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敏


[摘要]以八所高職院校的大學生為調查對象,通過問卷調查法,將八所高職院校的大學生進行分層抽樣,針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現狀進行調查,得到相關數據與結論。
[關鍵詞]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問卷調查
[中圖分類號]? G712??????????? ?? ??????? [文獻標志碼]? A????????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6-0302-03
一、調查背景、調查目的
(一)調查背景
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也需要做到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必須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解決好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全面實施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模式,實現思想政治工作全覆蓋,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強的思想保證和強大的精神動力。
(二)調查目的
通過對新形勢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內涵、提升有效性的重要性和價值、當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現狀進行調查的基礎上,結合社會思潮、高職學生的特點,系統設計新形勢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方法、途徑和效果評價機制,形成新形勢下提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系統策略和路徑,指導提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實踐。
二、調查對象、調查方法和調查地點
(一)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對象為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與湖南有色金屬職業技術學院的大一、大二學生。時間為2018年2月到4月,發放問卷400份,收回問卷375份,有效問卷353份,有效問卷比例為94.1%。其中大一學生200人,占56.7%;大二學生153人,43.3%。男生199人,占56.4%;女生154人,占43.6%。其中,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49人,占13.9%;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43人,占12.2%;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44人,占12.5%;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45人,占12.7%;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46人,占13.0%;湖南有色金屬職業技術學院43人,占12.2%;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42人,占11.9%;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41人,占11.6%。
(二)調查方法
本次采用分層抽樣的問卷調查,可以對總體不同的層次進行詳細了解,降低了抽樣的誤差,提高抽樣的精度。問卷調查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將八所高職院校的學生進行分層抽樣,每所院校發放問卷50份,共400份。
(三)調查地點
本次調查地點在各高職院校教學樓教室進行,在各校的晚自習最后10分鐘進行,在該時段各校學生人數最多,可供調查的時間充足,增大調查范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
三、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一)思想政治工作重視力度
在新的社會發展時期下,思想政治工作在整個社會基層發展過程中發揮指導性作用,基層的思想政治工作也面臨重大的挑戰。而思政教育的發展水平很大程度取決于對思想政治工作重視力度。如表1所示,參與本次調查問卷的學生有10.8%認為“很好”,認為“立德樹人、以人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有利于樹立正確的價值觀;10.5%的學生認為“差”,認為思政教育理念過于空泛,未貼合學校實際情況。11.6%的學生認為思政教育模式“好”,認為培養技術型、實干型等人才方面較好,貼近社會現實需要;8.8%的學生認為“差”,認為教育模式古板老套,沒有創新。23.2%的學生認為思政教育特點“較好”,認為各高職院校與社會企業接軌,校園開放度高;僅有4.5%的學生認為思政教育投入“差”,認為學校對思政教育的重視力度不夠,投入與產出不成正比。這表明各高職院校的思政教育理念、模式、特點與投入整體程度比較好。
(二)思想政治工作機制建設
思想政治工作機制建立使黨和國家的重大方針政策讓人民群眾迅速了解、領悟認同、貫徹執行。如表2所示,24.4%的學生認為教育管理機制“較好”,對教育的運行機制、動力機制、約束機制等管理機制的運行比較滿意;43.6%的學生對教育考試機制的感覺“一般”,認為教育考試的考風考紀需要嚴抓,考試的公平公正有待加強。9.1%的學生認為教育淘汰機制“差”,認為教育的淘汰機制嚴格,淘汰人數較多。而認為教育宣傳機制“很好”的學生達到11.6%,認為思想政治工作的媒體宣傳、活動宣傳、文藝宣傳很完善,思想工作宣傳很到位。這表明各高職院校的教育管理機制、教育考試機制、教育宣傳機制比較完善,教育淘汰機制方面有待加強。
(三)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
新時期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建設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的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如表3所示,參與調查問卷35.4%的學生認為教育方式單一,思想政治工作隊伍需朝著多形式化、多方向化發展。31.7%的學生認為教育者的個人修養“較好”,教育者的教學的態度直接影響著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只有10.0%的學生認為教育者工作經歷“差”,工作經歷影響著教師是否可以更快地帶領學生進入課堂、進入學習。15.0%的學生認為教育者的文化程度很重要,認為教育者文化程度的高低影響著學生學習所能到達的水平高度。這表明教育者的教學方式、個人修養及工作經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導起關鍵因素。
(四)思想政治工作內容建設
思想政治工作是黨的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黨的領導的重要途徑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搞好經濟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有力保證。如表4所示,11.9%的學生認為理論指導作用“較好”,認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高度重視理論的作用,增強理論自信和戰略定力;7.4%的學生認為理論指導作用“很好”,認為理論對人生起著指向性的作用。31.7%的學生認為教師對傳統內容的補充“較好”,認為優秀的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五千多年的文明精髓,我們需不斷地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15.3%的學生認為實踐教育活動進行得“很好”,各項活動開展的比較積極,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只有9.7%的人認為時代精神教育“差”,對時代精神的理解不夠透徹。這表明學校對理論指導和傳統內容的補充有待提高。
(五)思想政治工作載體建設
為適應新時代與社會的發展,各院校均深入開展了教育教學改革。對在我國教育領域占有重要地位的職業院校而言,面對諸多問題,必須全面加強師生和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調查顯示(見表5),44.2%的學生認為家庭載體對思想政治工作載體“一般”,認為一個人成長大部分與個人因素成正比,所以大體來說,個人因素是影響自己的決定因素。33.4%的學生認為社會載體“一般”,社會載體以直接與間接兩種方式影響著大學生,直接影響著大學生通過學校生活、教學途徑等人際關系等方式對社會認識的態度,間接影響著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影響著大學生對社會的整體認識。34.8%的學生認為院校載體“較好”,認為校園載體是培養人才的重要途徑,在院校內增進思想教育、文化藝術、學術科技等研究,增進自我的課外學習和自我學習能力。僅1.4%的學生認為家庭載體“較好”,認為家庭載體直接影響學生個人的發展,應重視家庭載體建設,一個家庭的教育直接影響個人的發展,好的家庭家風帶給學生的就是具有正能量的影響。22.7%的學生認為個人因素“很好”,這說明,目前大學生對學校載體比較依賴,應加大對家庭載體和個人載體思想工作建設。
(六)開放式問題
為了獲取更加深入客觀的信息,本次還設立了兩個開放式問題,分別是“你認為在學校中如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你認為現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還有哪些因素起作用?”由于是開放拓展性問題,得到的答案多種多樣,為方便研究,現在將每題回答情況簡述。第一個問題的調查結果顯示,各高職院校大學生學校應該加強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視力度和投入、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和宣傳力度等;第二個問題調查結果顯示,國家的政策扶持、社會整體的思想道德素質的水平、高職院校的教育水平都能提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
四、結論
本文思想政治教育學理論為基礎,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傳播的有效性問題為研究對象,通過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影響因素分析,結合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傳播現狀與問題的實證調研,提煉歸納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內在聯系,構建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傳播的有效模式和實現路徑。
高職院校是一種新型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校提供大量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實干型人才,緩解了社會中基層的人才需要。所以,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問題需要放在高職教育的首位,而思想政治工作關系著大學生思想道德素養水平的高低,關系著人才質量的高低,關系著社會能否持續發展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實現有效性,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重視力度,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機制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不斷進行思想政治工作內容創新建設,重視思想政治工作載體建設。必須從多角度加強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高職院校大學生文化素養和職業技能的提高打下堅實基礎,順利地與社會崗位對接。
參考文獻:
[1]張偉.新形勢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長江叢刊,2016(13):177-177.
[2]翁娟釵.提升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思考[J].出國與就業,2011(7):23-24.
[3]彭超,彭文華.試談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對策[J].重慶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5,20(1):10-11.
[4]劉志國,劉志峰.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提升策略研究[J].中國高等教育,2017(2):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