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立紅



【內容摘要】目前英語書面表達教學中學生只負責寫,教師是唯一的評改執行者。教師投入多,學生真正內化少,學生寫作水平停滯不前。本文就此問題試圖引入“三評三改一展”教學新模式,讓學生主動融入作文評改,主動參與到評改的各個環節中,以達到提高寫作水平的目的。
【關鍵詞】初中 書面表達 三評三改一展
一、研究的緣起
教師評改書面表達的現狀
在英語作業的批改中,書面表達的批改是最讓英語教師感到棘手的。教師批改書面表達經常面臨的尷尬處境是:老師辛苦地將學生在書面表達中出現的用詞、造句、語法等錯誤細致地給學生批閱出來,本想批閱完畢后讓學生自我消化和整理,可學生卻只關注分數——作文的結果,對于產生結果的原因并不關心。教師評改的效果欠佳,而讓評改陷入尷尬境地的主要有以下原因:
1.評改以老師為終結者
當大多數學生把書面表達寫出來后,唯一和最終的執行者都是老師,書面表達結果的好壞全在老師心中,而在學生的意識里完成了書面表達只是完成了一項任務,對老師的批閱或建議不愿意去做更多的思考。
2.評改以分數高低為標準
學生憑什么來判定自己的英語作文水平呢?標準就是書面表達得到的一個分數。當書面表達的全部價值淪為一個分數的時候,用英語寫作的的認識就錯位了,這樣評改也就失去了意義。
3.評改以評價作為主要重心
評改重在評,而后續的修改重視程度不夠,學生缺乏修改的參照,且教師對學生的后續修改缺乏指導和追蹤,淺嘗輒止,“評”最后沒有較好的落實到“改”這個環節上。
二、理論依據
1.主體論
英語新課程標準中關于書面表達的教學建議中指出,學生是學習認識活動的主體,評改的途徑應交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評改,教師要為每一位學生創造實踐的機會,讓學生人人參與評改。
2.認識論
對一個事物的掌握,需要反復多次的實踐才能完成,過程中的反復與漸進正符合英語寫作的過程。
3.有效論
有效的反饋機制是目標達成的必要保障。老師以明確的書面表達評改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確保了英語寫作教學的有效性。
三、操作與實踐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說過:“教師對學生真誠的愛和美好的希望,是搞好學習的巨大動力?!薄叭u三改一展”評改新模式正是在激發學生寫作欲望、提高學生修改意識、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基礎上進行的課題實施。在實施過程中,本人一直堅持“把評改的權利還給學生、充分體現教師的引導作用”的原則,收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一)立標準、明方式、激熱情——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
1.建立評改標準,使評改有章可循
要激發學生評改作文的主動性,首先得讓學生有明確的評改標準和評改秩序,這樣可以避免學生毫無方向的修改,使評改步入正確的方向,學生沿著這樣的方向慢慢養成自主修改的良好習慣。
2.明確評改方式,使評改有路可走
要真正激發學生的評改熱情,本人在實施過程中必須做到各種評改方式循序進行,在不同方式的評改過程中最大限度地讓學生主動參與,不斷體驗。
3.激發評改熱情,使評改永具活力
英語寫作的根本目的在于表達與交流,學生的內驅力促使學生增強評改的熱情。因此,本人通過呈現佳作等形式,不斷刺激學生對作文的修改,通過小組、教師的肯定增強學生寫作內驅力。
(二)三評三改一展——創建作文評改新模式
在實施過程中,本人將評改程序分為四個環節,各個環節環環相扣,盡量讓學生主動參與和體驗評改的各個環節。學生在自評、互評和師評環節中對英語書面表達進行一定的反思和感悟,有利于激發學生自我內化、修改的內動力,優化修改策略,從而提升寫作水平。學生在“展”中提高自信心,再度激發寫作熱情,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
本文以“How I have changed”為寫作話題,具體闡述以上4個環節。
此次書面表達寫作要求如下:請從appearance, personality and present life 三個方面來描述自己的變化。
1.評改第一環:我評我改
(1)對照自評表,自我剖析
本人認為,修改的權利首先屬于學生本人,評改的第一主體也是學生本人,在我評我改環節中,自我評論是重心。學生首先參照英語作文自評表進行自我剖析,學生對自己的作文有整體上大致的審視和思考,第一時間發現自己的不足與優點,養成作文后先自我評價的良好習慣,為進一步的自我修改打好基礎,會評是會改的基礎。本人設計的學生作文自評表如下:
自我評改要點評價量表 自評者:
【設計意圖】學生完成初稿后,教師指導學生從以上幾個方面檢查、修改和潤色原文。從而有效的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附:學生A自評剖析
評價內容 原詞或句 修改后
上更加美觀
(2)對照自評表,自我修改
學生在自我剖析后要求學生根據自評表進行初步修改,學生的修改或許不是那么全面和準確,但修改的過程中是充分提高學生自我語言表達力的過程,這一環節不容忽視。
附:學生A自評修改后的作文 ( 紅色筆為一次修改)
As time goes by, my appearance, personality and present life have changed a lot.
Anything is possible if you try. I used to (be)short, but now I am very tall and strong. By the time, I am afraid of talk with others and very quiet. But now I am outgoing and I like meeting new people and make new friends. Besides, I always stayed at home and watched TV all day. Now,I know it's bad for my healthy (health). So I am doing outdoor activities from time to time, such as running, playing basketball.
I hope I will be better and better in the future.(and) I will study more harder so that my dream will come ture(true).
2.評改第二環:生評我改
(1)生生互評,拓寬評改思路
在學生自我評改的環節后 ,由于學生個體水平的差異、思維角度的差異,修改的幅度和力度都不會太大。生生互評就能很好的彌補這個不足。首先,本人會根據學生寫作水平的差異,將全班學生分為8個小組,以4人為一小組單位,小組成員充分發表自己對同伴作文的看法和修改建議,建議以書面的形式呈現。這樣操作,既彌補了第一環節的不足,又是一次讓學生充分參與和體驗評改的過程,學同伴之優點,補自己之不足。
同伴互評要點評價量表 寫作者: 評價者:
【設計意圖】在小組活動中, 鞏固所學的評價技巧,同時讓學生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通過感知、體驗、參與和合作的方式,形成良好的學習寫作的策略,促進其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
附:學生B對A的評價
同伴互評要點評價量表 寫作者:韓佳楠 評價者:韓江楓評價內容 很好
(2)根據生評,二次修改
學生根據組內成員給出的修改建議,學生進行第二次修改,真正將修改落到實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附:學生A二次修改后的作文(藍色筆為二次修改)
As time goes by, my appearance, personality and present life have changed a lot.
Anything is possible if you try. I used to (be)short, but now I am very tall and strong. By the time, ( At that time)I am (was)afraid of talk (talking)with others and very quiet. But now I am outgoing and I like meeting new people and make (making)new friends. Besides, I always stayed at home and watched TV all day. Now,I know it's bad for my healthy (health). So I am doing outdoor activities from time to time, such as running, playing basketball.
I hope I will be better and better in the future.(and) I will study more harder (than before)so that my dream will come ture(true).
3.評改第三環:師評我改
(1)教師引領,學生感悟
經過前面兩個環節的評改后,學生的作文已經初步成形,但是學生的水平畢竟有限,本人還會根據學生修改后的作文,收集審題、時態、人稱、用詞、造句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問題當堂指導學生進行評改。在充分體現教師引領學生進行深層評改的同時充分發揮學生的評改主動性,營造一種教師有效指導,學生充分參與的評改氛圍。
附: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A二次修改后作文的指導
師:經過二次修改,這位同學的作文已經基本過關,但個別句子讀起來依舊感覺怪怪的,請同學們一起來找一下。
生1:老師我覺得第2段的第一個句子:“Anything is possible if you try”,雖然是一句格言,但讀起來怪怪的,用在此處好像比較突兀。
師:很好。老師平時讓同學們多用格言,但格言用的要恰當,大家看看這個句子可以放在文章那個地方呢?
生2:老師,我覺得可以放在最后一段。如:I will study harder than before. I think anything is possible if you try . So, if I try ,my dream will come true.
師:非常棒。所以同學們,格言一定要用在恰當地時候,不然會讓人感覺很突兀的。同學們,讓我們再來看看這篇文章在連接詞方面還可以怎么改善一下?
生3:老師這篇文章中的but now 用的太多了,可以去掉幾個,或者用其他的連接詞。
師:這是一個好的建議,那么你覺得用什么來代替這個連接詞呢?
生3:老師,but 可以用however來代替。But now I am outgoing and I like meeting new people and making new friends.這個句子可以這樣來寫:However, I am not as quiet as before. I try to be more friendly and outgoing. And that make me have more and more friends.
師:非常棒。這個句子對比原來的句子,改進不少,值得大家學習。
……
(2)三次修改,佳作初現
在二次修改的基礎上,學生針對教師上課的點評和引導進行三次修改。教師在學生三次修改的基礎上對作文做最后的評價,給出最后的分數和以后改進的方向。
4.評改第四環:佳作展現
(1)佳作呈現,優點共賞
在這一環節中,教師扮演的是賞析者的角色,帶領全班同學,帶著欣賞的眼光品味每一篇佳作。對于學生的進步和優點教師要掛在嘴上,這種肯定的評價會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寫作激情。
附:學生A三次修改后的佳作,教師帶領學生進行賞析
師:同學們,這篇3次修改后的作文有什么優點呢?我們大家一起來找找。
生1:這篇文章段落非常清晰,有總有分又有總。
生2:用的兩句格言非常恰當,值得我們學習。
生3:連著詞用的也恰當,如:what's more, all in all, but now 等。
師:非常好!一篇好的英語作文首先得有一個好的構思和結構,讓人一目了然。其次,這位同學經過修改后。兩句格言用的很地道,值得大家的學習。而且,這位同學的連接詞非常好的體現了句子于句子間的邏輯關系,也非常值得大家的學習。
As time goes by, my appearance, personality and life have changed a lot.
I used to be short, but now I am very tall and strong. When I was at primary school, I was too shy to talk with others. And I had very small circle of friends. However, I have changed. I become more and more outgoing. When I am free, I often chat with my friends. What a big change. Whatl's more, I used to stayed at home and watch TV all day. But now I know it's bad for my health. So I try to do more outdoor activities such as running, playing basketball from time to time.
In a word, I have changed a lot. I hope in the future I will become better and better. Also I will study harder than before because I really want to improve my study. I believe anything is possible if I try .
(2)佳作入冊,資源共享
在此環節,本人會將學生的佳作入冊為檔,日積月累,讓學生時不時地借鑒佳作,不斷自我突破,實現不斷飛躍。
四、效果與反思
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本人發現這種以“我評我改,生評我改,師評我改,佳作展現”為四環節的螺旋式評改模式具體一定的可操作性,這種模式帶來如下良好的效果。
(一)成效
1、評改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英語作文經過三次修改,從原稿到成稿,其實是學生內心思考如何寫作和如何提高寫作的過程。每一次評改學生都能有心靈的碰撞,內心的消化,無形中逐步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2.評改體驗式,重點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三評三改一展模式最大的特點是學生參與評改的任何一個環節,真正體現學生在評改中的主體性。其中,在“評”這個環節,學生本人,他人和教師是主體;在“改”這個環節中,學生本人是主體。這三個主體互相聯系,互相碰撞,互相融合,在這種體驗式的評改中,重點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
(二) 反思
在評改過程中,本人還是碰到了一些困惑,如:如何調動后進生評改的積極性,讓他們真正參與進來;學生的評價是否科學;教師課堂評價是否應更具指導性。其次,要真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否應該多一些語言輸入;是否應該有效指導學生在平時積累一些好詞好句。在未來的教學實踐中,本人依舊需要對作文評改方式做更加深入和全面的思考,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杜志嫻.《中小學英語教學活動設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7 月第一版.
[3] 程宏喜.啟發式教學方法的外延——英語作業批改方法改革嘗試[J].安徽教育,1990(2).
(作者單位:蕭山區義橋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