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玲



[摘要]高職工程造價專業各層級的技能大賽舉辦了多年,大賽對高職教育教學改革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通過分析工程造價專業崗位能力要求及各項賽事的賽項內容,指出高職工程造價專業技能大賽的導向功能主要體現在課程改革上,只有正確處理工程造價專業課程改革與技能大賽的關系,才能培養出符合工程造價專業崗位能力要求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關鍵詞]技能大賽;工程造價;課程改革;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712??????????? ?? ??????? [文獻標志碼]? A????????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6-0030-02
當前,高職院校學生技能大賽開展得如火如荼,全國范圍的大賽、省賽、校級比賽等不同層級的賽事定期舉行。
由于專業的職業屬性是高職教育最本質的基礎,各專業崗位的典型職業活動都有自己的專業特點,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高職教育理念指導下,研究通過職業技能大賽促進工程造價專業課程改革的有效途徑,實現技能大賽與課程改革水乳交融,推進工程造價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提高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工程造價專業課程改革
高職教育的專業教學以職業屬性為基礎,高職教育專業的職業屬性應當反映在教學中,課程教學目標應以本專業所對應的典型職業活動的崗位工作能力要求為導向,意味著高職教育的課程教學與職業領域的行動過程有著密切的聯系。
(一)高職工程造價專業課程改革
課程作為培養學生能力的最直接手段,追求的是培養學生生存與發展能力,帶有明顯的整體性特征,因而課程改革過程要注重整體性和局部的協同,不能片面強調部分要素。
工程造價專業課程改革以行業的崗位能力要求為主線,要解決的問題是“課程目標是什么?”“課程定位是什么?”“教學重點是什么?”“實施路徑是什么?”具體來說,就是課程內容的取舍、課程內容的序化結構、課程教學方法及評價方式。
(二)工程造價專業崗位能力要求
工程造價專業的就業崗位群對應的工作內容主要是工程造價管理、成本管理、招標投標管理、資料管理等建設工程項目管理工作。
工程造價從業者的職業能力高低取決于其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的整合狀態。其中,專業能力包括識圖繪圖、工程量計算、工程計價、工程結算、工程量清單規范應用、招投標管理、工程項目投資融資管理、工程造價管理、成本管理、合同管理、寫作、計算機應用等。
工程造價專業初入職的從業人員(從畢業實習到入職2年期間)的崗位能力要求重要程度
調研結果按評分法統計,如上圖,對一名初入職的工程造價專業人員的專業能力要求排序前五名是的識圖繪圖、工程計價、工程量計算(專業軟件建模)、工程量計算(非建模)、清單規范應用。
(三)工程造價專業崗位典型職業活動
工程造價專業的從業者所具備的職業能力是內化的,其外顯則體現在日常工作的典型職業活動中,包括工程量計算、編制工程量清單、工程計價、編制招標文件、合同管理、簽證索賠處理、成本核算、資料整理等一系列工作過程。
信息化的發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工作質量,因而上述工程造價專業崗位典型職業活動大部分在計算機上通過各類專業軟件來完成,即工程造價從業者的工作狀態大都依賴于計算機。
二、高職工程造價專業技能大賽賽項分析
各層級工程造價專業技能大賽常規賽項主要有以下兩種。
(一)賽項全部為專業軟件應用的內容
競賽內容完全為專業軟件應用的賽事,在全國范圍內每年定期舉行的主要有兩項,表1為競賽內容情況。
由表1看出,兩個賽事均考核了專業軟件建模工程量計算能力、工程計價軟件應用能力,其中一個賽事融入了行業最新發展趨勢的內容,進行BIM相關管理能力的考核,賽項的內容與行業崗位能力要求的調研內容相符。
但是,從賽事1的分值權重來看,工程計價賽項分值小于計算工程量賽項分值,與行業崗位能力要求的調研結果不符。
(二)賽項包括手工算量、專業軟件應用的內容
賽項內容綜合了手工算量、專業軟件應用內容的賽事,在全國范圍內每年定期舉行的主要有一個,表2為賽項內容情況。
由表看出,該賽事適當融入了行業最新發展趨勢的內容,進行BIM相關管理能力的考核,賽項的內容與行業崗位能力要求的調研內容相符。
賽項分值權重方面,由賽項1和賽項2合并分析,工程量計算的分值權重顯然大于工程計價的分值權重。
三、從職業技能大賽談工程造價專業課程改革存在的問題
技能大賽具有宣傳功能、展示功能、評定功能、激勵功能、導向功能,各個功能之間是互相結合、互相滲透的[1]。其中,技能大賽的導向功能更多地體現在高職教育的課程改革方面。
(一)賽項內容與工程造價專業崗位能力要求的側重點有所偏頗
工程造價專業技能比賽賽項內容符合專業崗位能力要求的內容,與專業崗位典型職業活動相符合,但是賽項題目內容、評分規則,過于側重軟件操作,對工程計價能力、非建模工程量計算能力的考核權重不合理。
(二)以技能大賽為導向功能對課程進行改革的兩種做法
職業技能競賽無可否認對職業教育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在實施過程中也暴露了一些脫離常規教學的問題,沒有很好地發揮職業技能競賽對職業教育教學的導向和促進功能[2]。調研過程發現,工程造價專業課程改革過程中出現兩種做法。
1.部分院校以技能大賽為風向標進行課程改革,全國范圍的技能大賽比賽內容是什么,就加大這部分的課程分量,不顧大賽內容是否完全符合行業對崗位能力要求的側重點,賽什么教什么,怎么賽就怎么教。
2.部分院校參加大賽和課程改革“兩張皮”,只對賽事有針對性地培訓選手。課程教學還是老一套,原來教什么現在還是教什么,原來怎么教現在還是怎么教。大賽已融入的行業最新發展趨勢的內容并未適當體現在課程內容中,使絕大部分學生沒有機會了解行業發展新趨勢,技能大賽的導向功能幾乎沒有發揮作用。
四、高職工程造價專業課程改革的幾點建議
職業技能大賽屬于實踐層面,將其與高職教育課程改革的理論層面結合起來,是一種極好的互補[3]。職業技能大賽的比賽項目設置受時間和選優功能要求的雙重限制,一般來說更為突出課程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而課程改革需要按照工作過程化的原則構建課程體系,依據職業成長的邏輯規律序化課程內容,采用學生收獲最大的教學方式達成課程改革目標。
(一)課程體系設置以崗位能力要求為基礎,適當融合技能大賽的競賽規程
技能大賽的各個環節均有行業企業人員參與和指導,技能大賽的比賽內容和評判標準反映職業崗位能力要求,同時,技能大賽一般按“年”定期舉行,賽項的設置能跟上行業的發展,更接近行業實際需要,因而課程體系設置應以工程造價崗位能力要求為基礎,適當融合技能大賽的競賽規程內容,設置符合工作過程化導向原則的課程體系并使課程體系的設置帶有一定的前瞻性。
(二)課程內容依據職業成長的邏輯規律序化結構,合理體現技能大賽內容
課程內容對學生來說應具有普適性,課程內容的序化應遵循人的職業生涯成長規律,崗位能力對應的課程內容要合理序化,課程教學重點、難點也要合理體現技能大賽的內容。此外,新技術如何融入課程內容,各院校應具體問題區別對待。某些新技術的應用及時納入賽項內容,但是對課程改革來說,是開設一門課程,還是在原相關課程里加上一個章節,或者只是以講座的形式帶入教學過程,各地院校應因地制宜地進行選擇,既不能讓學生對行業發展趨勢的了解處于空白狀態,又要避免教學資源的浪費。
(三)課程教學以典型職業活動為導向,創設教學情境,實施多樣化的教學模式
學生學習不是為了考試,而是為了做事,并把事情做成、做好,而做事就是崗位職業活動,也即工作過程。技能大賽賽項體現的是典型職業活動,但由于時間限制,不可能體現工作過程結構的完整性。課程教學以典型職業活動為導向,有機結合技能大賽的比賽形式,積極創設教學情境,以學生為主體實施多樣化教學模式,通過實踐教學讓學生掌握工作過程各要素及其之間的相互關系,從而獲得符合崗位要求的各種能力。
五、結語
以工程造價專業崗位工作過程為導向,摒棄技能大賽參與過程中浮躁心態和功利化傾向,理順高職工程造價專業技能大賽導向功能的效用,實現高職工程造價專業課程內容的合理取舍,解決課程內容的無序化結構問題,積極探索多樣化的開放式教學方法,突出高職工程造價專業工學結合的教學實踐活動特點,促進高職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順利進行,才能培養出符合工程造價專業崗位能力要求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史文生.職業教育技能競賽研究[M].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10.
[2]周金琳.職業技能大賽視角下的會計電算化實訓教學改革的探索[J].會計師,2015(1):62-64.
[3]楊繼祥.把職業技能大賽融入常規教學,推進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實踐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