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昊 孫婷婷 張鋒 茍春春
[摘要]創業教育是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智力支撐,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是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迫切需要。闡述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現狀,分析高職創業教育存在的思想認識誤區、學生主體創業積極性不高、缺乏有效的創新創業教育體制、缺乏創業技能及資源支持以及創業基地孵化能力不強等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轉變教育觀念、發揮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長和優勢、建立完善的創新創業教育體制、加大創新創業實踐項目支持力度以及依托大學科技園建立創新創業實踐基地等對策和方法。
[關鍵詞]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2??????????? ?? ??????? [文獻標志碼]? A????????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6-0186-02
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上升到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新引擎的戰略高度。李克強總理多次強調,要加快教育體制改革,切實增強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厚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土壤,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智力支撐[1]。
基于當前大學生創業的現狀與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傳統模式,創新創業教育整體水平不高,大學生創新創業潛力沒有得到有效開發,創新創業教育實效性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仍然存在諸多問題[2]。
一、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背景
(一)時代背景
21世紀的各種競爭日益激烈,尤其表現在生存和發展方面的競爭,其本質就是創新與創業能力的競爭。當下社會已經進入風起云涌的創業時代,創業者特別是大學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創業成為大學生求職工作的重要選擇。一些新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和方法也應運而生,有些高職院校將“互聯網+”與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在市場分析、營銷策略、融資等方面進行高度融合[3,4]。高職院校教師和學生利用互聯網通信應用打造新型校園信息服務平臺,實現學校教育教學的信息化,構建互聯網數字化校園。這一舉措加強了信息技術與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契合度,將互聯網思維以及互聯網技術深度融入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5]。
(二)政策背景
2015年5月和6月份,國務院辦公廳連續下發了《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和《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兩份重要文件,文件中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增強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建立創新體制機制,實現大學生創業便利化[6]。加強大學生創業教育,提高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既是高校的教育職責,也是響應政府號召的舉措。
二、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思想認識欠缺
調查顯示,社會、學校、學生對創新創業教育存在各自的認識誤區:社會各界普遍認為學習是學生的首要任務,創業影響了學生的學業;有些高職院校對創業教育的認識僅僅在于組織少數學生開展創業比賽、參加創業實踐、建設科技創業園等方面,服務于少數學生的創業教育,應付上級教育部門的檢查,存在功利性的創新創業教育理念;高職院校學生大部分來自農村,家庭條件不寬裕,家長文化水平低,不能為孩子提供精神、物質支持,所以也不鼓勵支持創業。學生自身認為涉世不深,創新創業是一個陌生的領域,不敢邁開一步。其實創新創業教育是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并不是讓每一位學生都去創業,成為老板,這顯然是不合實際的,而且創業教育對社會、學校和學生來說都會帶來利好。這些各種認識偏差讓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存在許多誤區,熱度不夠,難有起色[7,8]。
(二)學生主體創業積極性不高
創新創業教育的主體是學生,創業對學生自身的素質要求較高,如心理和身體素質、溝通能力、受挫能力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不僅要求一定的專業知識,而且要求創業者對政策、法規、經營、管理、市場營銷,甚至金融以及風控都要有一定的認識。而大多數高職院校學生往往缺乏這類綜合能力。特別是高職院校學生對高考中的失利心存余悸,對創業自信心不足,因而積極性不夠。
另外,許多高職院校學生在創業選擇上存在被動性。當下大學生就業壓力大,很少人將創業作為一種理想追求來選擇,因而沒有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許多高職學生首先選擇事業單位、大公司為目標,以上兩種單位都進不去時,才會被動選擇創業。
(三)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目前創新創業教育還處于推進階段,還沒有形成一個獨立的專業和學術領域,許多高職院校將創業教育課程僅僅作為就業指導的一個組成部分,并沒有形成課程體系,置于專業課程教育之外[9]。
許多高職院校沒有根據創業教育的特點,沒有設置專門的主管機構,致使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機制建設停滯不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管理沒有融入學校管理體系中,缺乏統籌規劃,沒有把創新創業教育系統地貫通于職業教育始終,浮于形式[10]。
就師資、課程而言,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老師大都是輔導員,甚至是思政老師,授課老師多數沒有經過創新創業訓練,更談不上有創業背景,在課程設計方面也有諸多不合理的地方:課程教育沒有把本專業的學習和創新創業教育很好結合,形成體系;課程內容結構不合理,大部分是講授理論知識,忽視訓練學生創新創業的實踐能力;課程考核方法單一,老師僅根據學生提交的項目創業計劃報告進行考核,極易打擊學生創新創業實踐的積極性[10]。
三、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改革對策
(一)轉變教育觀念,確立創新人才培養理念
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最大的障礙在于觀念認識。長期以來,我國高等教育遵循知識傳授方式的教學,注重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這嚴重阻礙了大學生的個性發展,使得大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創業能力的培養很難落實。學校方面應認識到傳統的以傳授知識為中心的教育方式已不能適應社會發展,需要轉變到知識培養與能力訓練并重的教育觀念上。堅持以“創新”為導向的就業,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營造以創新創業為主題的文化氛圍,在學生中弘揚正確的創業觀與價值觀。學生方面應懂得創新創業課程的學習關系到自己的前途和未來,要仔細鉆研、克服困難,積極參與創業實踐活動,提升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與能力。
(二)充分發揮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長和優勢,調動學生創業教育的積極性
盡管高職類學生在高考中遇到挫折,但并不代表他們在后續的學習和生活中不能重新站立起來。因此要做好心理教育引導,重建信心,做好事情。
雖然高職學生理論知識欠缺,但其具有動手能力強、學習技能快等優點,能很快有效掌握創業技能和方法。針對高職學生的特點,多開設創業教育技能課程以及創業實踐課程,充分發揮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長和優勢,調動學生創業教育的積極性。
(三)建立完善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需全面建立完善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首先,學校領導要把創新創業教育納入學校教學計劃,在建設方面與其他學科同等重視,同時成立創新創業教育的研究機構和管理部門,并完善考核機制。其次,將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教師資源,各行業創業成功人士,精通市場營銷、企業管理、人力資源的專家整合起來,組成一支具有創新創業精神和創新創業技能的骨干教師隊伍,讓他們專門從事高職院校的創業教育工作,以培養提升創新創業素質為目的,從而使創新創業教育更加具有專業化、實用化、可操作化。然后,根據創新創業教育目標要求,把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機融合,開發和整理各類專業課程的創新創業教育資源。將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設置分為創新創業理論課、專業知識課、創新創業實踐課,通過分門別類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激發創新創業動力,更好地學習與掌握創業知識和創業技能,提高創新創業基本素質能力,樹立全新的就業創業觀念。最后,在第二課堂中加大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在專業實踐中的比重,經常舉辦一些科技、技能競賽,創新創業計劃競賽,激勵學生多從事創新實踐活動;同時學校應主動創造條件,鼓勵學生參加國家、省、市級的創業實踐競賽,創新、技能大賽并將所有實踐類成績納入課程評價中,制訂一系列的激勵措施,以促使學生形成自主創業的意識,并培養其創新創業精神。
四、結語
發展創新創業教育是國家的戰略需求。在政府積極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高職院校需要轉變教育觀念,確立創新人才培養理念;建立完善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對創新創業實踐項目提供資源支持;依托大學科技園建立創新創業實踐基地;積極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技能,促進學生高質量就業,為國家輸送適應社會發展的高素質、勇于投身實踐的創新創業人才。當前創業教育已進入全面深化改革階段,相信在我國政策的引導和教育部門的正確指導下,高職創新創業教育定會有健康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克強.《政府工作報告——2015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N].人民日報,2015-03.
[2]吳文瑜,劉歡.“互聯網+”校園:高校智慧校園建設的新階段[J].遠程教育雜志,2015(4):8-13.
[3]白廣申.“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探索[J].廣州職業教育論壇,2016,15(2):1-5.
[4]王濤.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探索:以成都創業學院為例[J].職業技術教育,2015(2):53-56.
[5]范偉源,王瑜.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與對策[J].經營管理者,2015(30):239-240.
[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5〕36號).中國教育報,2015-05.
[7]孫忱.“新常態”背景下大學生互聯網創新創業教育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5(32):210-211.
[8]程舒通.創業創新教育研究與實踐[J].職業技術教育,2016,37(5):46-49.
[9]劉偉.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體系構建的思考[J].教育科學,2011(5):64-67.
[10]郭欲丹.高職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D].浙江:浙江工業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