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莉
[摘? ? ? ? ? ?要]? 構建科學合理的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機制是做好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保障和前提。以提升基層組織的組織力、創新大學生黨員教育載體、加強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隊伍建設為著力點,提出創新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機制的新路徑。
[關? ? 鍵? ?詞]? 創新機制;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
[中圖分類號]? G645?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5-0020-02
面對全面從嚴管黨治黨新形勢,高校只有建立大學生黨員教育長效機制,營造良好的教育管理環境,創新教育管理方法和途徑,才能全面提升大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水平。吉林化工學院黨委高度重視大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兩年來,學校黨委充分發揮領導核心作用,認真查找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結合學校培養“理想信念堅定、政治素質好”的“高水平應用型人才”目標要求,深入調查研究,不斷創新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機制,突出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創新性和實效性,持續推進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
一、找準結合點,提升基層組織的組織力
基層組織的組織力的強弱直接關系到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領導力和號召力。通過提升組織力,切實把院系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院系基層治理、團結動員師生群眾、推動學院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黨的“十八大”以來,學?;鶎咏M織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但還存在著黨建責任向基層延伸的壓力傳導不夠;黨務工作隊伍力量不足等薄弱環節,不同程度制約著基層組織力作用的充分發揮。學校黨委在推動基層組織建設中找準基層組織建設與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結合點,不斷提升基層組織的組織力,為創新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模式、提升教育管理科學化水平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一)落實組織驅動、教育聯動、管理行動“三動計劃”
組織驅動是發揮黨組織的育人保障功能,充分發揮學校黨委的領導核心作用、院(系)黨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學生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形成學校黨委、院系黨委、學生黨支部三級黨員教育管理工作聯動模式。教育聯動是以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為目標,完善各部門常態協作和分工負責機制,統籌人才培養各方面的育人資源和育人力量,構建管理育人、組織育人在內的一體化育人體系。管理行動是以學校黨委為統領,形成以組織、學工、團委等部門協調,院系黨組織配合,黨員共同參與的管理格局。工作中以強化“三個保障”推進“三動計劃”穩步實施。
(二)加強政治建設和理論武裝
在加強理論武裝方面學校黨委做到了組織領導到位、政治把關到位、制度執行到位、教育管理到位。構建了學校黨委(黨校)統一培訓、院系黨委(黨校)針對性培訓、黨支部經常教育的模式,使黨內集中學習教育、經常性教育有序推進。注重豐富和拓展教育形式和教育內容,將傳統教育與“互聯網+”教育模式有機結合,開展黨課名師大講堂、微黨課教學,引進中成智慧課堂等網絡教學。結合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使廣大學生黨員鑄牢理論思想基礎、強化宗旨意識、提高黨性修養,打造政治過硬、理論扎實的大學生黨員隊伍。
(三)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和推進黨內活動形式創新
黨內組織生活內容必須具有政治性、思想性、原則性和針對性,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列入基層組織基本任務,落實好大學生黨員學做結合的“常態化”,使大學生黨員在學的過程中強化宗旨意識;樹立黨員做的標準,積極踐行“四個合格”;立起改的靶子,解決擺出的問題。依托網上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創新活動、創新主題黨日活動和黨支部活動,讓黨內活動活起來、黨員身份意識濃起來、黨員素質強起來。規范組織生活管理,將“三會一課”列為嚴格組織生活制度的重要事項,要求突出政治學習和教育,突出黨性鍛煉,防止形式化、娛樂化。
二、形成發力點,創建精、準、實特色載體
大學生黨員教育特色載體能夠激發組織活力,團結凝聚黨員,樹立黨員良好形象。特色載體具有三個特點:(1)“精”,突出專業崗位特點;(2)“準”,與教學科研、師生緊密聯系;(3)“實”,求實效,精準發力。特色載體能夠強化大學生黨員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促進學風班風建設,提升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管理,是適應黨員成長、助力黨員作用發揮的有效平臺。
(一)創建“三大工程”校級特色綜合載體
學校黨委創建了“三大工程”黨建綜合載體,組織實施了以“政治核心”強化工程(針對院系黨委)、“戰斗堡壘”鞏固工程(針對院系學生支部)、“先鋒模范”培樹工程(針對學生黨員),結合學校黨建工作“三大計劃”(意識形態工作植根計劃、黨建強基計劃、紀檢監察固堤計劃)實施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推進,開展黨內“創先爭優,立功競賽”活動,堅持把典型引領作為重要推動力,選樹標桿院系、樣板支部和優秀黨員標兵,不斷加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和紀律建設,在立德樹人、團結凝聚服務師生等方面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和組織保障作用;教育引導和支持鼓勵學生黨員要明初心、踐初心,爭做信念堅定、品學兼優、全面發展的時代先鋒。
(二)推出“一院一品”院級特色活動載體
結合院系特點創建獨具特色的活動載體,在大學生黨員中產生了良好的共振效應。特色活動載體“五進五強”通過開展“進課堂、強學風;進網絡、強引領;進寢室、強管理;進班級、強示范;進社區,強服務”活動,教育和引導大學生黨員在積極參與服務管理學生工作過程中完善提升自我。特色活動載體“三亮、三比、三評”通過開展“亮黨員身份、亮服務標準、亮工作承諾;比技能、比作風、比業績;黨員互評、支委會點評、群眾評議”,將評比指標進行量化、打分、上墻、表彰,形成了“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
(三)推行“長白山先鋒-e支部”微媒體載體
為進一步推動黨員教育傳統優勢與信息技術的有效結合,在大學生黨支部中推廣使用黨建云平臺暨手機客戶端“長白山先鋒-e支部”,實現了對黨支部工作指導方式、組織方式、管理方式、服務方式的創新?!伴L白山先鋒-e支部”建立了“云課堂”教學模式;建立了“W支部”,開設了支部基礎、支部生活、支部創新等專欄。實施大學生黨員積分制管理,將大學生黨員學習“線上”和“線下”管理有機結合,發揮黨支部團結凝聚、教育管理黨員的主體作用,形成黨員自我凈化、完善、提高的內在自覺,全面激活了黨的肌體各個細胞。
三、聚焦關鍵點,鍛造高、強、?!叭ш犖椤?/p>
黨支部書記、組織員、思政工作隊伍是負責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中堅力量。培養“三支隊伍”,關鍵要強調學歷高、素質高、熱情高;黨性強、意識強、能力強;專職為主、專注業務、專注學習。加強“三支隊伍”建設是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不斷取得實效的根本保障。學校黨委組織實施了《黨務工作隊伍建設規劃》,通過采取引進培養并行的辦法,努力打造一支專職為主、專兼結合、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的工作隊伍。健全保障激勵機制,研究推動落實《思政隊伍和黨務工作隊伍雙線晉升辦法》,為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一)建立一支黨性強、勇擔當的支部書記隊伍
黨支部書記是黨支部的“領頭雁”,是黨員隊伍的帶頭人,是黨在基層的執政骨干,起到組織協調、指導監督、領導服務黨員的作用。學校黨委著力打造一支不畏艱辛、開拓奉獻,具備引領能力的黨支部書記隊伍。選拔政治素養高、實踐能力強、管理經驗豐富的學團干部、優秀輔導員、優秀大學生擔任學生黨支部書記,積極落實學生黨支部書記政治待遇和激勵政策。
(二)建立一支素質高、善管理的組織員隊伍
組織員是學校黨委聯系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紐帶,負責指導和監督基層黨組織的黨員發展和黨員教育管理工作。近年來,新形勢給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在全面貫徹落實從嚴治黨的要求下,對組織員隊伍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學校黨委采取有效措施,完善機構設施,設立了黨委組織員辦公室(處級建制),下設組織科,實現了院系專職組織全覆蓋。適時開展校級組織員培訓,制定實施了《專職組織員年度考核制度》,旨在打造政治素質優、責任意識強、業務水平高的組織員隊伍。
(三)建立一支能力強、業務精的思政工作隊伍
學團干部、輔導員、思政課教師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軍。學校將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納入人才隊伍建設總體規劃,完善選拔、培養、激勵機制,實施“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推進思政工作改革,將課程育人作為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環節和教師績效考核的重要方面。強化思政隊伍專業培訓,遴選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參加訪學研修和競賽活動。啟動思政精品課堂和教學名師培養工作,加強思政課教師師德建設,努力打造專業化、職業化思政工作隊伍。
兩年來,吉林化工學院黨委在創新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機制上積極作為,取得了顯著成效。(1)大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更加科學規范。學生黨員思想政治素質不斷提升,先鋒模范作用和示范引領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水平有較大提升。(2)學風建設和思想政治教育成效顯著。品學兼優的大學生黨員在樹立良好的形象、建設良好學風、營造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方面率先垂范,產生良好的“1+30”同心圓效應。(3)大學生黨員和學生整體素質得到進一步提升。2017年,50個國家級、100個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立項;學生黨員組織的“唯公益、愛無疆”吉林市安全宣講公益服務活動得到了時任市委書記、市長的積極參與和高度評價。據調查顯示,2017年畢業生就業單位對我校畢業生滿意度超過了85%。2017年與學校建立良好供求關系的就業單位數量與2016年同比增長了188%。
參考文獻:
[1]關兵,杜培堯.新形勢下關于高校黨員教育管理模式的思考[J].黨建研究,2018(2):50.
[2]姜玉濤.新形勢下高校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問題研究[J].優化管理策略,2017(12):125.
[3]談志娟.新形勢下高校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機制研究[J].高教學刊,2017(10):122.
[4]叢珊珊.淺析如何加強大學生黨員教育與管理[J].基層黨建,201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