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靈
【摘要】在電子信息時代的發展下,快餐文化迅速發展。而人的內心情感需求仍然缺失。本文以外國名著及其改編的電影中所蘊含的美學為線索,依據美學的理論基礎,提煉《悲慘世界》,《巴黎圣母院》《傲慢與偏見》等多部外國名著及其改編電影中關于美學的三大要素:客觀性與社會性;形象性與具體性;內容性與形式性。三大要素的相互統一,是對真善美的追求是人生的解語花。
【關鍵詞】美學;審美價值;名著人物;電影手法
西方文學名著不管是古希臘文學還是后來的現實主義浪漫主義,都烙印著“美學”二字。不同的流派,不同的名著如百花齊放,更是有不同的美。
審美活動是人的一種以意象世界為對象的人生體驗活動,是人類的一種精神文化活動。美學作為一門科學,與文學有著緊密的關系。在外國名著中,美學貫穿了整個西方文學的發展史。所有經典的外國名著都是美學。在名著的閱讀中,閱讀者能獲得美學的熏陶和提升自我的審美價值。
一、客觀性與社會性的美的統一
名著中的客觀性,是指人性。人有七情六欲,有生存的本能,但人性也受到社會的影響和制約。
雨果筆下的《悲慘世界》,19世紀的法國,位于社會下層窮苦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主人公冉阿讓因一個小面包而入獄服苦役,苦役生涯中,他的人性被壓抑。在改編的電影中,用灰蒙,陰暗的色調襯托了那個時代的黑暗,采用的拍攝方法也為美感加分。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在拿破侖率兵征服了歐洲后,法俄之間的戰爭一觸即發。但彼得堡上層的人們仍在舉辦著各種聚會。即使在戰爭年代,皮埃爾也不忘一直以來的精神追求和他的愛情。娜塔莎與安德烈在舞會上相遇相戀,即使后面有戰爭的漫長的等待和憂傷,他們的愛情也無法如初,但那一刻的愛情的產生,就是人性的光輝。在托爾斯泰的筆下,美幾乎毫無遮掩的就滲透進來。此外,美也超越了社會性中的階級性。在《簡愛》中,窮牧師家庭中成長的簡愛和桑菲爾德莊園主羅切斯特相愛,他們身份的懸殊卻沒有因此而阻擋愛情的產生。在桑菲爾德莊園的草地上,簡愛和羅切斯特一起在日光下散步,陽光和煦,他們探討著人生,含蓄的說著情感,歲月靜好,美好如畫。
二、形象性與具體性的美的統一
《巴黎圣母院》中的吉卜賽少女愛斯梅拉達,她美麗動人,更有一顆善良純潔的心。她為即將被絞死的人挺身而出與他結為夫婦,她不嫌棄綁架過她的卡西莫多而親自給他喂水。她的美,除了可見的美貌,更是靈魂的輕盈與純凈。作者觸碰到了人性的本質。在改編的電影中,通過蒙太奇運動,動態畫面的銜接,展示了巴黎當時的時代背景。且每個重要的場景都是由黃金分割點的比例拍攝的,靜態畫面感更是讓畫面美不勝收。更出色的是在電影中豐富的色彩運用,愛斯梅拉達身著一身紅色長裙,瞬間吸引了眼球,是生命的活力;副主教克洛德始終不變的黑色長袍在電影中也尤為顯眼,側面影射出他卑鄙的內心。色彩的運用,讓美具體化,在動靜結合之中更為動人。
真,善,美,變化成不同的辭章,三題合一,產生了瑰麗的景象。真與善即是美,美體現在真與善之中。形象的善結合具體的真,也就創造出了美。
三、內容性與形式性的美的統一
美既表現于內容,又表現于形式。文學名著有不同的內容:古希臘文學中令人神往的“諸神世界”;訴說神話傳說和英雄故事的荷馬史詩,磅礴的氣勢前無古人后無來者;講述宗教和騎士故事的中世紀文學;充滿人性光輝的文藝復興文學;吹響時代號角的浪漫主義文學;批判專制封建追求理性的現實主義文學……不同的文學名著的內容是不同的美學,而外國名著不僅有美的內容。更有獨特的,豐富的形式來展現其內容。
《傲慢與偏見》,沒有對現實的激憤和戰爭的噱頭,而19世紀那個英國鄉村的故事卻那么鮮活真實,呼之欲出。這一定是部偉大的作品,其精華在于在平凡之中見偉大,于細微之處見深情。而除了小說原著這一形式,這部作品也多次被改編為電影。在2005年版本中,導演用長鏡頭將達西在大霧中走向伊麗莎白的戲拍攝的十分美,他仿佛披光而來,在那青色霧散青草瘋長的河邊。正如他們的感情,是在迷霧中逐漸清晰,而堅定地向對方走去。而伊麗莎白停駐在岸邊的身影,有所思而又無所待。電影中對光線的運用,多用明亮的光和柔光,讓他們的舞會即使在爭吵中也別有情趣,是溫暖輕快的。柔光使書中場景更為生動,蒙上了一層平和溫馨的感覺。提到小說,也不得不說歐亨利的短篇小說。如果說中長篇小說表達的是一副畫,那短篇小說就是顆顆珍珠。歐亨利的短篇小說,以簡潔有力的筆墨寫出一個個精彩的令人發省的故事。他總是善于提煉素材,選擇一個獨特的故事,加以生動的描寫。使故事的偶然性又恰恰是它們的必然性。他享譽為“美國生活的幽默百科全書”。
人類是具有向善性,向美性的生物。美,是我們永恒的追求。在名著中,我們能領略到傾向性的美,是具有作者立場觀點和思想情感的,我們從作品中因他的喜而喜,因他們的憂而憂;我們能體驗到典型化的美,我們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經過個性化和概括化,折射出赤橙黃綠青藍紫的斑斕。
在名著中去體驗美學,而拒絕沉淪于某些世俗,從中所得到的關于生活、情感的美學,那一刻,應是享受的,更是無價的,是人生的解語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