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闖
[摘要]基于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的“理實一體化”課程,是一門致力于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汽車電子技術應用水平的新型教學體系。這種教學體系重視理論知識教學與實踐能力教學二者相結合,注重教師在實踐教學中理論知識的融入。鑒于此,以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為切入點,探討如何建設“理實一體化”課程。
[關鍵詞]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理實一體化;課程建設
[中圖分類號]? G712??????????? ??????? [文獻標志碼]? A????????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6-0068-01
現階段,在汽車行業發展過程中擁有足夠的勞動能力,但缺乏掌握汽車電子技術應用維修技能和汽車構造知識的職業技術人才。高校作為培養這一類人才的主要基地,不僅需要培養具有足夠理論知識的人才,而且要注意培養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相結合的人才,盡可能使用各種新型方式,實現“理實一體化”課程建設。
一、“理實一體化”課程建設的意義
(一)有助于促進教學與教研相結合
在高校發展中,教學和教研一直都是其中兩項極為重要的工作,對教學的效率有著重要影響,但同時也是高校教育中難以解決的一對矛盾。在高校中,一線教師教學任務較為繁重,缺乏足夠的教研的時間,這不利于進行高校教學改革。而基于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的“理實一體化”課程,改變了原有的教學模式,使教研與教學實現有機結合,并為教師提供了實踐教研的機會,推動了高校課程框架由傳統的課程體系逐步向教研與科研結合的教學體系過渡。
(二)提高了學生對知識體系的理解和掌握
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是一門以汽車電子技術應用為核心的課程,不僅具有較強的理論性,而且還具有極強的實踐性。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如果按照以往的方式進行全程講述,難以真正實現教學的目的。而在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后,將理論知識學習與實踐能力培養相結合,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提高學生對相關技術要領的掌握,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汽車電子技術應用知識的理解。
(三)提高了專業教師的專業教學水平和整體教學素質
在汽車電子技術應用中,理實一體化教學改革改變了傳統的以講述為主的授課方式,實現了理論知識教學與實踐能力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并且這種教學方式為教師提供了更多實踐教研的時間,讓教師可以獲得更多參與實踐體驗的機會,提高了教師的職業素養、汽車電子技術應用水平和教師的教學水準,促進了高校教學質量的提升,推進了教學的改革進程。
二、基于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的“理實一體化”課程建設
(一)實訓基地建設
高校“理實一體化”課程的有效開展應建設相應的實訓基地,這一基地包含校內、校外實訓基地。其中,對校內實訓基地建設,主要是教學課堂環境的建設。近年來,高校為了提高就業率,培養適合市場建設需要的人才,紛紛建立了“理實一體化”教學課程。在汽車電子技術應用中,課程主要以汽車的發動機為主題,對其進行相應的構造與維修教學。教學環節中,學校利用現代化的多媒體設施、課桌與不同類型的汽車發動機、飛輪和機體等零件軟件作為教學素材,改變了以往的授課方式,形成了一種全新的室內理實一體化教學課程;建設的校外實訓基地主要是為了幫助學生進行實踐教學。同時,校內、校外實訓基地的互相交替使用,不僅可以實現發動機在校內實訓課程中的模擬,而且還可以通過校外實訓基地深化學生對發動機設備的真實了解。另外,高校在進行實訓基地建設時,要注意基地建設的長期性、穩固性、科學性和有效性,這樣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使其學習的理論知識得以充分發揮。
(二)師資隊伍的建設
在“理實一體化”課程教學中,需要重視教師學術水平和教學能力的提升,不斷提高教師的“雙師”素質,建立“雙師型”教師隊伍,并根據實際教學需求設置輔助教師,為改進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課程,實現教學理實一體化奠定良好的基礎。在進行師資隊伍建設的過程中,需要選用本科及其以上學歷,具有三年相關工作經驗,并具有至少為講師級別職稱的技術人員及教師,在進行講師面試的過程中,需要對其進行基礎知識、表達能力、教學能力、思想理念和實踐水平等方面的考核,確保應聘者符合教學需求。同時還要對現有教師進行素質培養,利用各種可提高其執教能力的方式,如實地培訓等,提高教師的教學素養,進一步提高其教學水平。另外,在實施“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時,還需要加強教師間的交流互助,促進“理實一體化”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三)深化教學改革
在進行實踐教學中,對汽車電子技術應用專業方面的教學應以項目研究為主,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加強理論與實踐的融合,通過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自主訓練,提高其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促進其實踐能力的提升,為了實現這一教學效果,需要重視高校課程的深化改革。而“理實一體化”教學課程的開展,作為實現教學深化改革的重要方向,對教學水平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在教學中應不斷豐富教學內容,首先,將教學課程進行具體劃分,根據內容分為多種科目,并對科目任務劃分;其次,改進課程教學方法,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制訂并使用不同教學方法,以此優化課堂教學效果;最后,優化課程評價方法,完善教學結構。
總而言之,在高校汽車電子技術應用專業教學中,為了保障教學效率,培養具有理論知識素養和汽車電子技術應用專業實踐技能的職業型人才,應認識到基于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理實一體化”課程對學生發展的重要性。同時,還需在此基礎上對課程進行改革,建立相應的實訓基地,不斷加強師資隊伍和教學多樣化建設。
參考文獻:
[1]許仙.淺談《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理實一體化”課程建設研究[J].內燃機與配件,2017(6):154-155.
[2]王松,丁紅瑋.汽修專業理實一體化教學研究與實踐:以《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課程為例[J].教育現代化,2018,5(17):245-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