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筆樺
[摘? ? ? ? ? ?要]? 零件普通機床加工是職業學校一門重要的課程,其理論性、實踐性都很強,目的是培養學生掌握典型零件的加工方法,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掌握簡單零件加工工藝的能力。在中國智造的時代,一體化教學是現在職業學校教學的主流方式。通過對企業實踐專家訪談會提煉的典型工作任務——零件普通機床加工任務三T型螺母加工的教學設計,闡述一體化課程教學設計的必要性,發揮一體化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
[關? ? 鍵? ?詞]? 一體化課程;螺母;機床加工;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5-0080-02
一、引言
(一)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概念
零件普通加工是中職教學課程中實踐性很強的一門課程,在傳統教學過程中,理論與實訓是分開學習的,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大力發展智能制造的時代,全國技工院校開展了一體化課程改革熱潮,一體化課程是按照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和技能人才培養規律,根據國家職業標準,以職業能力為培養目標,通過典型工作任務分析確定課程內容,建立課程體系,并以具體工作任務為學習載體,按照工作過程和學習者自主學習要求設計和安排教學活動的課程。
(二)一體化課程的特征
一體化課程的特征是實現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融通合一:由一名或者一組教師對理論教學、實踐教學進行統一編排,理論與實踐要有機統一,理論結束即實踐,實現理論與實踐教學的融通合一;做到專業學習和工作實踐學做合一:在一體化教學中,根據學習進度安排學生進入企業實習,了解企業工作的實踐需求,以便在學習中進一步加深專業學習程度;保證能力培養和工作崗位對接合一:一體化教學從工作實際出發,根據工作崗位需求對學生進行“定制”培養,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
二、T形螺母的加工教學設計
(一)一體化教學設計的認識
一體化課程“教學活動策劃”是一體化課程資源三大要素之一。學習任務設計完成,工作頁編完之后,離實際教學環節最近,就是“教學活動策劃”了。“教學活動策劃”又稱之為“教學活動設計”,簡稱“教學設計”,再通俗一點,從其成果看,就是教學方案,簡稱“教案”。只不過,這里的教學設計是集體行為,屬于集體設計,可以叫做“集體教案設計”。“集體教案設計”為下一步的教師個體設計教學活動方案(個體教案)奠定基礎,指明方向。
(二)以T型螺母加工教學設計為例
零件普通機床加工是數控加工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在以往的教學安排中,通常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學效果不佳。因此,基于典型工作任務的課程教學變革勢在必行,在教學實踐中認識到上好一門課程的關鍵在于教學設計,下面以課程的學習任務——T形螺母的加工談談一體化課程的教學設計。
1.教學內容分析
數控加工類專業開設了零件普通機床加工一體化課程,本課程是通過企業調研,對企業典型工作任務提取而獲得的,是企業中最常見的任務之一。本課程是數控加工專業高級工階段的一門重要專業技能課程。學習完本課程后,學生應當能夠規范操作普通車床與普通銑床,能獨立完成較簡單零件的加工。本課程是后續零件的加工、中心加工等課程的基礎,在整個專業學習過程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2.教學對象分析
學生特點:數控加工高級工班的生源主要是高中、中職(技)畢業的學生,年齡在20歲左右,有一定邏輯思維能力,容易調動課堂氣氛,課堂參與度較高,動手操作能力強,但抽象邏輯思維能力較弱,自我約束能力較差,學習的主動性還有待提高,普遍存在偷懶的心理。
知識技能:本課程安排在二年級第一學期學習,學生在此之前已經學過了零件的測繪、零件的鉗加工等課程,已具備了基本的讀圖與畫圖的能力、CAD繪圖的基本操作技能、基本的鉗工技能等。
學習能力:學生具備查閱技術手冊等資料的能力,有一定的自學能力,有一定的團隊合作與溝通能力。
3.學習目標
學習完本任務后,學生應當能夠獨立制訂完成T型螺母銑削的加工工藝,并填寫工藝卡片,對照制訂的工藝卡片,選擇加工所需的工、量、夾具,通過查閱切削手冊和刀具手冊,合理選擇切削參數,能獨立完成T形螺母的加工。任務實施過程中,遵守普通機床安全操作規程。學生養成認真探究新知識的興趣以及職業道德,敬業愛崗、吃苦耐勞的工作態度,責任心和良好的職業認同感。
4.學習重點及難點
(1)重點:銑削六面體、臺階面、攻螺紋的加工方法
重點處理方法:通過觀看銑削加工、攻螺紋視頻初步學習平面銑削加工及攻螺紋的操作方法,然后小組通過討論及查閱資料總結操作要點,并在教師的組織下進行小組間的探討,最后由教師操作示范。
(2)難點:平面的尺寸精度及表面粗糙度的控制
難點化解方法:小組成員通過查閱切削手冊,自定切削用量,由教師組織各小組間進行切削參數的比較,由教師有目的地選用一組或幾組(教師自定)切削用量進行加工對比,使學生學會合理選用切削參數并進行參數的修調。通過選用合理的切削參數控制平面銑削的尺寸精度及表面粗糙度。
5.學習策略選擇與設計
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特點,教學策略設計為“工學一體”的教學模式。設置車間工作情境,采用崗位扮演法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