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莉
【摘要】物理教學思路的改革是大學物理教學提高的關鍵之一。新工科時代的來臨,學校各工科專業人才的培養,對大學物理課程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從整合教學內容、更新教學方法、改變教學思路等方面提出了工科大學物理教學改革的幾點簡單的思考。
【關鍵詞】大學物理教學;教學改革;新工科
大學物理課程是工科學校重要的基礎課程之一,包括力學、熱學、波動光學、電磁學和近代物理。由于這門課程理論緊密聯系實際,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和素養,所以是理工科院校必修課程之一。但目前,由于物理課程相對較難,再加上高考制度的改革,學生對大學物理課程普遍重視不夠,從而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此外,教學模式單一,內容不能及時更新等等,也影響了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對于應用型為主的工科院校,在“新工科”時代,如何培養學生對大學物理課程的興趣、提高大學物理課的課堂效果,如何把大學物理課和學生專業有機結合,從而體現大學物理課程的價值,值得我們深入的思考。因此,大學物理教學必須順應時代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嘗試多種教學模式和多樣的教學方法授課。
將傳統的大學物理教學和先進的科技前沿相結合,把傳授大學物理基礎知識和學生的專業相結合,把科學和創新的教學思想融入教學過程既保證學生學到理論知識,又能結合自身專業,真正地實現因材施教,提高學生學習大學物理的積極主動性,使學生逐漸認識到大學物理課的重要性,讓學生在心里真正地認同這門課程,大學物理的課堂效果會更好。
一、課程內容設置的改革
理論基礎聯系科技前沿,提高學生學習大學物理的興趣。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能夠讓學生感受到這門課程的科學思想和魅力,從而讓學生更加輕松地學習理論知識,進而激發他們學習大學物理的興趣,這需要我們在課堂講解的過程中要善于引入。大學物理是一門自然學科,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大學物理的教學過程中融入物理學史,有利于對學生科學素質和科學精神的培養。
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才能使我們的知識具有鮮活的生命力,而不是沉悶的公式的記憶。在大學物理課堂的設計中加入科技前沿知識,讓學生能夠感受到社會的發展和科技前沿的最新動態,活躍課堂氣氛,開闊學生視野,增加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感受到他們學的知識還是有用的,感受到理論和實踐更好地相結合。
二、現代化教學手段在大學物理中的應用
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已成為大學物理課程中非常重要的教學手段之一。以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為基礎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作為信息技術在教學領域的應用,能把輔助的物理現象和物理過程直觀、形象地展示出來;能夠將微觀世界放大、龐然大物縮小;多媒體教學,圖文并茂,形象、直觀、生動,已經融入到物理課程教學的各個階段。但由于認識和運用中的偏差,很有可能影響到教學效果的提升。所以在多媒體的應用過程中,教師應把握好多媒體的輔助作用和地位。在目前的教學中,有些老師離開了多媒體,似乎不能講課,許多老師將主要精力放在了課件的制作上,而忽視了教學內容的有機組織和透徹理解,有的教師甚至認為,只要有好的多媒體課件,就可以上好課,就可以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但實際中由于過于依賴多媒體教學,往往事與愿違,甚至制約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所以多媒體課件的質量也值得注意。盡管許多教材都有配套課件,但由于具體對象不同,教學目標和條件有別,這些課件可能只能是參考和基礎。如果為了省事,照搬照用,可能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授課風格和特點,要想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制作一套優秀的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能產生良好效果的多媒體課件不僅要從選取教學素材、組織教學結構等方面下功夫,而且還需要從技術的角度認真考慮,對制作教學軟件的一些技術性或技巧性問題進行探索和研究。
三、物理教學與學生專業相結合
“新工科”時代下的應用型大學,大學物理的教學內容若能與學生的專業相結合,能夠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而大學物理課程作為理工科專業的一門基礎必修課,很多學校可能都是不分專業、統一授課的。而不同專業的同學,在物理知識應用的過程中,側重點可能各不相同。如果對大學物理課程內容升華到與學生的專業方向緊密結合,可以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從而對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這就對大學物理教學內容的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課老師在授課前不僅要對物理基礎知識整體把握,更要能夠了解授課班級學生的相關專業,并能把相關的物理知識穿插到各個專業的應用中去,備課的工作信息量大,對授課教師的講課技能的要求也變高。此外,僅僅是理論知識的講解還不足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要給學生創造理論知識得以應用的機會。比如,在正常教學過程之外,可以積極引導學生參加各種大學生創新活動,使得他們能夠及時把理論知識應用在實踐過程中,實現知識轉化為現實的成就感;另一方面,也能促進他們更加深入地學習理論物理知識,不斷激發他們學習、探索的興趣。
總之,大學物理的教學改革已經勢在必行,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新工科”時代的需求,才能順應時代的潮流,更好地為培養新時代應用型人才服務。而大學物理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所有的教師們為之出謀劃策,為之不斷地努力、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