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本鑫
[摘要]通過對目前高校采取的安全教育方式的剖析,提出新形勢下大學生安全教育與大學生安全教育體系建立的重要性:一方教育、三方收益,針對當前安全教育的缺失,總結了安全教育體系的“目標、課程、保障和管理”四個要素,重點強調當代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體系建立的要點與措施。
[關鍵詞]大學生;安全教育;體系
[中圖分類號]G715?????????? ?? ??????? [文獻標志碼]? A????????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6-0166-02
進入新時代,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問題,不僅是校園思想政治和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保障高校學生人身財產安全、維護校園安全穩定和諧的重要途徑。隨著全球信息化、智能化不斷發展,高等教育體制不斷的改革和完善,高等學校辦學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和生源的多元化,大學校園的內外環境均發生了顛覆性變化。高校大學生產生了更多、更復雜的安全問題,面臨的安全教育形勢越來越嚴峻。進一步梳理高校大學生安全問題,發現目前很多高校大學生的安全教育體系不夠科學、不夠全面,有效性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科學化、全方位、高效性的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體系的完善和建立是高校安全問題的前提和保障,進而能夠提升大學生應對突發安全問題的處理能力。積極開展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體系研究,特別是新形勢下安全教育體系研究和建立,對增強高校大學生安全防范意識,積極維護校園安全穩定,促進新時代社會和諧發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實踐意義。
一、目前高校采取的安全教育方式
目前多數高校安全教育工作尚未系統化、制度化。普遍來看,大多數高校的學生安全教育工作只是作為學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一個方面,學工處、各二級學院、團委、保衛處、宣傳部等各部門都可以開展,由哪部門組織、什么時間組織、如何組織開展缺乏整體制度設計和頂層規劃。現階段安全教育的方式開展并不系統,通常是在新生入校后、節假日前后出行游玩、畢業生離校就業前、重要安全教育日等時間節點上開展相關教育活動。開展的形式主要有在線下以安全主題班會,宣傳欄、橫幅、海報,發放安全宣傳單、宣傳冊,開展主題安全講座;在線上主要通過校園網、微信、QQ等開展安全知識教育宣傳,進行碎片化的安全教育。從現行的安全教育方式來看,安全教育缺乏系統化、制度化、體系化,缺乏實效性和持久性。
二、構筑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體系的重要性
新形勢下,以我校為例,目前大學生中的“00后”通常涉世不深、思想單純,在身心受傷時往往不知所措,特別是脫離家長,進入大學校園生活或者進行社會兼職時適應性欠缺,他們對社會復雜現象的判斷能力還很不足,對安全問題的認知能力較差,以致網絡詐騙、傳銷、網貸等低級錯誤頻有發生。對在校大學生而言,身心安全與健康是他們順利完成學業和今后在社會賴以生存的前提,更是高校安全之本。只有做到保障基本生命財產的安全,他們在學校的一切學習活動才會有意義。
安全是大學生的基本需求,也是社會和高校穩定順利發展的前提。高校對大學生進行科學系統的安全教育,能夠幫助他們早日形成正確的安全觀,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全體國民的平均安全意識水平,最終提高新時代下全社會的安全水平。加強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建立大學生安全教育體系,不僅可以系統彌補大學生的安全教育缺失,同時還能夠適應高校安全形勢的發展,有利于高等學校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有利于構建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三、大學生安全教育要點
大學生安全教育問題必須結合大學生的個體特征做到:(1)針對性強。結合大學生在不同年齡層次,不同年級、不同性別等區分教育,不能一網打盡毫無針對性可言。(2)強化反復性教育。使大學生在部分頻發事件中能自覺的、潛移默化地形成自然反應,而不是被動應對突發事件。(3)可操作性強。針對部分便于提前操練的安全教育事項可以實施安全演習,讓大學生不僅在理論上了解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更能實踐見習安全教育。
四、大學生安全教育體系的建立要點
大學生安全教育問題刻不容緩,但是作為在高校中從事安全保衛的工作者,首先想到的是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體系的建立。大學生安全教育體系是指將保障大學生安全教育活動有效開展的相關要素按照其內在的邏輯關系組合而成的有機整體,具體包括大學生安全教育目標、安全教育課程、安全教育保障和安全教育管理四個要素。
(一)安全教育目標
建立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明確黨委宣傳、學工、保衛部門在安全教育方面的作用。以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為主體,下發關于安全教育的文件,明確校園的安全工作教育主要包括:消防安全、人身安全、心理健康、校園治安、交通安全、財產安全等方面,在大學生安全教育中明確安全教育的目標,利用校園網、廣播、宣傳欄、棲窗等媒介進行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能的宣傳,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安全教育,并內化為自身的行動。
(二)安全教育課程
高校教學部門作為學生課程的主要管理部門,應該設置安全教育專業的課程,把安全教育作為課程納入正常的必學課程教學體系中。目前,我校教學體系沒有相關的安全教育課程作為支撐,勢必無法滿足安全教育體系的完善。目前僅在新生入學前以班會的形式給新生進行安全教育,或者偶爾組織一次安全講座,這樣無法滿足安全教育的“反復性”要求。安全教育應該按照安排的課程正常進行授課,保證安全教育和專業知識教育結合起來才能更有利于安全教育知識的傳授,保證安全教育效果。同時可以通過開設第二課堂方式,增加安全教育的實操環節,增強安全方面的實踐演練幫助大學生掌握各項安全技能。安全保衛、學工等部門應積極邀請公安、消防等實踐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進行現場的安全操作演練,理論和實踐同步進行的安全教育模式,使學生同時掌握安全理論知識和安全實踐技能,全面提高大學生個人的安全素養。
(三)安全教育保障
大學生開展安全教育活動所必需的人力、財力、制度等保障。比如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的建立,各級領導的重視,健全的校園應急處理規章制度等,都是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開展的頂層保障。專業化的安全教育師資隊伍、訓練有素的保衛隊伍、充分的物力財力支持等是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基礎保障。沒有這些人財物的保障,勢必影響安全教育目標和課程學習的實施,安全教育也就失去了實質意義。
(四)安全教育管理
在大學生安全教育體系中,還要求學校能夠建立完善的安全教育綜合管理與領導機制,落實安全目標責任制,確保每個安全教育管理者、教育和受教育者都有制度可依,認真處理每個安全教育環節,認真貫徹落實相關管理制度,并設立獎懲制度,將績效與安全考核和制度執行情況掛鉤,進一步提高安全保衛、安全教育工作人員積極性,做到獎懲分明,對安全制度履行優秀的予以獎勵,對安全教育管理中出現的問題要引起重視,各個部門的負責人簽訂安全責任狀,在發生問題時積極尋求解決辦法,總結經驗,防止類似事情再次發生。通過對各個部門安全員的培訓,讓各個部門都意識到大學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確保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安全,維護校園的和諧穩定。
五、總結
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體系最終的教育、服務對象是在校大學生,但受益的不僅是在校大學生更是高校全體教職工、千萬學生家庭以及整個社會。高校建立大學生安全教育體系不僅增強了大學生安全意識、規范了安全行為,還提高了他們的安全防范意識。從平安校園建設的角度而言,維護了校園的安全穩定,創造了良好的學習與工作環境。從社會發展的角度而言,更加促進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明和諧社會的建設。總之,大學生安全教育體系的建立是一方建設、“學生、高校和社會”三方收益。
參考文獻:
[1]田寧.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實踐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1(2):36-38.
[2]劉星言.大學生安全意識狀況分析與教育對策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6.
[3]吳春梅,劉曉杰.大學生公共安全教育中的自身安全與社會安全[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
[4]趙雪.大學生安全教育體系研究[D].中國計量學院,2014.
[5]顧現朋,高光藩.高校安全教育研究的回歸與展望[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7).
[6]鄒磊,張安濤,高姍,等.大學生安全教育體系構建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8(4):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