員帶來了極大的挑戰,替代傳統的統計方式,創新工作模式勢在必得,所以在當前形式下,如何實現各級數據共享、互聯互通也是我們基層需要考慮的。
一、基層人口與計劃生育統計工作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領導在人口與計劃生育統計工作中缺乏足夠的重視
為使地方經濟建設快速發展,領導不惜以犧牲政治、文化、教育、社會、生態等部分領域的工作為代價,包括對基層人口和計劃生育統計工作也是如此。目前,盡管領導對人口計劃生育統計工作有所改變,但與集中精力發展經濟建設的重視程度相比,對人口及計劃生育統計工作的開展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導致該項工作基礎薄弱。尤其認為計劃生育統計不會帶來多少經濟效益,將其放在較低的位置,所以在工作中給予其所需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和人員配置均未能落到實處,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口與計劃生育統計工作的有效開展。另外,在統計實踐過程中,因領導不重視,致使相關部門不積極協調,對其部門獲取的信息資源也未能進行有效共享,從而導致計劃生育統計阻力重重,數據也不能及時、有效、全面的收集,從而影響了計劃生育統計工作順利開展。
(二)基層人口和計劃生育統計隊伍亟待完善
人口計劃生育統計工作是我國最基礎的工作。在實際統計工作中,以實際數據說話是實施人口計劃生育統計工作的重要保證,但是仍有部分人沒有遵守說實話、報實數這一原則?;鶎尤丝诤陀媱澤y計人員因文化參差不齊,工作任務繁重,出現數據質量更新不及時、統計報表提交不及時等問題的概率較大。究其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統計人員任務重與統計能力不足的矛盾并存
在一些基層單位,統計人員文化水平低且嚴重不足,甚至有的還不完全專職,除了要負責正常的計劃生育統計工作外,還需要承擔計劃生育科技服務、績效考核、經管統計等工作,導致統計人員沒有時間和精力有效開展統計工作。這樣就會出現信息收集不及時、報表數據質量差等現象。更有甚者,統計人員為了應付上級檢查、考核,對相關統計數據弄虛作假,使統計的數據不全面、不真實,導致統計的價值大打折扣,失去了統計工作的應有之意。
2.統計人員頻繁變動
基層單位的統計工作任務繁重且薪資待遇不高,使得統計人員普遍存在人員流動性大的特點,導致基層工作人員的調動比較頻繁。一些工作人員剛適應當前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內容,人員就發生變動,不能長期穩定地從事統計工作,人員流動頻繁直接造成整個基層人口和計劃生育統計工作的業務能力普遍低下,直接影響統計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3.基層人口和計劃生育統計宣傳力度不夠
由于統計隊伍和統計人員的頻繁變動,導致基層人口和計劃生育宣傳力度不到位,老百姓對國家政策及地方政策不夠了解,并且有一部分人的思想還是停留在傳統的層面上。宣傳不僅要讓老百姓了解相關法律法規,人口統計和計劃生育統計的意義才能使得統計工作得到保證。
(三)管理水平和信息化水平的問題
在基層統計工作中對于統計工作沒有進行嚴格的規劃,同時,由于基層領導和統計人員頻繁更換和基層工作量大的原因也會導致統計工作的完整性和準確性。如今,隨著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的不斷發展,傳統的統計方式會造成上報時間嚴重滯后、統計信息不全面、指標和統計口徑不一致等一系列問題。目前的統計工作都是由統計工作人員下基層調研、了解、手動記錄,并沒有和當地的派出所和醫院進行互聯和數據共享,且基層信息技術相對落后,信息技術工作人員相對缺乏。各部門保存的原始數據格式不一致,數據互通信較差,數據管理混亂等因素也會影響上報時間和數據質量。
二、基層人口和計劃生育統計工作問題的解決措施
(一)完善人口與計劃生育統計隊伍建設
在統計過程中,由于地域的特殊性、對統計工作認識不同、宣傳不到位等問題,所以要結合統計工作的實際情況,優化統計隊伍,才能保證統計工作能夠順利進行,及時上報。與此同時,每年對統計人員進行定期的培訓,從而提高統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考慮到統計人員隊伍規模建設難度大主要是因為晉升空間小、人員調動大,所以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適當的改善。在隊伍建設過程中還要有相應的人員制度和激勵政策,提高統計人員的福利待遇,降低人員的流動率,讓統計人員全身心地投入到統計工作中,才能順利地完成統計工作。
(二)加強基層人口的宣傳力度
在基層尤其是村鎮兩級,老百姓還保持著傳統的思想觀念,他們覺得古人留下了的養兒防老,所以一心想著多生幾個兒子。同時統計部門人員變動等相關問題使得人口統計和計劃生育的宣傳只停留在了表面而沒有深入的宣教,沒有讓老百姓更深層次地理解計劃生育的優點所在,也要讓他們知道當前國家的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當然不僅僅只是宣教還要在地方政府的門戶網站、相關網絡平臺進行宣傳,只有真正理解了什么是計劃生育,才能全方位地支持計劃生育工作。
(三)建立信息共享資源庫,加強信息核對
建立信息共享資源庫的目的是為了規范統計標準,提高統計質量,保證數據的真實性。例如,每季度市政府針對人口信息開展信息共享會議,在會議中對衛生部門的出生實名登記、分娩對象的相關信息共享;公安部門的新生兒入戶情況、人口遷移與流動人口管理等方面的數據分享;民政部門的婚姻登記情況等數據分享,通過在數據分享的過程中達到統一統計口徑的效果。結合醫院、基層派出所等相關部門共享數據,針對相互矛盾的數據進行核對,統一統計格式,保證數據的有效性。
(四)加強基層統計工作的信息化建設,創新統計工作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傳統的統計方式已經相當的落后,基層的統計工作方式的偏差使得最終的統計結果有一定的誤差。信息化建設對于基層統計來說是非常必要的,同時還要對統計工作者的信息化應用能力進行大力的提升,利用信息技術方面的優勢將傳統的手工上報方式轉變為無紙化上報。通過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庫實現數據共享,縮短統計時間,減輕統計任務。同時,要對負責信息技術的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加強網絡安全保障,最終保證上報數據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三、結語
人口統計和計劃生育需要保證數據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在信息技術和大數據時代要優化基層人口和計劃生育統計手段,健全相關管理制度,加強統計隊伍建設和信息共享是必要的。人口統計和計劃生育是常規性工作,如何提高統計質量就需要統計部門利用信息化創新統計工作模式。
參考文獻
[1]崔艷敏.淺談基層人口和計劃生育規劃統計現狀[J].中國城市經濟,2012(03):253.
[2]高霞.基層人口和計劃生育統計現狀與改善對策[J].質量探索,2016(02):91~92.
[3]王琴.基層人口和計劃生育統計工作質量的提示方法[J].區域與城市經濟,2017(08):119~120.
作者簡介:黑萍艷(1974.11—),女,回族,寧夏人,大專,中級統計師,研究方向:基層人口和計劃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