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欣
[摘? ? ? ? ? ?要]? 通過對電子商務專業的現狀及問題分析,構建中職電子商務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從校企合作確定創新育人培養方向,重構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改革教學方式方法并建立多元管理與考評機制,運行“雙導師制”模式強化師資隊伍等方面探討該模式的構建,探索“仿真教學—全真實戰—創新創業”的電子商務課程改革,對中職電子商務專業的人才培養具有指導性意義。
[關? ? 鍵? ?詞]? 電子商務;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 G717?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5-0060-02
在“互聯網+”經濟時代,電子商務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繁榮。在傳統電子商務模式B2B、B2C、C2C的基礎上,又涌現出O2O、C2B、B2M等新興多元化電子商務模式。在雙創的形勢下,電子商務大環境為中職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如何對中職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培養出適應市場需要與企業需求的多層次人才,是學校、企業與社會所追求的共同目標。
一、 現階段中職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存在問題
(一)電子商務專業培養方向定位不科學
目前,很多中職電子商務專業課程設置仍沿用“電子+商務”的培養模式,只從計算機與市場營銷兩大方向培養學生的知識與技能,與行業、與企業的實際需求不同步,造成學生對自己的能力與崗位需求定位模糊,擇業難度加大。
(二)電子商務專業師資力量較薄弱
電子商務專業是一門綜合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中職學校從事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教學的教師往往更擅長理論教學,而缺乏相關行業企業現場生產與運作的一線工作經驗。具備企業經驗與理論知識的“雙師型”教師的短缺將影響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三)電子商務實訓與真實場景相脫節
中職電子商務的實訓教學大多數停留在實驗室的開發與模擬軟件的使用上。[1]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有引進企業的項目,但往往是由學校的教師進行任務指導,企業人員難以全程跟蹤指導,或讓學校教師與學生共同去企業里進行崗位體驗,但往往由于體驗時間有限,難以系統了解企業的業務運作流程與崗位職能。
二、 中職電子商務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為了解決中職電子商務專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改善技能型人才短缺的狀況,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許多學校展開了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和探索。[2]
現代學徒制是一種科學有效的人才培訓模式,采用雙導師制,由企業導師負責按國家、行業或企業的崗位標準對學徒進行培訓,由專業教師對學徒的學習結果進行評估。強調校企雙方深化合作,要求校企共同招生、制定課程、開發教材,采用工學交替、雙導師制,共同建立評估制度培養學徒。
(一)校企合作確定創新育人培養方向
根據企業運營與學校教育的實際狀況,校企雙方共同定位中職電子商務專業五大培養方向,分別是UI與視覺設計方向、物流與供應鏈管理方向、信息技術方向、運營推廣方向、客戶關系管理方向。根據不同方向的崗位特點從招生中選擇一定數量的學生,著重培養技能型人才,提升就業競爭力。學校可以與多家企業建立校內外合作基地,聘請有經驗的一線企業高級員工作為“師傅”,教師與師傅明確各自的權責,選擇培養對象,簽訂合作協議。通過教室與企業、教師與師傅、考試與考核、學歷與證書的有機結合,定崗專項培養,訂單式定向輸送符合企業需求的應用型人才。
(二)重構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
根據電子商務崗位職能需要與行業企業標準,與當下就業動態相結合,制定學徒崗位任務執行標準,將傳統的學校專業理論知識體系轉變為“核心課程+企業項目+技能證書”的一體化專業技能體系。[3]核心課程是指以校企共同確定的電子商務專業五大培養方向為核心的學校課程任務,側重在圖形圖像的優化與設計、物流倉儲與配送管理、動態網頁設計、網絡營銷、客服管理等核心課程;企業項目是指以企業實際工作場景為依托的實戰項目,如在淘寶網開網店,使用淘寶助手進行寶貝管理、網店裝修與產品促銷,O2O線上線下體驗式營銷,手機商城APP等電商運營模式。通過引進企業的營銷方式以及提供的商品,讓學生真刀實槍地進行網上銷售;技能證書是指通過學習或培訓獲得的國家教育機構、行業頒發的電子商務員、電子商務師資格證書。電子商務專業的理論課和實訓課設置的課時量也應講求科學安排,適當增加實訓課程的課時量。
(三)改革教學方式方法,建立多元管理與考評機制
在教學過程中,告別“填鴨式”或“收音機式”的單向教學方式,以電商企業運營的真實任務和豐富資源為導向,通過O2O線上線下體驗區、手機商城平臺APP等信息化手段方式,努力為學生提供機會使其體驗完整工作流程,營造與實際工作情境一致的高仿真電子商務的教學情境。根據社會組織形態的金字塔結構將電子商務崗位由低層向高層劃分為技術層、管理層和經營層,具體為美工設計、財務會計、客服、物流倉管、總監等崗位職務。通過團隊協作增強學生適應能力和解決綜合問題的能力,鼓勵學生將“做中學”和“學中做”相結合。
現代學徒制的管理工具有周報告、月度總結和管理會議等,在互聯網信息平臺上采用質量管理體系,即計劃、執行、考核、改善(PDCA)四個管理程序。一個高效能的學徒制管理平臺,不僅可以滿足學徒制的評估證據上傳、評估、儲存,還可以對學徒的學習進度與成績進行監控、對教師或導師的評估效率進行考核評價。在課程考核過程中采用過程與結果、團隊與個人、側重技能操作的方式對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進行考核。
(四)運行“雙導師制”模式,強化師資隊伍
“雙導師制”是指由學校教師與企業導師共同承擔教學任務的新型模式。這要求學校教師兼具較高的專業知識水平和企業實踐經驗,要求企業導師能言傳身教傳授專業技能。學校教師與企業導師在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的不同階段所擔任的角色不同,任務不同,應建立選拔、考核、激勵制度,開展多種形式的“雙師型”教師培訓工作。通過各級各類電子商務教師技能競賽以及信息化比賽提升自身的素質和能力。在工學交替階段,不斷促進學校和企業之間的互聘共用,雙向掛職等工作,加強教學團隊建設。
(五)構建“遞進式”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
根據電子商務專業的教學規律和特點以及企業的運營規模與崗位需求,以遞進式的“認知性階段—基本崗位(UI視覺設計或客戶服務)技能訓練階段—發展崗位(網絡營銷)技能訓練階段—綜合崗位(電子商務運營)技能訓練階段”四個階段進行人才的培養。在新生入學之后,學校聘請企業導師作為“師傅”在三年的時間內對“學徒”進行指導、答疑、點撥、訓練。校企雙方根據行業的動態發展不斷調整培養目標與培養方式,工學交替進行,形成學校教師與企業導師的“教師+師傅”學徒制模式。
第一學年,學徒在校學習教育部規定的共同基礎課,并到企業觀摩認知學習,進行企業崗位流程訓練和電子商務環境認知訓練。學校教師以選修課形式,指導學徒認識電子商務職業道德、電子商務企業價值觀。
第二學年,學徒在學校學習核心技能課和專業方向課,采用國家規劃教材和校企共同開發的實訓實習教材。在熟悉電商平臺的基礎上,到企業實地體驗實習電子商務客戶服務與UI設計等崗位方向。學校教師負責學徒在校的實訓實習課程并培養學徒動手操作能力。
第三學年,安排學徒到企業進行綜合實訓及頂崗實習,進行電子商務實戰運營。學生通過分組分崗位建立電子商務網站或網店,培養團隊協作精神,強化崗位技能。采用跟崗培訓方式,由雙導師負責指導,學校教師和企業師傅共同解決學生網店管理和訓練中存在的問題。
三、中職電子商務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構建的意義
在中職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中引進現代學徒制,將教育與產業對接,學校與企業對接,學生與崗位對接,使學生能置身于真實的電子商務企業環境中體驗并完成相應的崗位任務,探索從學校課堂中的電子商務仿真教學到企業全真實戰,再到自主創新創業的全新課程改革模式。隨著“互聯網+”的深入推廣,該模式也應與時俱進,借助互聯網技術,將教學標準與技術標準相融合,將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相融合,提高培養效率,降低培養成本,達到學校、企業、學徒三方共贏。
參考文獻:
[1]劉紅軍.我國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問題研究[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6,9(3):77-78.
[2]李科.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應該層次化[J].電子商務世界,2007,17(8):42-45.
[3]鄧虹.電子商務專業建設的幾點思考[J].甘肅科技縱橫,2006,35(4):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