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蘭蘭 鄔思輝 曾凡林
[摘? ? ? ? ? ?要]? 藥學人才不僅要有突出的理論知識,還要具備滿足工作研究的較強實踐能力。高職高專藥學教育的基本理論教學內容以“實用”為指導原則,著重以動手能力為培養要務。但傳統教學大多是灌輸式教育,學生被動接受知識,部分院校實驗基礎薄弱,無法充分滿足鍛煉學生實操能力的需要。通過分析高職傳統藥學培養現狀及劣勢,并總結多種新型教學技術手段,進一步闡述虛擬現實技術在高職藥學教學改革中的可行性。
[關? ? 鍵? ?詞]? 高等職業學校;藥學;虛擬現實技術;傳統教學;實踐性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5-0248-02
新世紀以來,國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快高職教育的發展,高職教育為我國各個行業培養了大量技術型人才,已成為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一環。藥學專業在高職教育中起步不算早,但是由于該專業發展前景好、市場需求大、政策支持等因素,高職藥學發展也是一路高歌猛進,可是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限制了高職藥學人才的培養。時代在進步,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教學改革也隨之深化,計算機課程、多媒體工具和遠程網絡教學等手段使傳統教育技術形態、教學內容、教學手段發生了翻天覆地的革新,老一代人的教學理念也將被打破。此外,虛擬現實技術(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VR)可以模擬高校無法實現的實踐教學,已經引發教育領域里的一股熱潮。為了更好地貫徹執行教育部制定的“培養高適應性職業化專業人才”的方針政策,在高職學校中開展新一輪的藥學教學改革已迫在眉睫。
一、高職藥學教學現狀
傳統的藥學教學在教材編寫方面偏重于學科的系統性、知識的傳承性和科學性;在教學方面則偏重于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要求學生理解、掌握、記憶書本知識。多年來,這些鮮少變更的教學要求很少受到人們的質疑。雖然粉筆黑板時代步入了多媒體教學,但仍是老師占據著課堂的主導位置,從而忽視了“以人為本”的思想——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新時代高職藥學專業的培養目標是以就業為導向,向社會各個藥學相關行業輸送更多主動適應市場需求的技能型藥學人才。何為高質量技能型藥學人才?藥學理論扎實,操作能力過硬,能夠將所學知識應用到藥學相關崗位中,如各級醫療單位、藥品零售企業或藥品生產企業,可進行各種藥物的使用、管理、銷售、藥物制劑生產、藥品檢驗、藥品質量監督等工作。然而,實際教學中無法充分滿足學生實訓這一環節,如中藥化學課程的主要內容是研究中藥活性成分,如抗菌、抗炎、抗氧化生物活性或防治疾病作用,傳統教學方式主要通過講授—板書—模型、掛圖等方式進行知識的灌輸,這些方式傳達的信息容量小又抽象,學生大多忙于在課堂中寫筆記,而疏于思考和理解。此外,藥劑學作為專門研究藥物劑型和制劑應用的學科,普遍采用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向知識灌輸,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學校教育與社會實踐的脫節,這些差距將給未來的藥劑生產由仿制向創新轉變帶來負面影響。因此,如何借助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改進教學工作,培養符合高等教育要求的高素質人才是廣大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
二、新型教育技術概況及應用
信息技術不但豐富了我們的生活,也應用到各學科課程教學。新的教學媒體不斷涌現,如多媒體教學、網絡課程教學、視頻直播教學等。此外,3D技術越來越成熟,虛擬現實技術和增強現實技術(augmented reality technology,AR)逐漸走進我們的生活和校園,突破了多媒體教學二維平面,呈現出三維立體教學環境。這將給傳統教學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
多媒體教學在教學上的應用十分成熟,是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采用聲音、圖像、幻燈、影視短片等媒體技術為教學服務的輔助教學方式,可以將教學內容形象、生動地表現出來。它可以使抽象事物直觀化,使學生上課更加投入、參與度更高,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但也存在不足:(1)分散學生的注意力;(2)限制學生的想象力;(3)產生課件依賴,師生間失去互動性。目前多媒體教學應用廣泛,除偏遠落后地區,全國基本都將多媒體工具應用到授課過程中,但是對注重社會實踐能力的高職教學來講,此方式仍存在不足,尤其藥學專業更加注重培養學生實踐性操作能力。
網絡課程教學和視頻直播教學主要通過網絡方式傳播教學內容,是互聯網快速發展的產物,實現知識網絡全球化,具有鮮明特點:打破地域和國界、教學單元模塊化、多媒體化的載體、人機間的多向互動、容易激發學習者的學習熱情。國際間高校廣泛合作,大大拓寬了開放式網絡課程平臺的應用范圍,通過網絡平臺使課程國際化。有了這個專屬平臺,網絡學習更加方便,學習不再局限于課堂,真正實現了想學就學的理想化學習方式。目前,該模式在經濟、商業、心理學和法律領域頗受歡迎,藥學中的理論知識也可借助該平臺進行學習。
虛擬現實技術作為“互聯網+”時代的重要財富,集多學科優勢于一體,廣泛應用醫學教學、大眾文娛活動、國防發展等領域。以前醫學院校的人體解剖課程都是采用自愿捐贈遺體進行教學操作,但該教學資源稀少,無法滿足教學需求。虛擬現實技術應用后,學生對虛擬“尸體”進行解剖,模擬臨床各種手術操作。這項技術在醫學教育領域應用后,大大改善了人體標本匱乏、場地限制等問題,使學生在學校就可以模擬真實臨床上才能接觸的手術操作,降低了教學成本以及臨床操作存在的手術風險。
教學方式的改革是借助一定的技術手段實現的,虛擬現實技術所帶來的“臨境”“交互”“沉浸”等感受,無疑會引起藥學教學領域的一場巨大變革。
三、虛擬現實技術在藥學改革中的應用
當前高職藥學教育主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培養與社會需求相適應的應用型藥學人才。新時代的藥學人才必須具備豐富的實踐能力,而學校主要通過開展實驗操作課程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如在學校實驗室根據書本知識進行簡單藥學實驗,或去醫院藥房和藥廠見習實習。雖然以上方式有助于培養學生較強實際操作及工作能力,但實際教學中面臨諸多問題:(1)經濟成本花費大,大部分高職院校早期的基礎建設投入不足,儀器設備數量少、型號老舊且維修周期長,阻礙了實驗教學的正常開展,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生動手能力的發展。此外,實驗設備不斷更新換代,儀器的更換將耗費大量教學成本。(2)實驗教學及藥房藥廠實習有時間、空間方面的約束,校企環境差異大。(3)藥廠只安排學生在包裝崗位實習,有的小型藥廠只安排學生在車間實習,不愿意安排學生到質量檢測室、化學檢驗室、質量控制室等技術崗位實習,學生接觸先進儀器設備和生產工藝的機會少。
虛擬現實技術可以模擬3D空間環境和人類的感覺(視覺、聽覺、觸覺等),虛擬環境中構建的物體可以隨人物位置的變化而改變,營造接近真實環境的主觀感受。為了不進入藥廠就可以了解甚至可以練習操作各種藥物劑型的生產,目前已有高校和科技公司開發了藥物制劑實訓仿真系統課程,包括顆粒劑、片劑、膠囊劑等固體制劑生產線仿真實訓和水針劑、口服液等液體制劑生產線仿真實訓,還有藥品質量檢驗設備、制藥用水設備等常用設備仿真實訓,能夠為高職藥學教學提供車間場景教學平臺,有效彌補實踐教學模板缺陷,克服了實踐教學與生產之間的沖突,為學生到達工作崗位后快速融入生產環境奠定基礎,大大節約了生產的時間成本。此外,虛擬現實技術還可以模擬藥房、藥店或藥廠的實際環境,采用角色扮演方式,使學習者能夠接觸到在現實環境中難以觸及的生產設備,更加直觀地了解各個崗位的工作內容和工作方式。
藥用植物學課程需要藥材或飲品進行教學,甚至還需到大型植物園或種植藥材基地進行實地學習,由于藥材標本不易保存且數量有限,再者外出實地培訓也將會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當虛擬現實技術應用于本課程,模擬各類中草藥材,或現場展示各味飲片制作過程,可以讓學生置身于“真實的生產車間”實地學習。虛擬現實技術還可以營造如亞馬遜雨林般種類齊全的植物園,每一類植物可以現場觀察學習,且還有智能的講解系統,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及知識接納能力。施行這種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教學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師、課件、實訓設備等資源,打破傳統的學科教學模式,克服教學過程中常存在的時間性及空間性阻礙。
四、展望
虛擬現實技術大大突破了教學成本花費大、教學投入力度難以保證、教學資源與資料缺乏、教學空間束縛等劣勢,可以提高實驗實訓教學硬件和軟件水平、節約資源和成本、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實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改革新思想。除了虛擬現實技術應用越來越廣,增強現實技術將計算機生成的虛擬信息對應到現實畫面當中,運用空間傳感和顯示器打造一個模擬真實空間的新環境,在機器裝配拆解等操作型課程中也應用廣泛。還有混合現實技術(mixed reality technology,MR)是虛擬現實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將在未來藥學教育改革中大放異彩。
參考文獻:
[1]楊友誼.國內外高等藥學教育現狀比較及對我國高職藥學教育的啟示[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6(6):70-72.
[2]盧潔虹.基于虛擬現實的中等衛生職業學校實訓教學模式構建與應用研究[D].廣東技術師范學院,2016.
[3]Hsieh M C,Lin Y H.VR and AR Applications in Medical Practice and Education[J].Hu Li Za Zhi,2017,64(6):12-18.
[4]楊俊濤,王冰輝,王樂.藥學專業學生在人才培養方面凸顯的問題與對策思考[J].衛生職業教育,2016(6):18-19.
[5]徐元杰.醫院藥學一體化職業培訓模式優化及信息化輔助工具研發應用[D].中國人民解放軍醫學院,2015.
[6]鄭杭生,王娟,李范珠,等.基于現代信息技術改革藥劑學傳統教學模式的思考[J].藥學教育,2016(2):51-53.
[7]羅曉燕,謝海春.基于MOOC和VR技術制藥工程專業實習教學新模式[J].藥學教育,2017(3):65-68.
[8]于舒,丁斐.高校本科藥學專業分子生物學課程教學探索[J].現代醫藥衛生,2016(11):1753-1755.
[9]謝燕,黃曉燕.高職藥學綜合知識與技能網絡課程可行性調研及分析[J].衛生職業教育,2016(15):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