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燕虎
【摘要】美術新課程標準對學生美育功能、美術課堂教學,尤其是對美術教師提出了全新的課題。作為美術教師,要勇于更新觀念,勤于提升素質,樂于就教材、學生、教法及自身的素質進行變革,做新課程背景下的開發型美術教師。
【關鍵詞】初中美術;教學;開發;學生
一、做教材的開發者
在美術教育界,對于美術教材一直存在著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需要教科書,也有人認為不需要。作為美術教師,無法左右這些觀點,但是,我們可以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做教材的開發者。
現行的美術教材,再也不是經典范畫臨摹本的縮影了,也不再是簡單的對繪畫技巧的講解了,從過去的對“眼”與“手”的指導,轉化到對“頭腦”的啟迪熏陶。教材中更多地融入了創造的因素、生活的影子,所以,我們要根據教材的內容,創造性地運用、刪補。如可以結合季節,帶學生走出狹小單調的教室,走向大自然,去捕捉城市的魅力,或者去聞一聞濃濃的鄉土氣息。一縷陽光,可以讓學生在欣賞中感悟出很多;一葉小草,可以使學生懂得更多。通過看一看、想一想、聽一聽、畫一畫、做一做,學生的眼、耳、口、手、腦全部活動起來,讓學生學會欣賞、學會表現、學會設計、學會探索,開發本地鄉土資源,盡可能運用自然資源以及校園和社會中的資源進行美術教學。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合理地開發本地自然資源就有了理論上的依據。所以,鄉土資源為美術教學資源開發利用提供了一個可行的路徑。通過實踐,把搜集來的材料變廢為寶,充分利用起來。在我們教材中“請柬制作”“賀卡制作”“面具制作”“校園模型”等收到明顯效果,學生經過構思,用剪刀、膠水等工具,切割組合、粘貼做出生動形象的賀卡、面具,用顏料和樹葉,經過拓印,仔細裝飾,在整個過程中,師生互動,共同參與。同學們在創作過程中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都得到發揮。
二、做學生的開發者
在實際生活中,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教學是一種非常尷尬的學習活動,領導、穿長、學生一般都不大重視,但是,我們還提要盡力而為,讓學生學到盡可能多的美才知識,掌握盡可能多的美術技能,接受到盡可能多的美的熏陶。所以,我們應該努力將主觀愿望和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在平時的美術教學過程中,本著學生主體性原則盡可能讓學生在美術學習活動中,獲得愉悅和積極的體驗,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開發他們對美術的興趣,進而激活美木課堂。
鮑勃·派克在《創意的訓練技巧》一書中說:“學習效果和學習趣味成正比。”在美術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鼓勵他們既可以用寫實的手法,也可以運用夸張、變形的手法;在色彩上既可以按客觀去表現,也可按主觀意識去表現。實踐證明,這樣有利于開發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讓他們都能夠創作出風格吝異的畫面。這樣的教學效果非常明顯。
三、做教法的開發者
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教師一定要講究一些方法與策略,做教法的開發者。教師要樹立創新意識,開辟廣闊的課堂教學空間,此外,教學形式、方法、手段應該是豐富、生動、多樣的,教學空間應該是開闊的。現代化的教學媒體為我們足不出戶了解外面精彩的世界提供了可能,同時,它能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全方位、多角度地給學生刺激,非常有利于學生對美的欣賞感悟和探索創新。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包含講授、討論、欣賞、臨摹、制作等活動。在教學實踐中,筆者努力做到課堂教學的“美”與“活”。“美”的內容包括教師的語言美、范畫美、服裝美;“活”的內容包括教學方法活、教學手段活、教學場地活。教師做到了“美”與“活”,學生在美術課中也會活躍起來。
四、做自身的開發者
新課程提出新的教學理念,改變傳統教育中的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在新課程環境中,教師和學生將共同營造新的課堂,參與課程改革的教師將在新課程中實現自身的發展,與新課程一起成長。身為中學美術教師,不可回避正在變化的教育環境,有必要對自己的心理和行為做出調整。
首先,應從思想認識上走進美術新課程;其次,要提高自身素質,與學生融合在一起,該范畫的范畫,該唱的唱,該跳的跳,大膽展示自身才藝,最好能夠勝任綜合藝術課的教學,而不是單一的美術教學;再次,要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沒有教師心靈的參與,課堂就會像沒有雨水的春日,燥寒而缺少滋潤;沒有教育實踐的參與,教育研究就會像即將干涸的秋水,沉悶而無活力。把美術教育的藝術與生命藝術合二為一,將是我們每一位美術教師畢生的追求。
每當筆者走進教室,筆者總是神采奕奕地出現在學生面前,學生把筆者當成他們最歡迎的人。筆者除了注意自身的外表美之外,更注意表情的豐富、語言的親切、聲調的委婉。有時候展示色彩炫麗的圖畫,有時候以一段幽默的玩笑開場,有時候以充滿活力的流行歌曲導入……只有創新的教師,才有創新的教法,才能培養創新的學生。
總之,初中美術教學不僅是美術知識學習和技能訓練的活動,也是情感交流的重要活動,特別是在新課程改革的大美術教育背景下,我們更要重視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的教學方法,達到美術教育的目的。初中美術課程是面向全體學生必修的藝術課程,是學校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學生通過對美術知識和技能的學習,能提高審美能力,發展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形成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促進個性的形成和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