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鐵兵
【摘要】在現代社會發展背景下,貸款行業層出不窮,并不斷推出新的業務項目,例如校園貸。校園貸是針對在校學生,給其提供有償經濟來源,以滿足學生日常生活所需,這一貸款業務的出現,在短時間內就受到了學生群體的青睞,許多學生都參與其中,然而在一段時間的運行后發現,該項目存在許多問題,對于學生消費、經濟、觀念均有不良影響。
【關鍵詞】校園貸;問題;解決對策
校園貸的特點在于:額度較小、利息高、還款周期較長,且只針對學生群體放款,由此可以看出對于學生而言校園貸的各方面條件都相對寬厚,所以才會對其青睞有加。然而在一段時間后人們發現,校園貸實際上是一種不良貸款,其對于學生群體的危害很大,可能對學生的一生都造成重大影響。
一、校園貸問題分析
(一)引起學生過度消費
學生群體沒有太多的社會經驗,所以其消費欲望的控制力相對較低,很容易因為欲望而胡亂購買東西,但在沒有校園貸的條件下,學生是沒有經濟收入的,一切消費均受到經濟條件的限制,所以即使其消費欲望強烈,也會因為經濟條件限制而無法發揮,這種條件屬于強制性限制條件。然而在校園貸的介入下,學生就變向擁有了經濟收入,此時打破了經濟條件的限制,促使其消費欲望膨脹,最終引發過度消費問題。在過度消費問題下,學生的消費金額會直線上漲,但這些消費款項,在貸款原則上是需要定期償還的,那么隨著消費金額的上漲,學生的負債數目就越多,定期需要償還的金額與還款周期也會相應增長,可能導致學生無法承擔負債,只得通過家庭渠道來進行還款,使家庭經濟出現損失,嚴重時,學生甚至可能做出違法的行為。
(二)申貸方式惡劣
校園貸是一種具有多種表現形式的貸款項目,其中較具代表性的形式為:私營企業性質校園貸,此類校園貸往往缺乏法律約束與保護,其本身存在較高的風險性,即當學生貸款后不還,此類校園貸很難通過法律渠道來維護自身權益,在此條件下,因為沒有太多的法律約束,相關企業為了確保學生能夠還款,經常采用一些性質惡劣的申貸方式,例如著名的“裸貸”事件,通過學生的“裸照”威脅學生進行還款,甚至做出其他違法行為,或者即使當學生還清貸款之后,依舊采用裸照來進行威脅,而學生因為自身保護意識以及法律意識薄弱的原因,通常會選擇忍氣吞聲。
(三)利息不合理
在正規的貸款渠道當中,其利息是根據貸款金額、還款時長以及業務項目的規則來進行計算的,最終結果并不會產生太多的利息,但在校園貸項目當中,卻經常出現利息不合理的現象。具體來說,校園貸項目因為缺乏法律約束,其利息比例完全受企業單位所控制,所以相關企業單位通常在學生申貸初期將利息設置的較低,待學生申貸成功且有“把柄”(例如裸照)被企業所掌控后,肆意將利息調高,此時學生就會承受高額利息,甚至到其離開學校后都需要為此困擾,由此可見,校園貸對于學生的觀念、身體、心理都有巨大影響,因此需要杜絕校園貸。
二、校園貸問題解決對策
(一)加強學生消費欲控制能力
針對過度消費問題,學生之所以會出現該問題,是因為其消費欲控制力不強,那么針對這一現象,在學校教育當中,都應當針對學生消費欲控制能力來進行教育。具體來說,在學校教育當中,不應當只對學生進行知識上的教育,還需要針對學生的消費觀念進行培養,使學生正確認識到自身消費能力以及需求,此時即可提高學生消費欲的控制能力;在家庭教育當中,不應當過度控制學生的經濟,否則容易造成消費欲積累,同時還要重點向學生介紹校園貸的危害。通過上述兩項教育措施,可以使學生遠離校園貸,并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消費觀念,有益于其往后在社會環境中的發展。
(二)加強貸款行業監管力度
針對上述申貸方式惡劣內容可見,該問題的產生原因在于缺乏法律約束,那么針對這一現象應當進行改善。實際上,國家政府早已認識到了校園貸對學生群體的危害,并制定出了相應的法律規范,一經查出需對相關企業單位進行嚴肅處理,但在規范落實上,因為此類企業多在網絡環境當中進行活動,介于網絡環境的復雜性,導致校園貸企業檢查難度上漲,所以很難將規范落實,導致監管力度下降。
在此前提下,本文出于改善目的提出相關建議:首先根據國家規范,任何貸款企業都不能向學生進行貸款,其次開通網絡舉報渠道,即當發現某正規或非正規貸款企業從事校園貸,可以通過網絡渠道進行舉報,經確認屬實后舉報人將獲得相應獎勵。在上述舉措上,可以形成全民杜絕校園貸的監管制度。
(三)利息設定控制
針對利息不合理問題,根據國家要求,地方政府應當對所有認證的貸款企業利息進行控制,如果出現了利息不合理問題,則需要勒令其進行整改,并對受損失人群進行賠償,情節嚴重時可按照法律程序來進行處理。此外,針對非認證貸款企業,在沒有接到舉報的條件下,地方政府應當通過街道標語向學生介紹校園貸的危害,使學生遠離校園貸。
三、結語
本文主要分析了校園貸問題癥結與解決對策,分析主要圍繞現代校園貸對學生群體的危害,針對性的提出了相關對策。結論:在杜絕校園貸危害的目的上,要重視學生自身消費控制力以及市場監管力度的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