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若飛
[摘? ? ? ? ? ?要]?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的職業教育發展越來越受到重視,但由于各種因素,職業教育并沒有被學生重視,因而學生學習并不主動。而傳統的教學方式過于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學生也想通過中職階段的學習再次進入更高層次的學校,同時職業學校傳統的教學方式也難以滿足現代職業教育的發展,一體化教學的出現改變了現狀,也為社會培養出更多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關? ? 鍵? ?詞]? 職業學校;一體化教學改革;心得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5-0092-02
一、傳統教法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一)學生文化基礎差
職業學校生源的主要來源之一是中考失利以及初中階段學習成績差的學生,還有部分家庭條件不好,為了節約費用而進入職業學校學習的學生。對大部分學生來說,專業課的學習難度很大,學生的抽象理解能力低,不能很好地理解空間概念等一些抽象信息。以筆者教學的汽車維修專業來說,盡管在教學中通過多媒體圖片展示、視頻播放等進行直觀教學,但學生對汽車零件的空間形體、零件之間的位置關系仍然似懂非懂,對裝配關系、傳動關系的認識還是一頭霧水。學習汽車原理,學生習慣于初中的死記硬背而不是理解運用,學習排除故障課程找不到學習思路與排修規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打擊,專業技術理論學習遺忘甚多,局限于模仿性的操作訓練,不會舉一反三,形成系統性的知識技能。
(二)課程安排跨度大
就我校目前的汽車維修課程來說,專業技術理論課安排跨度大,教學不連貫,造成教師課程安排不統一,學生學習體系不完整,對整體知識認識不清、理解不透徹,學習不夠深入。
(三)理論課與實踐課教師不統一
傳統專業教學模式中理論課與實踐課并不是一個(一組)教師。兩位教師各自擁有自己的教學體系與教學方法,二者在理論課與實踐課教學上不統一,造成課程教學脫節,而由于考試中二者的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不能有機結合,甚至在教學中出現“各自為陣”“互相推諉”的現象,教材之間、課程之間、體系之間不能形成有機的統一整體,無法合理統籌教學內容。
二、一體化教學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傳統的教學過程缺乏創造性思維,不適應社會對人才的要求。素質教育提出要培養受教育者的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因此,我們的專業課教學不能再停留于“黑板上修車”的傳統模式,必須進行改革。
(一)一體化教學能夠更好地銜接理論與實踐
一體化教學能夠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統一,打破理論、實踐的教學壁壘,將二者融為有機的統一體。在一體化教學中,理論課結束后教師可以通過實驗室先進的實訓設備讓學生進行理論實踐,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一體化教學減少了課程教學的重復內容,能夠及時驗證理論教學內容,同時提高實物教學直觀性,讓學生能夠親手接觸設備、零件等,而且在實踐過程中,能夠反映出理論教學存在的問題,便于教師進一步改善教學。
(二)一體化教學統一教師教學方式
一體化教學是由一位或者一組教師主導完成,能夠設計出更加完整、統一的教學體系,有利于學生形成完整的專業知識體系。而且在一體化的教學過程中,理論與實踐課可以有機統一起來,不會因為不同教師出現課程重復、互相推諉的現象,能夠提高教師的課程組織能力,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
(三)一體化教學符合學生學習現狀
傳統的教學方式中,對理論課與專業課的傳授更注重于板書、語言傳授內容,抽象程度高,學習難度大,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學效果差。一體化教學中更多的是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結合,在實踐教學中融入理論知識,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從抽象教學轉為形象教學,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多實踐、多操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在一體化教學中,教師能夠引導學生充分參與到實踐操作中,提高學習的自主性,讓學生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讓學生勇敢地展示自我,不斷提高學習效率。
(四)一體化教學推動校本教材改革
教材是教學內容的來源,也是教師教學體系形成、學生學習體系建立的框架。當前職業學校的教材相對脫節,與社會需求偏差較大,實用性與實踐性不強。而一體化教學要求提高教學實踐性,這就推動了對教材的改革,尤其是編排學校的校本教材,根據學校實際、學生情況以及社會企業實際工作需求,將實踐操作技能作為重點,將企業需求作為指導,舍棄冗長理論,開發、編寫更加符合實際的校本教材,以提高教學實效性。
一體化教學是職業學校教學發展、改革的必然趨勢和關鍵所在,通過一體化教學實現課程的統一,實現師資隊伍的優化組合,實現人才的創新培養,讓學生能夠主動積極地學習。
三、一體化教學改革的幾點設想
(一)建設規劃好一體化實習車間,為教學開展作保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好一體化教學就必須有一個滿足一體化教學的場所。建設一體化教學場地,必須根據教學需要對一體化車間進行設備投入,使實訓車間面積、基本設備和常規設施都能達到要求。目前,我院汽車專業已經具備一定的規模,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盡可能地整合教學資源,創造條件滿足一體化教學的需要;其次重視一體化車間實驗室的硬件設施投入,可以與適合的企業進行深度合作,企業提供資金、設備,學校提供教師、學生,在學生實踐學習結束后可以進入企業一線進行工作,而企業也可以通過一體化的實驗室對員工進行“回爐”培訓,提高員工的理論水平與操作能力;最后在一體化教學過程中我們逐步完善車間實驗室,增加實驗室功能,擴大實驗室的操作范圍,從而為一體化教學提供切實保障。
(二)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愿意學、主動學,這是一體化教學改革的重點之一。在理論課上,筆者改變過去板書、語言的授課形式,借用多媒體、互聯網通過圖片、視頻、3D模型等讓學生直觀地認識到汽車各項零件極其之間的互相關系,讓學生能夠上手摸、動手做,激發學習熱情;在實踐教學中,筆者采用“項目推進法”給學生定下項目,其余工作交給學生,教師從旁指導,讓學生自己探索一個完整項目的全過程,在這個工程中,學生之間互相交流,自己設計項目方案、工作流程,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自信心,而且學生學得深刻,教師教得舒心。
(三)加強“一體化教師”師資隊伍的建設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路人,因此,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尤為重要,有較高水平理論素養和過硬專業操作技能的“雙師型”教師是師資隊伍優化提高的重要目標。除了學校或者年級組織校內培訓,我們還可以組織教師參加專業協會組織的技能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水平;同時加深校企合作的廣度與深度,與不同品牌的汽車制造商進行合作,邀請企業技術員工來校講座,聘為客座教師,補充師資隊伍人才的空缺,積極組織教師深入企業一線學習、實踐,提高我校教師自身的專業技能。
(四)編寫合理的一體化教學計劃與教學大綱以及切合我校實際的一體化教材
1.編寫一體化教學計劃
(1)要深入行業和企業進行調研,對學生所學專業相應的職業崗位和任務進行具體分析,明確教學目的和培養目標;(2)對現行的專業課程進行教學模塊的劃分,然后在模塊化課程的基礎上編制一體化教學計劃。
2.編寫一體化教學大綱
(1)在編寫一體化教學大綱前,我們對課程、課程涉及的授課教師、工作崗位以及教學目標進行調研,分解目標;(2)對分解后的目標任務進行分類,按照一體化理念重新分類,重新設計理論課與實踐訓練課任務;(3)對同類的目標任務進行整合,并且以工作崗位需求為指導,分配理論課、實踐課教師教學任務;(4)組合教學單元,以單元整體性教學作為學期授課新模式。教學大綱是一個學期、一個學年教學任務的綱領性文件,實施一體化教學就要從上到下進行改革,集合教學實際,制訂出符合我們自身情況的教學大綱來指導教學工作的開展。
3.編寫一體化教材
沒有一體化教材,就無法實施一體化教學。目前我們還沒有統一的、標準化的一體化教材,因此,校本教材的編寫成為一體化教學編寫的主要方式,這也有其優勢,各個學校、各個地區情況不同,依據各自的實際情況編寫校本教材,有利于教師在教學中更好地把握工作實際需求,從而進行針對性的授課與實踐訓練。在編寫教材的過程中,要以職業技能鑒定為標準,切實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為目的。要把握好教材中單元整體性內容間的銜接與遞進,由淺入深,提高教學深度。所以要求每個單元:(1)要明確知識和技能的結合點;(2)要明確任務和任務引導;(3)要明確規范的操作方法與步驟;(4)要明確支撐任務與拓展的相關知識;(5)要明確符合實際生產的工作頁。
四、一體化教學實施過程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轉變教育理念,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理念
長期以來,我們一直以“師本位”的教育理念進行教學,認為教師是教學主體,重視教師教學而忽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新課改以來,強調以學生為學習主體,教師是引導者,因此,我們的教育理念要積極轉變,不能再像過去一支粉筆一個人、一節課上一板書這樣授課,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去問,去學,去思考。
一體化教學是一項綜合性的教改工程,最重要的一點是一體化教學要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學校、教師要為學生主動學習“讓路”,不用像保姆一樣護著學生,而是讓他們大膽探索、勇敢實踐,學校與教師做好保障、保護工作,從師資配備與課程分配上支持一體化教學改革。
(二)改變學生的觀念和學習方法
一體化教學中學生是處于動態的,而許多學生已經習慣于以前的傳統教學模式,實施之初也會有所不適。所以,教師在設計并實施教學的過程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性,應注意培養他們的綜合能力,可以在演示中講,邊講邊演示,讓學生盡快適應這種教學模式,順利完成轉變。這些知識的獲得僅靠教師的傳授是不可能達到的,必須依靠教師與學生共同探討來完成,使學生真正掌握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加強學生專業遷移能力的鍛煉,使學生具備專業擴展能力。
(三)遵循理論與實踐并重原則
一體化教學將理論與實踐融會貫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指導,互相提高,在教學中要遵循理論與實踐并重的原則。在理論教學中,可以在課程結束后組織學生到實驗室進行實踐驗證,親自檢驗自己所學,在驗證的過程中又能找出各自學習的問題,反饋給教師,再次強調教學與理論實踐相結合,有機統一,互相提高。如我們講汽車的一般結構,可以直接組織學生到實驗室對汽車進行拆裝,并且要求學生記錄零件名稱、畫出零件輪廓圖,小組之間各負責一個區域,拆下來的零件再重新裝回去,組成完整的一輛車。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將汽車的概念、零部件、各部件的關系進行講解,對學生來說,在動手的過程中聽到知識講解,能夠更深刻地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也大大加深了學習的印象,提高了自己的理論與實踐水平。
總之,一體化教學改革作為當前職業學校的教學實踐工程,其目的在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愿意主動學習。而教師在一體化教學的過程中能夠發現自己的不足,通過培訓、下企業工作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這對教學雙方來說都是大有裨益的,這樣也能夠為社會、企業培養出更多符合時代要求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呂軒民.淺談技師學院的“一體化教學”[J].才智,2016 (22):59-61.
[2]滕菲.以學生為中心,以項目為載體,實現工學結合一體化教學:“電子技術”教學改革的體會[J].中國電力教育,2011(22):67-68.
[3]張俊芬.新的開始,“心”的收獲: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的心得體會[J].新課程(下),2014(1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