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春
【摘要】內地西藏初中班的學生大部分時間處于藏語的語言環境中,漢語學習基礎較為薄弱。為此,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課內閱讀教學時,要充分考慮到藏語學生的特點,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文章主要探究了針對內地西藏初中班學生的語文課內閱讀教學,以期提高內地西藏班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
【關鍵詞】內地西藏班;初中語文;課內閱讀教學
一、引言
內地西藏班的初中學生屬于特殊群體,在上初中前,生活和學習大部分都在藏區,所以在進入內地上初中后,在學習科目偏向、生活習慣等方面都和藏區學校有所不同,難免會出現不適應的現象。尤其是在語文閱讀中,藏區學生的漢語水平相對較差,在語文閱讀中存在較大的困難。在開展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結合藏語學生的特點開展教學,逐漸提高藏語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
二、選擇合適的閱讀文章
(一)文章要和初中生的年齡特征相符,且生字要盡量少
對于內地西藏班的初中生而言,讀藏語文章時速度較快,但讀漢語的文章時則相對較慢。在閱讀文章時,假如有過多生字,很多學生就沒有興趣繼續閱讀了,在教師要求下才被動閱讀完,這樣的閱讀無法達到閱讀教學的效果。假如學生不愿意主動閱讀,對文章的關鍵語句就無法理解,不能表達自己的觀點,在做閱讀題時就會非常困難。所以,有的時候內地西藏班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會變成“滿堂灌”,無法達到預期的閱讀教學目標,還會讓學生對語文閱讀產生厭煩,降低其閱讀興趣。因此,教師要選擇生字較少的文章。
(二)選擇學生用藏語學習過的文章
在學習第二語言時,第一語言會對其產生正遷移作用,也就是有助于第二語言的學習。例如朱自清的文章《春》,有藏語版本也有漢語版本,一些藏語學生在進入內地西藏初中班之前,可能已經對《春》的藏語版本有所了解,教師就可以在課內閱讀教學中將漢語版本的《春》作為講解文章。很多文章都有藏語版本和漢語版本,教師可以在課下搜集一些這樣的文章,方便在課內閱讀教學中使用。選擇藏語版本和漢語版本對照的文章進行講解,能夠有效節省學生思考和理解的時間,將時間和精力更多投入在積累語言和完整表達上,從而有效解決語文閱讀中的難點。在內地西藏初中班的語文課內閱讀教學中,利用藏語對漢語的正遷移,多開展幾次這樣的閱讀訓練,從而逐漸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慢慢就能達到只閱讀漢語版本文章就可以理解文章內涵的目標。
(三)選擇有趣、淺顯、短小精悍的文章
選擇有趣、淺顯易懂和短小精悍的文章,激發藏語學生對漢語文章的閱讀興趣。在課內閱讀教學中要選擇篇幅較短的文章。內地西藏初中班的學生在閱讀漢語文章時,其速度相對較慢,并且課堂學習時間有限,因時間限制無法充分閱讀,假如閱讀不順暢就會對閱讀效果和閱讀興趣造成影響。
(四)選取教師自己全面深入理解的文章
教師要選擇自己全面深入理解的文章,并對文章詞句了如指掌,才能靈活講授文章。內地西藏初中學生的漢語理解能力相對較弱,教師要做好引導工作,逐步啟發學生思考和質疑,讓學生慢慢感受到閱讀的樂趣。
三、通過背誦和朗誦提高閱讀效果
背誦和朗讀是學生把書面語言變成有聲語言,眼、耳、口等器官都參與的一種大腦活動,其具有一定的復雜性。朗讀一方面能夠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感知文章詞匯的精妙和其中蘊含的思想情感;另一方面在熟讀后,學生能夠有感情地用心讀,文章內容在其頭腦中形成印象,出現立體感,從而讀出文章的神韻。比如某內地西藏初中班的教師在課內閱讀教學課中,把朗讀文章當作對藏語學生閱讀能力進行訓練的方式,在開始講解文章之前,都會讓學生自由用漢語閱讀文章,并讓幾位學生單獨站起來朗誦自己最喜歡的段落。通過對朗讀訓練的加強,學生在朗讀的時候就能體會文章語句的含義,逐漸提高漢語的認知能力。在朗讀形式上,有的采取齊讀,有的采取個別讀深奧部分,有的采取輪流讀等方式,朗讀的形式多樣化,也可以提高學生的朗讀興趣。
在指導內地西藏初中班的學生朗讀時應注意以下幾點:其一,讓學生自由朗讀文章,對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整體感知;其二,讓學生在朗讀中尋找文章的重點段落和重點詞語,通過反復誦讀理解其中的含義;其三,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文章中心句,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比如朱自清的《春》就表達了其熱愛自然,熱愛祖國山河之情。
針對一些比較好的文章,可以將其從朗讀延伸到背誦,從而豐富藏語學生的漢語詞匯和句子,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在寫作文時能有更加豐富的語言。很多藏語學生在用藏語表達時比較順暢,自信,但在用漢語交流與表達時有一定的困難,語序較為混亂,不夠完整,尤其是作文中的表現非常突出,這主要是因為其語料不夠豐富,需要多積累。對內地西藏初中班的學生而言,利用背誦這一方法慢慢累積語言素材,背誦文章的精彩段落、重點語句,不但能為理解文章打好基礎,也有助于口語表達和書面表達,慢慢提高語文水平。
四、語文課內閱讀教學要聯系藏語學生實際
內地西藏初中班的學生長期生活在西藏地區,因此教師在開展課內閱讀教學時,要聯系藏語學生的生活環境,引發學生共鳴,從而增強學生閱讀興趣。比如在學習《馬》這一篇文章時,可以找一些講述藏區馬的文章作為輔助的閱讀材料。在藏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馬是最為親密的伙伴,一直以來,馬和藏族人民的精神渴望和物質追求都有緊密聯系。為此,可以選擇講述藏區馬的文章,讓學生閱讀完文章后,討論自己所生活地區有關馬的故事。比如藏區會在每年八月舉行賽馬,賽馬中有拔旗拾哈達、飛馬拾銀、側轉、倒立、青稞酒等表演。還可以讓學生對比文章中描述的藏區馬和自己印象中的馬有哪些異同之處,從而更好地理解文章,深刻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情感,同時也能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
另外,在語文課內閱讀教學中,還可以采取分層教學法。依據學生漢語水平的不同,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針對漢語水平較高的小組,安排有一定難度的閱讀素材;針對漢語水平一般的小組,安排難度一般的閱讀素材;針對漢語水平較弱的小組,則安排難度較低的閱讀素材,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滿足閱讀需求,并在閱讀中獲得一定的成就感,對閱讀更加有興趣。
五、結語
內地西藏初中班的學生一方面要適應環境的改變,另一方面在漢語水平上相對較弱,需要初中語文教師重點關注。為了提高這些學生的漢語閱讀能力,語文教師要選擇合適的閱讀素材,不能太難,不能太長,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并且可以通過朗誦、背誦方式來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參考文獻】
[1]李嬋.構建內地西藏班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淺談[J].陜西教育(教學版), 2014(06):21.
[2]司仕鵬.初中語文課內閱讀教學[J].教育, 2016(12):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