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舒怡
【摘 要】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作用是方便群眾文化生活,滿足大眾需求。基層文化本身受人民群眾的喜愛,做好基層群眾文化的建設、及時發現和解決群眾文化中存在問題,從而讓群眾明確自身工作的方向,進而引導基層群眾向健康開朗、積極活潑的軌道發展。筆者根據實際工作經驗,對新形勢下我國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進行概述,提出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對策。
【關鍵詞】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思考
中圖分類號:G1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12-0232-01
作為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在我國整體文化建設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應面向大眾、服務大眾,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是人民群眾工作、生活和學習的力量源泉。
一、當前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群眾文化建設基地發展較緩慢。從實際情況來看,文化站和文化館作為我國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和發展的主要基地,總體發展水平遠遠落后于我國經濟發展水平。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對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視程度不夠;另一方面是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人員匱乏,受社會制度的影響,我國文化站和文化館出現人才的斷層,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國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發展。
(二)群眾文化的服務方式單調。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得到了飛速發展,人們物質生活得到了極大滿足。與此同時,人們對精神方面的追求愈發強烈,我國的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無法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明需求。此外,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在形式上比較單一、內容上比較乏味,傳統的戲曲、表演等文化活動滿足不了主流欣賞水平。
(三)群眾文化工作人員觀念落后。在群眾文化工作人員方面,受傳統文化建設影響較大,很多文化工作人員觀念陳舊、思維模式固化,缺乏創新意識和改革精神,群眾文化在內容和形式上與主流觀念格格不入,難以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追求。
(四)群眾文化建設人才缺乏。21世紀是互聯網的時代,新媒體影響著群眾文化建設的方方面面,而文化站和文化館的工作人員大多是中老年人,在思想觀念上受新媒體的影響較小,不能與時俱進,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有心無力。
二、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對策
(一)豐富形式和內容,拓展群眾文化發展空間。在形式上,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要充分利用新形勢下多元化的媒體和文化娛樂方式,打破傳統單一局限的文化建設方式,積極拓展新的發展空間。在新的發展時期,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應將校園文化、少年文化、企業文化和老年文化等文化方式相融合,發展群眾基礎,拓寬人們精神文化的空間和范圍。
(二)與時俱進,把握群眾文化追求方向。人民群眾作為文化建設和發展的主體,在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中應與時俱進,把握群眾對文化的追求方向,切實從人民群眾的視角出發,讓人民成為文化的建設者和分享者。基層文化建設應堅持服務人民群眾、服務社會主義,牢記群眾建議,將人民群眾的滿意程度作為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工作成效的衡量標準。
(三)積極吸納專業人才,提高文化建設人員的總體素質。政府主管部門應加強對文化部門的管制,積極吸納專業的文化建設人才,為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注入活力和動力。在人才培訓方面,各級文化站和文化館應加強內部人員培訓,定期進行考核,采用優勝劣汰的方式,確保文化建設人員的整體素質。此外,文化站和文化館應加強和同級文化部門的溝通交流,保持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創新及活力。在工作管理制度方面,各級文化部門應強化工作人員的責任感,積極和人民群眾合作交流,為以后文化建設工作的開展提供群眾基礎。
(四)深化改革,加快群眾文化隊伍建設。在加強群眾文化隊伍建設中,首先要加強管理,完善隊伍建設。筆者認為,文化部門和人事部門應制定基層文化工作人員任職條件,規范崗位責任制度,促進人員結構的重組和完善。其次,要不斷完善激勵機制,從社會上吸引更多優秀的專業技術人才,讓更多的人才投身到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中去。最后在發展業余文化隊伍方面,應建立健全基層文化志愿者隊伍,將曲藝、攝影、書畫、舞蹈、音樂等方面的愛好者組織起來,為文化志愿者隊伍提供優越的環境。各級文化部門應制定科學合理的優惠政策,鼓勵民間文化活動的開展,使民間藝術團體和專業藝術團體相結合,對于活動表現優異的人才,應采用分散或集中的方式進行文化方面的專業指導和培訓,從而有效推進基層群眾文化建設。
三、結語
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在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其本身就是一項艱巨的工程,基層文化館的建設工作人員應將目光放長遠,注重自身隊伍建設,為推動我國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張婷.淺談新形勢下群眾文化的建設與發展[J].才智,2015,(05):289.
[2]王穎博.新形勢下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反思[J].戲劇之家,2015(07).
[3]史維靜.如何做好新形勢下的基層群眾文化工作[J].大眾文藝,20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