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彬
摘 要:高校是我國開展素質教育變革的主要陣地,有助于落實新教學的目標。確定高校田徑課程的新教學目標是實施素質教育變革的推進措施,也有助于落實高校田徑教學的改革。高校是我國開展素質教育變革的主要陣地,有助于落實新教學的目標。確定高校田徑課程的新教學目標是實施素質教育變革的推進措施,也有助于落實高校田徑教學的改革。目前很多的學校都已經確立的高校田徑的新教學目標,不斷要求田徑教師創新教學方式,更新教學理念,完善教學措施,從而培養出適應新時期發展的新型田徑人才。下面文章我們就對我國高校田徑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探究,提出高校田徑教學問題的有效措施,希望提升我國高校田徑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新教學 目標 高校田徑 教學 問題思考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6(a)-0118-02
高校田徑教學有了新教學的教學目標,可以更加具體的做好教學方案的制定,結合新教學的特點進行田徑教學模式變革,從而達到學生樹立新教學意識的目標。高校必須要認識到開展田徑教學變革,一定要把新教學的目標與學生的實際狀況結合到一起,從整體對學生實施田徑教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高校是素質教育的變革提重要的場所,有助于營造學生新教學理念的環境。而田徑是高校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科目,對于培養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 新教學理念下田徑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1.1 田徑教學理念落后
現在我國高校田徑教學存在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田徑教學的理念比較落后,適應不了新時期教學理念的變革,從而導致教學質量下降。很多的高校田徑教學在進行田徑教學的過程中只是單一的認為學生進行田徑課程學習是以修得學分為目的,沒有依據學生的特點和學校教學的條件作為基礎。很多的高校田徑教師在進行田徑教學的時候只是單純的進行田徑理論、要點講解,沒有顧及到學生的興趣與主動性,導致學生學習田徑技能的興趣降低,無法樹立新教學的意識目標,學生的身心全面發展受到限制。
1.2 田徑教學的教學時間欠缺
現在很多高校都會在學生大一、大二的時候進行田徑教學,一個星期只有兩個課時,田徑教學的課時嚴重不足。田徑教學的課時在高校課程比例中占比非常小,就是因為學校沒有落實好新教學的教學慕白哦,只是單純的開展田徑教學讓學生修夠學分,不在乎學生新教學理念的樹立。高校生在高校得不到充分的鍛煉,田徑課時又比較少,給學生的身心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1.3 田徑教學內容單一
有很多的高校,在高校田徑教學課程設置的時候,沒有考慮學生的實際狀況,導致很多的教學課程項目設置不合理、不科學。舉例來說,有的高校在田徑教學項目中設立了鐵餅、游泳等項目,不是說不可以設置這些田徑項目,而是這些田徑項目很少有學生能夠完成,有很大的風險因素在里面,這樣不合理的教學內容促使我國高校進行田徑教學變革,才能更好的發展新教學的目標。
2 新教學理念下田徑教學改革的方式
2.1 創新田徑教學的理念
高校田徑教學必須要變革傳統的教學理念,在新時期素質教育的指導下提升教學水平。新教學的目標是推進素質教育變革的有效體現,這要求高校田徑教師樹立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的落實素質教育、新教學的精神,用全面的眼光看清新教學目標的作用。高校田徑中新教學的目標設立本質就是為了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所以,在進行高校田徑教學改革的時候,一定要樹立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做好教學方式與學生特點的結合,從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田徑教師在進行田徑教學的時候,必須要對以往的田徑教學方式進行創新,要有為學生服務、為學生健康負責的覺悟,把終身教育目標作為實際田徑教學的基礎,制定符合新教學目標的田徑教學任務、田徑教學方式和田徑教學評價制度。最后,高校還要結合學生的自身特點和成長階段的差異,努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將新教學目標貫穿到學生學習的始終,構建一個完整、科學合理的高校田徑教學機制,有效的配置好田徑教學資源與其他教學資源的統一,最終實現新教學的目標。
2.2 豐富田徑教學的內容
高校教師在進行田徑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將新教學目標的教學與身體健康目標的教學方式結合到一起,發揮出田徑教學更大的價值和作用,在繼承傳統的田徑教學模式上實現田徑教學模式創新融合發展。學校必須要重視田徑教學的方式方法,做好高校田徑教學課程內容的開發,提升高校田徑教學的水平。
在高校田徑教學的課程內容開發方面,田徑課程內容需要與學生的特點、教學狀況進行結合,將新教學的理念融入到高校田徑教學課程開發中去。比如學校可以對大一的學生進行一些田徑基礎項目的教學,旨在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養成鍛煉的習慣,主要通過跑步、健美操等田徑項目的教學為主,到了大二可以依據學生的個人興趣有選擇的進行田徑學習,可以開設籃球、足球、羽毛球以及排球等教學項目,其間可以穿插一些游泳、武術等項目,豐富高校田徑的課程,盡量在新教學目標實現的從基礎上進行高校田徑課程開發,努力培養學生新教學的理念,讓學生在當下和未來養成田徑鍛煉的習慣,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調節情緒。
2.3 構建完善的高校田徑教學體系
要想在高校田徑教學中實現新教學的目標,首要條件就是要構建完善的高校田徑教學體系,尤其是完善多種模式的田徑教學評價機制,從而通過多種教學模式、各個角度對學生的田徑水平進行評估反饋,這符合新教學的目標要求。這就需要高校田徑教師變革傳統單一的田徑教學評估體系,將課堂理論與田徑戶外技能結合到一起,構建多種模式、多種評價方式的田徑教學體系。
作為高校田徑教師必須要明確開展田徑教學一是為了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讓學生養成鍛煉的習慣,二是要提升學生的心里素養,培養學生的品格意志,因此高校田徑教師要把新教學目標作為基礎,制定完善的田徑教學評估反饋機制,比如田徑教師可以把學生課上的田徑理論掌握成績、戶外田徑技能水平以及田徑課時出勤率等進行綜合考量,也可以適當加入集體考評與個人考評的評估模式,注重學生田徑學習的過程和學生的反饋,為實現學生的新教學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要想落實好新教學的目標,就必須要構建完善的田徑教學機制,尤其是要進行多種田徑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多種形式的評估反饋,使學生的田徑學習成為一個整體性,全面性的新教學理念樹立過程,達到高校田徑教學的連續性目標,促進學生獨立養成田徑鍛煉的習慣,這是實現新教學目標的必然要求。
3 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是我國開展素質教育變革的主要陣地,有助于落實新教學的目標。確定高校田徑課程的新教學目標是實施素質教育變革的推進措施,也有助于落實高校田徑教學的改革。高校田徑教學有了新教學的教學目標,可以更加具體的做好教學方案的制定,結合新教學的特點進行田徑教學模式變革,從而達到學生樹立新教學意識的目標。目前很多的學校都已經確立的高校田徑的終身教育目標,不斷要求田徑教師創新教學方式,更新教學理念,完善教學措施,從而培養出適應新時期發展的新型田徑人才。
參考文獻
[1] 賈佳.新教學理念下高校田徑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內蒙古師范高校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29(8):130-133.
[2] 王本強.新教學理念下高校田徑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當代體育科技,2017,7(27):74-76.
[3] 國偉,周利.多元智能視域下的高校田徑教學改革理論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8,27(4):93-95.
[4] 張軍.新教學理念下高校田徑教學改革的探討[J].才智,2017(34):43-44.
[5] 師偉.當前高校田徑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4(1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