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森
[摘? ? ? ? ? ?要]? 以微電子學概論課程教學模式改革方式為主要研究對象,針對目前微電子學概論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科學、合理的建議,致力于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期促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
[關? ? 鍵? ?詞]? 微電子學;教學模式;改革模式;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 G64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5-0071-01
微電子學概論課程研究的內容寬泛,且涉及眾多學科內容,屬于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微電子學概論課程能夠正確引導集成電路類專業的學生,明確微電子專業在社會發展中的實際作用與發展前景,確保專業內容得以致用,發揮最大的應用價值。為進一步促進我國微電子學概論課程的有效發展,必須對微電子學概論課程教學模式進行大力改革,確保課程的教學效果與質量。
一、現階段微電子學概論課程存在的教學問題
(一)傳統教學模式占據主導位置,教學內容陳舊
現階段,微電子專業的教學仍舊堅持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難以提升課堂教學效率與教學效果,且多數學生也難以掌握抽象的理論知識。舉個例子來說,教師在講解PN結形成過程中的時候,往往多以理論知識講解為主,晦澀難懂。基于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學生只能以被動接受知識的個體存在,無法發揮出自身的教學主體作用。如此一來,會進一步降低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最重要的是,微電子學概論課程在部分知識內容配置方面,顯得比較陳舊,并未與現代化技術或者理念相結合,不利于學生實現全面發展[1]。
(二)教學考核方式過于單一化,教學評價不合理
考核對教師而言,是檢驗教師教學效果與學生學習成果的主要方式,同時也是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主要方式。傳統的教學評價基本上屬于總結與歸納學習的評價方式,主要以檢測學生對教學知識的掌握水平為導向,大體上可以視為由教師或者教育主管部門發起的定性評價方式。然而,這種方式往往以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主要的評定標準,過于單一化。且這種總結性評價過于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忽略學習過程,不利于學生個體的全面發展。最重要的是,這種評價方式也不利于教師完成教學任務,工作效率難以提高。
二、微電子學概論課程教學的改革措施
利用有限的教學資源,優化教學方式,是確保微電子學概論課程教學的主要途徑。以下是本人結合以往的教學經驗,總結、歸納微電子學概論課程教學的改革措施。
(一)積極拓展教學內容,確保課程資源配置合理
結合以往的經驗來看,各個課題在某種程度上均存在一定的綜合性特征。在研究課題的過程中,學生經常會發現對某些知識點或者問題并未做到完全掌握,他們往往會在這一知識內容上,進行反復學習。當他們掌握好這部分知識的時候,知識面得到有效拓寬。此時,課題的研究進程可以進一步推進。針對于此,教師人員可在確定課題期間到課題完成期間,要求學生廣泛閱讀關于課題方面的專業資料,積極強化學生的知識積累程度。最后,教師以論文的形式考察學生課程的最終學習成果。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采取互助合作方式,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性,拓展學習內容[2]。
(二)更新傳統教學模式,合理拓展教學方式
目前,以興趣教學法為主的新型教學模式儼然成為微電子學概論課程教學模式的主導方式。首先,教師需要導入實際問題,以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如在講解半導體材料特性的時候,教師可以聯系生活實際,如“神州十號”的外殼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等,貫穿下文。其次,積極鼓勵學生大膽發言、提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課程內容,如關于微電子學發展、未來趨勢等內容,教師人員可以讓學生事先收集好相關資料。正式上課時,可以讓學生上講臺前進行展示與講授,由學生自主完成課堂講解、學習與討論,確保教學效果[3]。
(三)構建科學考核方式,注重過程評價方式
關于考核方式不合理的問題,本人建議教師人員應該對過程評價方式予以高度重視,多結合學生日常學習表現,深化考核內容。盡量避免將學習成績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可多結合學生課堂討論表現、實驗表現等進行評價,以便確保考核方式的科學、合理。
總而言之,微電子概論課程教學模式實踐力度尚未達到預期標準,仍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斷探索、做好實踐與教學工作,最大限度地確保微電子概論課程教學模式科學、合理。針對于此,為進一步夯實微電子學概論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力度,廣大教育者必須積極面對教學問題,認真總結與歸納教學經驗,及時解決當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合理問題,致力于推進我國微電子概論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進程,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劉培生,王金蘭,蔣娟娟.“微電子學概論”課程的教學改革探析[J].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3(1):109-112.
[2]錢麗艷,李文新.融合多學科課程實驗平臺,全面提升實驗教學軟環境:北京大學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心建設模式[J].計算機教育,2008(15):9-13.
[3]殷樹娟.集成電路設計專業的本科實踐教學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32(12):148-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