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旻
[摘? ? ? ? ? ?要]? 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科技的日益進步,手機成為學生的重要通訊工具。但目前智能手機的普及程度已經很高,許多學生沉迷于手機網絡,對教學產生一定影響,尤其是中職生,本身的自我管理意識較弱,更不好對中職生進行管理,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手機的普及有利也有弊,中職教育工作者要加強對學生使用手機的管控與疏導,不斷提高管理效果。通過分析中職生手機使用的形成因素以及手機帶來的利弊,提出如何對手機使用進行管控。
[關? ? 鍵? ?詞]? 中職學生;手機管控;教育管理
[中圖分類號]? G717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5-0176-02
社會經濟文化和觀念的不斷發展與更新,導致學生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手機作為一種具有強大功能的溝通工具,隨著其普及程度的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中學生擁有智能手機,并且沉迷于手機游戲。在從眾消費心理的誘導下,中職生都加入手機一族。手機所在通信領域信息化較為豐富,手機給中職生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些弊端。如何對中職學生使用手機進行管控和疏導,成為學校家長和老師關注的話題,也是學校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中職生使用手機的形成因素
(一)家庭因素
當前國民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家長對孩子的要求也會盡力去滿足。對很多家長來說,給孩子買一部手機并沒有多大的支出,而且有的家長平常工作很忙,給孩子配備上手機后,可以方便與孩子聯系,有助于家長更好地監管孩子,及時掌握孩子的動態。一些家庭經濟情況不太好的學生看到周圍同學配備有手機,也會再三要求父母買,所以家長在孩子的再三要求下也會給孩子買手機。
(二)時代因素
當前是信息化時代,手機作為通訊工具不可或缺,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訊工具。而且老師與家長、學生交流也會使用到手機,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
(三)社會因素
現代社會與之前不同,更加追求開放性與包容性,每天都會有新事物不斷涌現。學校也是社會中一個重要的構成細胞,社會中的新事物與新思潮也會通過各種形式滲透到學校中,從而引起學生價值觀的變化。
(四)學校教育因素
學校傳統的教育理念與當今時代發展不相適應,當前學生盲目從眾,普遍在學校使用手機,若學校在手機的使用問題上采用嚴格查處的“堵”的方式,而沒有靈活轉變方式,采用“疏”的方式,就會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
二、中職生攜帶手機到校的利弊
(一)中職生攜帶手機的作用
中職生攜帶手機到學??梢苑奖闩c家長進行聯系,有一些學生性格比較頑劣,家長不能及時掌握其在學校的行為和表現,給學生配備上手機后,可以方便家長對孩子的監管和教育。同時,學生使用手機也可以使家長接送更加便利。此外,現在中職生學習任務重,使用手機能夠第一時間掌握學習資源和社會信息,同時也有助于資源共享,方便學生更好地利用手機促進學習。
(二)中職生攜帶手機的弊端
1.影響正常的學習和作息
中職生的自制能力比較弱,一般都經不起手機的誘惑,一些學生在上課期間拿著手機玩游戲、看小說、看電影,嚴重影響了自己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此外,一部分學生在課堂上不敢玩手機,往往占用課余時間,特別是晚上的就寢時間,晚上熄燈后,他們躲在被子里玩手機,通常玩到半夜一兩點,嚴重影響了作息和第二天的正常學習。學生對手機信息的辨別能力較差,不能利用手機為自己的學習提供便利,也不能運用手機網絡資源獲取對自己學習專業知識有用的內容,相反,手機上良莠不齊的網絡信息影響了學生的正常學習。
2.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
學生往往一天到晚手機不離手,大家都知道手機是有輻射的,它會嚴重影響人的脊椎和中樞神經。對學生來說,會影響學生的記憶力和注意力等,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此外,手機用戶會接收到各種各樣的垃圾信息,學生辨別力不強,很容易上當受騙。不良信息對中學生的思想道德觀念的樹立以及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都會產生不良影響。泛濫的垃圾信息不利于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每位手機用戶都毫不例外地經常接收到各種各樣的垃圾信息,一些不良聲訊臺和一些唯利是圖的商業客戶為了引誘消費,或者牟取利益,經常向手機用戶群發各種詐騙類信息。中職生正處于生理發育期,好奇心強,不良短信對學生思想道德觀念的樹立、價值觀的形成、積極生活態度的建立,都會產生不良影響。
3.為男女生的非正常交往提供便利
中職生處于感情的懵懂階段,使用手機會更加便利中職生的交往。由于在學校不敢公開約會和交往,很多早戀的學生就利用手機頻繁約會,從而避開家長和老師。
三、對手機進行有效管理的策略
對中職生使用手機進行有效管控,要采取有效手段和方法,為提高管理效果,學校必須提供基本保障,為學生的健康發展服務。為提高管控效果,學校對學生使用手機進行管理要注意一些策略方法:
(一)學校原則上不允許學生攜帶智能手機,為學生的必要通訊提供條件
學校在原則上是不允許學生攜帶手機的,但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為學生提供便利的通訊條件。尤其是寄宿制的學生,攜帶手機可以讓生活變得更加便利,同時也可以提供必要的互動聯系。因此,學校要創造條件,為學生提供電話,開放學校網絡資源,讓學生運用網絡汲取知識,滿足學生正常發展需求。學??梢猿浞掷镁W絡資源,為學生學習提供便利。
(二)取得家長的理解與支持
要提高對中職學生使用手機的管控效果,學校必須聯合家長對學生進行教育管理,獲取家長的理解與支持,使學校管理工作順利進行。學校可以定期開展家長交流會,要求家長配合學校工作,盡量不給學生配備智能手機。同時,要求家長對學生進行監督管理,可以讓學生運用智能手機汲取必要的專業知識,但絕不能沉迷于手機網絡或手機游戲。如果一旦發現學生受到手機的不良影響,就要及時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家長檢查學生對手機的使用情況,即了解中職學生的學習狀態,使用手機的目的,避免手機耽誤學生的學習時間,也可以防止低劣的信息影響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家校聯合共同幫助學生正確使用手機,是一種有效的管控模式。我們可以運用有效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果。
(三)制定明確的管理制度并予以宣講貫徹
把手機管理列入學校的制度條文并制訂切實可行的管理細則,把它列入常規管理的組成部分。對攜帶手機入校的學生進行登記,禁止在早讀課、自習課(包括白天、晚間)、上課、學校正式集會、晚間就寢后時間開機接打電話、收發短信、玩游戲、上網。如有違反,給予通報批評。學校對學生手機的使用應有嚴格的規范措施,學校在手機使用的時間和地點上也要做出限制。如可以規定教學期間,教學樓、實訓樓等所有教學場所不得使用手機,若有攜帶手機的可以放于一指定的地點;考試期間不允許攜帶手機進入考場,一經發現,一律視為作弊;學生宿舍熄燈以后不得使用手機,避免影響他人休息,一經發現有使用手機的,沒收一周甚至更長時間。對多次違反學校規定的學生,老師有權沒收學生手機待放假再歸還。學校還應多組織一些有意義的課外活動,多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讓大部分學生課余時間有事可做,慢慢把玩手機的習慣轉移到其他興趣愛好中。
(四)統一學生的思想認識,加強引導和教育
對攜帶手機入校的學生要進行嚴格、科學的管理,統一學生的思想認識,加強引導和教育,讓學生認識到沉迷手機的利弊,引導學生正確科學地使用手機,解決學生的思想癥結,對某些已經沉迷于手機的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采取說服的方式,以人性化管理的思維保證制度的堅決執行,尊重學生的尊嚴,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從而有效地對手機進行管理。另外,老師應起到表率作用,課上或者晚自習期間不得使用手機。平時應多做學生思想工作,讓學生自己意識到使用手機的危害,正確引導學生把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中。最后,手機網絡運營商要增強社會責任感,啟動網上攔截政策,對學生手機上的不良短信、色情圖片采取攔截、過濾等有效控制,使學生的手機交往有所限制。另外,也可幫助學校安裝手機訊號干擾器,設立手機可以使用的場所,使學生的手機使用逐步正?;⒁幏痘?。在中職生手機的使用問題上,學校、家庭、社會要形成合力,加強管理,正確引導。我們相信,通過努力不僅可以使中職學生健康、文明地使用手機,而且可以增強學生的公眾意識、規范意識和自律意識,使學生在認識水平和思想素質上有較大的提高,這才是我們教育的目的所在。
總之,加強對中職生手機使用的管理與疏導,要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考慮學生對手機的需求,如果忽視學生對手機的正常使用需要,采取一系列強制措施就會造成反作用。我們要通過有效手段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通過創新管理方式解決手機帶來的弊端。讓手機管理相對可控,同時在最大限度上給予學生尊重,滿足學生發展的特殊需求,引導學生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讓學生樹立責任感,從而促進學生的綜合全面發展,不斷提高中職教育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潘曉靜.淺談中職學生的手機管理[J].職業,2014(9).
[2]鞠連友.創新發展的眼光看待,健康文明的心態使用,讓手機在校園內綻放文明之花:職業學校班主任管理學生手機的另類思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11).
[3]李茂良.班級管理之手機管理[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6(5).
[4]卞小燕.大學生課堂“手機依賴”現象的思考[J].青春歲月,20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