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密
[摘? ? ? ? ? ?要]? 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需要。與普通高中相比,中職學生由于沒有升學與就業壓力,大多數學生在日常學習中行為懶散、缺乏自制力、叛逆感強,對教師表現出疏離感。為此,作為中職教師,應該用“愛”去溫暖學生,創造民主教學風格,并用辯證的思想對學生進行教育,從而達到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的目的。
[關? ? 鍵? ?詞]? 中職;師生關系;平等和諧;途徑
[中圖分類號]? G717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5-0182-02
“親其師,信其道”在教育教學中的含義是指,學生只有在親近和尊敬自己老師的時候,才會愿意相信和接受老師所傳授的知識與道理。這就意味著教師只有秉承以人為本、高尚品質、用心呵護的教育理念,才會有更多的追隨者“親其師,信其道”。近年來,隨著我國中職教育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建立和諧師生關系對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等方面的重要性。理想的師生關系應該是和諧的、平等的、坦誠的,這樣才能讓學生感受到被尊重和信任,才能促進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為此,以“親其師,信其道”的理念指導中職學校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一、影響中職學校和諧師生關系構建的主要因素
師生關系是校園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人際關系,師生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教育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全面發展,是能否順利開展教學活動的先決條件。所以,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是當前中職院校應當首先考慮的關鍵性問題。
(一)社會因素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提倡在教學過程中應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教師應營造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并與學生開展平等的溝通與交流。但由于市場經濟思想的影響,部分家長及學生認為上學其實是一種交易活動,他們付了學費,教師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對教師沒有感恩的心,從而導致教師的教學熱情不高,更不用談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二)教師因素
教師作為中職學校教育教學活動開展的管理者與組織者,其個人品行、專業水平、教學態度、教學方法、教學觀念都直接影響著學生。教師應該是被學生模仿和推崇的典范,只有“親其師”,才會“信其道”。但現階段有些教師的教學思想仍然比較傳統,依舊以自我為中心,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之間缺乏互動交流,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都被抑制;其次,由于中職教育課程的類型比較繁雜,且課程數量設置比較少,導致教師無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深入了解每一位學生,長期缺乏溝通必然會造成師生關系的疏遠。
(三)學生因素
由于中職學生大都是被殘酷的應試教育所淘汰下來的中考生,不能正確定位自己,強烈的自尊心和自卑心理造成他們常常容易用各種行為來發泄自己的不滿情緒。再加之大多數的中職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入中職學校學習后,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習動力嚴重不足,對教師產生排斥或厭惡心理,從而造成師生關系的疏遠。
二、以“親其師,信其道”理念指導中職學校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一)用“愛”去溫暖學生,讓學生“親其師”
“愛”是教育的靈魂,“愛”能融洽師生關系,讓學生“親其師”。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用大愛、博愛去溫暖學生,能讓他們發自內心地感受到教師的愛,那么學生的反抗心理和對立情緒就會小很多,這樣才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進而為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奠定基礎。
1.熱愛教育事業
《禮記》說:“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也?!边@句話充分說明了教師的本職工作是教書育人。要愛學生,首先需要教師熱愛自己的教育事業,在時刻充滿工作熱情的前提下,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個人素養、職業素養及專業水平。作為一名中職教師,不僅要能在課堂上得心應手,具有豐富的知識資源、不拘一格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學習知識和掌握要點,還要具有高水平的職業技能,能讓學生從中受益,為其將來就業奠定基礎。只有這樣的教師才能在學生心里樹立良好的形象,才能讓學生自愿地接受知識,打心眼里喜歡、信任和信服,并主動地親近教師,實現“親其師”的目的。
2.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差異
美國著名作家愛默生說過:“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學生?!苯o學生愛的體現首要的是尊重。作為中職教師,首先要學會傾聽學生的意見與呼聲,給予學生自由發言的機會和適度的寬容與諒解、尊重學生人格。其次,我們要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充分認識到學生是有差異的,每一個學生都應擁有其各自的五彩斑斕的小世界。這種差異是一種寶貴的教育教學資源,在教學中要從學生的差異出發,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并因勢利導,針對學生的差異采取不同的策略,尊重學生的差異,這樣才能讓他們健康并富有個性地成長。由此可見,只有你尊重了學生,學生才會尊重你,才會更加信服你,這樣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才會更加容易。
3.關愛每一個學生
“只有關愛每一個學生,學生才會愛戴你!”在校園里,學生是在教師的關愛下學會學習、學會交際、學會技能、學會發展。因此,關愛每一個學生是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基礎。對尚處于青春期的中職學生而言,其生理與心理各方面表現都不成熟,性格沖動、急躁,考慮問題不夠周全,為此,作為教師要想真正關愛他們,就需要與各種性格的學生打成一片,真誠無私地了解每一個學生,了解他們的成長歷程與精神世界,想他們之所想,想他們之所難,尤其是對一些性格孤僻、家境困難的學生要給予特別的愛護與關心,這樣學生自然能夠敞開心扉,與教師進行坦誠的交流。關愛學生要從點滴做起,要細心地呵護他們的心靈,并逐漸架起心靈溝通的橋梁,這樣一旦學生從內心接受和認可了教師,和諧的師生關系自然能夠順利建立起來。
(二)用“辯證”思想管理學生,讓學生“信其道”
教師作為師生關系的主導者,只有用“辯證”思想,創造性地開展教學活動,才有可能避免師生關系的緊張與對立,才有可能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1.張弛有道
《禮記·雜記》言:“一張一弛,文武之道?!弊鳛榻處煟诮虒W中應處理好緊與松的關系,如果將知識的獲得與技能的訓練全放在課堂教學、習題訓練和考試測試等繁重的學業上,會讓學生感到相當疲憊,而且會讓學生的校園生活變得枯燥、乏味和空洞,很可能適得其反,學習效率反而無提高。所以,教師不如讓學生適當放松一下,如課堂活動、技能比賽等一些實踐活動,在娛樂中職生日常生活的同時,也促進了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更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從而達到讓學生“信其道”的目的。
2.嚴愛相濟
嚴厲是一種“愛”的體現,雖然過程不美麗,但卻意味深長。關愛學生的同時,嚴格要求也不可忽略。中職學生大都是在家長的寵溺下長大的,沒有經歷過人生的大風大浪,常常會因為人生的一點小挫折而產生逆反心理,走上錯誤的道路也渾然不知,甚至會認為教師及家人對他們的付出是理所當然的。為此,如何愛學生,如何付出自己的愛,怎樣付出,如何讓學生能夠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這都需要教師用心地思考與探究。當學生犯了錯誤時,小的錯誤在適合的情況下讓其知道就行了,性質嚴重的錯誤要堅決處理,倘若大錯小錯都是寬容對待或嚴肅處理,久而久之就會讓學生產生無所謂的態度。正所謂“嚴師出高徒”,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在用心愛護他們的同時,也需要對學生嚴格管理、嚴格要求,做到嚴中有寬,這樣才能讓師生相處得更為融洽、和諧。
3.堵疏巧用
隨著現代社會轉型及西方思想文化的沖擊,部分學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行為問題和品德問題。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采用“堵”的方式雖然能夠有效減少和預防學生犯各種錯誤的可能,但過多用“堵”,容易使學生站在教育工作的對立面,增加教育的難度和阻力,同時也不利于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和抵抗能力的培養。為此,教師要辯證地運用“堵”和“疏”,通過引導,增強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積極性,多引導、少說教,讓學生親身體驗什么是對錯,而不是直接告訴學生什么是對錯。此外,教師還要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要善于引導學生發現自己的問題,并及時改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容易接受教師的教育模式,才能更有利于讓學生“信其道”。
4.冷熱兼容
“冷”與“熱”是一對矛盾體,其中“冷”要求教師在處理學生問題時學會冷靜,“熱”要求教師在教育學生時學會“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一味地嚴厲指責,只會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而一味地說教,也只會收效甚微。在處理問題時,教師的冷漠與疏離就是對學生最大的懲罰,久而久之,學生就越來越渴望得到教師的關愛,這時再對學生進行教育,可能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創建民主教學風格,讓學生“聽其道”
作為教師,最重要的品質是慎獨,要有自己獨特的思想與主見。同樣,在構建新型師生關系時也要做到不人云亦云,在向他人學習的同時,也要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為學生營造融洽的學習環境。
1.以身作則,以身示范
作為一名教師,其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要想教育好學生,首先需要做好學生的榜樣。由于青少年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他們信任教師、尊重教師,并且將教師作為其模仿的對象。所以,教師必須注意自己的言論與行為對學生的影響,做到言傳身教,并引導他們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
2.公平公正,鼓勵學生
教師如果能對每一個學生都做到公平公正,這樣才能獲得學生對你的尊重。為此,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要力求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對成績差的學生不歧視,要善于發現學困生的優勢,并有針對性地使之發揚光大,不斷進步,哪怕有一丁點兒的進步都應給予適當的表揚;對成績好的學生,要善于發現他們的不足,從而防微杜漸。這樣無論是成績好的還是成績差的學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更有利于學生成長。
綜上所述,以“親其師,信其道”的理念為指導構建中職師生關系,是以轉變教師觀念為突破口,以關愛學生為前提,以尊重學生和信任學生為溝通橋梁,以調整教學方法為渠道,用“心”教育,充分調動學生的一切積極因素,增進師生的關系,從而達到“親其師”的目的,這樣學生才能自愿地“信其道”,并讓教育教學工作成為學生學習和身心健康發展的動力之源,促使中職學校煥發無限的生命與活力。
參考文獻:
[1]劉玉冰.以學生為本,創建和諧師生關系[J].教師,2017(20):15-16.
[2]易飛.中職班主任如何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4):195-195.
[3]顏蘇勤.中職學校師生關系現狀與提升的實證研究[J].江蘇教育,2010(z3):35-37.
[4]宋華軍.淺談中職班級管理工作中的師生溝通[J].學子(理論版),2017(24):29.
[5]張佳.親其師信其道 以真情換真心[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5(23):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