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海霞
[摘? ? ? ? ? ?要]? 高等數學作為高等院校的必修基礎課程,在獨立學院卻面臨學生厭學、學不好等各種問題。針對獨立學院的自有特點,結合高等數學課程的性質,探討如何建設和改革獨立學院的高等數學課程。
[關? ? 鍵? ?詞]? 高等數學;課程建設;應用;創新
[中圖分類號]? G64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5-0131-01
高等數學作為高等院校的一門重要的公共基礎課程,它不僅是學習后續課程的基礎,更是現代工程實踐中不可替代的工具,其重要性無需贅言。多年來,眾多教育工作者對高等數學課程做了多方面的改革嘗試,但針對獨立學院這塊卻由于獨立學院自身的特殊性,效果一直不是很顯著。獨立學院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1)師資力量相對薄弱。大多數獨立學院的數學類專職教師較缺乏,多數課程由外聘教師承擔。外聘教師多數來自母體或其他學校的在職或退休教師,對獨立學院學生的情況缺乏深入了解,容易直接將原學校的授課方式搬至獨立學院,造成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情況脫節。而多數專職教師是剛畢業走上工作崗位,雖然對學生有熱情且工作認真負責,但缺乏教學經驗。(2)教材及相關教學文件相對缺乏。當前大多數獨立學院高等數學課程照搬其他本科院校的教材和相關教學文件,這樣在課時、學生基礎、人才培養目標上與獨立學院的要求不匹配,不符合獨立學院自身的情況。(3)教學改革較為滯后。獨立學院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主動學習能力弱,整體素質不高。但多數獨立學院在高等數學課程上,采取的是傳統的“填鴨式”教學,使多數學生對該課程有很重的思想負擔,很難使“枯燥無味”的高等數學成為學生愛學會用的工具。另外,獨立學院學生個體差異大,但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卻完全相同。同一個課堂上課,有些學生認為知識過于簡單,但另有一部分學生說聽不懂,學生接受不了,同樣也造成了教師的無所適從。
除了以上問題亟須解決,我覺得獨立學院在進行高等數學課程設置時,還應注意到獨立學院的以下這些特點:崗位群對于人才的要求是綜合素質高,知識面廣但不需特別深;基礎課學時相對少、訓練相對少、習題相對少,但培養學生能力方面的要求卻一點都不少;專業需求對知識點的要求各不相同,眾口難調;同時還要考慮部分想考研的學生的需求。
高等數學作為高校理工專業的必修基礎課,它是讓學生從比較具體的數學到抽象的公理化的數學的一個重要過渡,是一個必須通過的難關。能不能既讓學生學起來容易一些而又不降低教學質量甚至提高教學質量?這是在課程設置時必須考慮的。同時,為了適應獨立學院培養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工作的開展,建設高等數學課程時以必需、夠用為度,以講清概念、強化應用為重點。應根據現代學生的知識結構特點,立足人才培養方案,嚴格遵循科學性、實用性、前沿性、后瞻性。另外,高等數學除了鍛煉敏銳的理解力外,還有頭腦開發功能,學生從數學學習中獲得的最重要的是邏輯思維、演繹歸納、綜合計算等能力。因此獨立學院在設置高等數學課程時,還要考慮如何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學習掌握數學的思想方法和技巧并學以致用。
綜合以上因素,我覺得獨立學院在高等數學的課程建設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在教學模式上,采取強化基礎、加強應用及多層次的分級教學,以有效解決有學生吃不飽和學不了這個大頭問題;(2)在教學內容上,制定新的符合獨立學院“校情”的教學大綱和相關文件,同時鼓勵自己的教師隊伍結合不同專業需求編寫適合自己各專業學生用的校本教材;(3)在教學方法上,積極探索現代化教學方法,適當引入微課、慕課等新型教學模式,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化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著重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創新意識,使學生由學數學轉變為學數學和用數學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相結合,穩步提升教學質量;(4)在教學手段上,除了正常的課堂教學外,可以多增加數學類的講座,如數學名人故事、數學史、數學建模等,來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5)在考核手段上,可以摒棄常用的“平時(20%)+期中(30%)+期末(50%)”的模式,多增加平時的階段性測試,提高平時的占分比例,降低掛科率;(6)在教師資源上,培養自己的數學教師隊伍。專職教師對自己學校及學生的各個方面了解的相對清楚,這樣可以更有針對性地為自己的學生服務,從而可以進一步完善自己的課程設置。
總之,獨立學院的高等數學課程建設這條路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一線教育工作者結合自己的實際課堂經驗對它不斷地進行改善,我作為獨立學院的一名高等數學課任教師,定當殫精竭慮、奉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史俊賢,滕勇,劉智.獨立學院高等數學課程建設的研究和實踐[J].化工高等教育,2008,(2):17-19.
[2]余文質,黃堅,袁媛.獨立學院高等數學課程建設的研究與實踐[J].科技信息,2012(5):11.
[3]李媛.關于獨立學院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思考[J].科技資訊,2006(26):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