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心肺復蘇是一項極其重要的急救技術,通過對《2010美國心臟協會心肺復蘇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的學習,結合教學經驗,在現代救護新理念及新指南指導下,采用情景教學等方法,從而打消學員對心肺復蘇操作的顧慮,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模擬教學;心肺復蘇;場景模擬;實踐教學
隨著我國現代化進程的加速 ,人們在享受現代文明的同時 ,不斷地受到災害事故的威脅。當意外傷害發生的時候,事故現場的“第一目擊者”,如果能夠正確地實施心肺復蘇術,將大大的降低院前死亡率和傷殘率。在我國心肺復蘇的普及率較低,經過近二十年的努力,已達1000萬人次以上,但對于我國14億人口來說,這一數字還遠遠不夠。而我們所在的石油化工企業,有可能接觸到的危險化學品很多,也有可能遇到安全事故,所以我們更應該加強心肺復蘇術的培訓。
一、理論教學
1、激發學習興趣
心肺復蘇術是搶救傷病員的非常重要的操作,每個學員無論在何崗位,都要求必須掌握。我們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學時為6學時,兩學時理論,四學時實踐。心肺復蘇的目的和意義充分體現了人道主義,應首先講授。講授這些內容雖然必要,但是比較乏味,應該重點講心肺復蘇的重要性及普及心肺復蘇的現實意義。然后講解心肺復蘇的緊迫感,重點強調“急而有效”,給出幾個時間的要求:一般認為,心臟驟停在4分鐘內開始復蘇者多能獲救,而超過10分鐘者幾乎無一存活。有學者統計,在心搏驟停后開始實施復蘇的時間與獲救機會的關系有如下規律:4分鐘~3/4人復蘇成功;6分鐘~1/4人復蘇成功;10分鐘~1/100人復蘇成功。我國對救護車的要求是在接到報警后的5分鐘之內出發,而面對交通壓力激增,平凡出現堵車現象的今天,我們更不可能指望救護車在4~6分鐘之內趕到,因此,要求我們每個人都要掌握心肺復蘇術的操作技術,一定要爭分奪秒,及時判斷和正確處理。
2、熟悉“七個步驟”,掌握操作程序
雖然理論學員不愛學,但是心肺復蘇實踐操作前掌握必要的理論可以節省實踐前的準備時間。但是單純的講解效果很差。我一般采用電教片邊看邊講,看完后讓學員間模擬操作。操作前我們并不要求學員把這七個步驟都記住,只要理解就行了。“七個步驟”是指:①現場評估:保證環境安全,救人是目的,但是救人的過程中請注意保護自己。②判斷傷病情:在三十秒內,迅速判斷意識和呼吸。③立即呼救:尋求現場其他人的幫助,并且指定專人撥打急救電話。特別要強調現場救護員的現場指揮職責,維持現場秩序,至關重要。④擺放體位:把病患以正確的手法,在硬地面或木板上擺放成為仰臥位。⑤人工胸外按壓(30次):原理即“胸泵”原理。重點掌握按壓位置和按壓力度,一分鐘至少要按壓100次。⑥“仰頭舉頦法”開放氣道:心搏驟停時患者因下頜肌突然松弛,舌根后墜,壓迫咽喉,聲門趨于關閉,采用“仰頭舉頦法”保持下頦與耳垂連線與地面垂直,鼻孔朝天,即可有效的將氣道開放。⑦人工口對口呼吸:一般情況下,大氣中含氧21vol%,人呼出氣體中含氧15.5vol%,已足以維持生命所需,而在實際操作時,主要要避免過度通氣,防止患者氣胸、血胸。
3、解除學員的顧慮,讓每個學員敢于在現場使用心肺復蘇術救護傷員。
雖然學員通過學習都可以基本掌握心肺復蘇術的操作方法,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大多數人都有顧慮,不肯進行實際的操作。通過調查,主要顧慮和解決方法如下:
①對口對口人工呼吸表示出抗拒,害怕一些口腔帶來的傳染病以及口腔可能帶有嘔吐物,覺得很惡心。
解決方法:可以在做口對口人工呼吸時使用紗布、呼吸面膜等保護措施?,F場沒有紗布或者呼吸面膜,又實在克服不了心里障礙的,在2010年新的心肺復蘇指南中明確了,如果旁觀者沒有經過專業的心肺復蘇訓練,可以提供只有胸外按壓的心肺復蘇術。
②擔心復蘇成功后,病人有后遺癥。
解決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正確的按壓部位和力度,可以避免肋骨骨折的發生,但是對于某些老年患者、骨質疏松患者,他們發生肋骨骨折的可能性更大,說是難以避免也不為過。但是遇到威脅生命的情況時,“保命”,需要放在第一位。
③如傷病員出現意外擔心要付法律責任。
解決方法:目前我們國家對心肺復蘇術尚無相應的法律規定,但應在接受培訓后對傷病員進行有效的心肺復蘇術。通過和專業律師的咨詢,可以把心肺復蘇術納入緊急避險的范圍。緊急避險是指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不得已采取的緊急避險行為,造成損害的,不負刑事責任。
二、實踐教學
經過上述理論課程的鋪墊,學員非常渴望在高級心肺復蘇模擬模型上操作,以檢驗自己的學習效果。我處購進的高級心肺復蘇模擬模型安娜,有電子顯示屏能顯示按壓、吹氣正確與否和是否搶救成功等。這些模擬人是目前檢驗是否掌握心肺復蘇的最先進的教學設備。
1、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教學在教學中應用比較廣泛,原則上不屬于實踐教學,之所以歸納到實踐教學中是因為我們在應用多媒體主要講述與實踐教學相關的內容時使用的比較多。我在教學中利用心肺復蘇術的操作視屏,自制一些課件,先讓學員看一遍課件,讓每一名學員總體有一個印象,看一看專業救護人員在現場是怎樣搶救病人的,以便自己操作有實戰感,充分調動了學員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教師示教
由教師再按流程在模擬人上具體操作一遍。具體過程如下: 首先確保自身環境安全→判斷昏倒的人無意識、無呼吸→立即呼救,叫“來人啊!救命??!撥打120”→迅速將病人放置于仰臥位,并放在地上或硬板上→立即在正確定位下作胸外按壓(30次)→檢查并清理口腔異物→開放氣道→口對口人工呼吸兩次。做五組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后,檢查意識和呼吸。如此反復進行,直至救護車趕到。
3、利用模擬人練習
經過理論、多媒體、教師演示等,學員對利用模擬人操作已經躍躍欲試。把學員6-7人分成一組,讓學員充滿信心地在模擬危機場景下進行操作,可模擬的場景如:溺水、觸電、交通事故、突發疾病等。多組同時進行危機場景的救護演練時,每組學員再進行相應的分工,如:現場指揮者、救護者、撥打電話者、圍觀群眾等等。分組并且每個小組互相評比,讓學員在競賽中學習。通過這種模擬,讓學員體會到搶救成功的成就感,體會到失敗就意味著一個人生命的完結,從而大大提高來了學員的興趣和熱情,也增強了他們的使命感和責任心。
三、總結與希望
這種教學法并沒有把理論和實踐完全分離,但是理論上的重點和實踐上的內容在備課時已經做了合適的區分,做到在理論中有實踐,在實踐中強化理論。在整個教學活動中,老師在理論教學上處于主導地位,起主導作用,而在實踐教學中,學員是主導地位,老師只起到指導的作用。在模擬現場,讓學員有仿真感覺,如身臨其境,幫助學員盡快進入角色,促使學員充分展現自己的知識和能力,讓學員更快更好的掌握心肺復蘇術這項操作技能。
作者簡介:
姓名:李薇,出生年月:1984.6.30,性別:女,民族:漢,籍貫:江蘇徐州,當前職務:教師,當前職稱:中級,學歷:本科,研究方向:應急救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