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曉峰
摘 要:本文闡述了新媒體時代下高校圖書館所面臨的問題,分析新媒體時代高校圖書館的要求,并且提出高校圖書館管理模式的創新策略,旨在提高高校圖書館的發展水平。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 高校圖書館 管理模式創新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4-00-01
引言
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使得各個行業逐漸走上信息化發展道路,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圖書館也積極開展技術創新研究,對人才隊伍進行重新配置,對管理模式進行改革,極大地提高了圖書館的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高校圖書館是高校的文獻信息中心,也是對教學過程以及師生進行服務的重要機構,同時,隨著我國對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視,高校圖書館所承載的社會任務也越來越重,是鏈接高校和社會的重要基地。在新媒體時代,信息技術、新媒體技術、大數據技術等各種新技術的應用,使得圖書館的發展越來越快速,而且這些新技術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不可或缺的力量。在這個背景下,高校圖書館的傳統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所暴露出來的問題和弊端也越來越嚴重,對圖書館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挑戰,面臨數新媒體的沖擊,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必須要把握圖書館管理服務工作的新動向和新趨勢,結合圖書館的準確定位,對高校圖書館的管理模式進行創新,更好地服務社會,服務師生,服務教育。
一、新媒體背景下高校圖書館信息化的特征與服務
1.數字化特征
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通信技術及網絡化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信息的傳播變得越來越迅速、快捷,而且信息容量越來越大,圖書館發展過程中必須要結合信息化社會的特征,對傳統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進行創新,各種文獻資源不僅僅局限于紙質文獻,多媒體資源、數字資源也成為高校圖書館的資源主體,使得圖書館呈現出數字化特征,增強了信息的共享性。另外,由于圖書館中的信息量巨大,如何在浩瀚的知識海洋中搜尋自己需要的信息,捕捉自己為自己所用的文化信息,對于學生來講也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對于圖書館的工作人員來講,要學會使用數字化技術、信息化技術給師生和其他用戶提供服務,也是考驗管理人員綜合能力水平的一個標準。
2.館藏結構的改變
傳統的圖書館資源主要是以紙質圖書為主,紙質資源構成了圖書館館藏結構的柱體,也有一部分電子資源,但是數量較少。在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的資源結構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數字圖書越來越多,對傳統的紙質圖書進行替代,數字化出版物更加靈活,不限于印刷工作,而且具有文本、圖畫和聲音等多種功能,還可以通過光盤、數字化或電子化裝置進行儲存,使得數字化資源的存儲量越來越大,可以豐富圖書館的館藏資源,還能向讀者展示生動、具體、形象的信息,形成多種多樣的網絡化信息資源。由于圖書館的館藏結構發生了改變,必然也會引起圖書館的管理模式、服務模式的改變。
3.教育特征
無論高校圖書館怎樣發展,它都是開展學生教育的重要場所,也是高校教育的第二課堂。在高校教育過程中,除了對學生進行課堂教育之外,還可以加強對圖書館的應用,在圖書館中開展輔助教育,比如給學生推薦閱讀書單,讓學生進行閱讀,讓學生從圖書館中搜索相關的資料和信息,從而進行自主學習等,這些都體現出高校圖書館的教育功能。另外,高校圖書館還具有一定的學科特征,高校不僅是教書育人的場所,也是科研場所,學科研究建設是促進社會發展,促進高校教學質量不斷提升的重要措施,高校圖書館在新媒體時代下實現創新發展,也可以使得圖書館為學科建設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持,可以按照學科專業建設要求,對圖書館中的各種文獻信息進行組織、存儲、編輯,從而使得圖書館的文獻信息更加科學化,優化文獻服務職能,為高校學科科研建設提供支持。
二、新媒體背景下高校圖書館信息化發展面臨的困境
1.圖書館信息化概念未普及
高校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有利于圖書館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的不斷升級,這對于圖書館的發展十分重要。但是當前很多高校的圖書館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依舊比較傳統,對于圖書館信息化建設也流于形式,管理人員的信息化意識不夠,沒有為圖書館的信息化管理奠定良好的條件和基礎。
2.圖書館的讀者服務模式單一
當前很多高校圖書館在開展讀者服務的時候并沒有結合讀者的需求,服務模式也比較單一,以閱讀服務為例,高校圖書館在開展閱讀推廣時只是簡單地對高校圖書館中的藏書資源進行推廣給,也沒有很好地結合用戶的閱讀需求開展推廣,所以推廣效率不高,并沒有真正達到推廣的目的,閱讀推廣只是流于形式。
3.圖書館的數據處理難題
由于傳統的服務理念根深蒂固,有的圖書館館員沒有積極轉變觀念,缺乏現代化服務意識,同時缺乏信息和數據素養,沒有積極發揮出主動意識、服務意識,忽視了信息數據的作用。因此導致圖書館中的各種信息化資源、數字化資源的存儲、使用效率不高,尤其是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圖書館的館藏資源越來越多,有的館員不知該如何存儲,也不知該從何處著手進行使用,尤其是面對龐大數據量的移動、運算,要耗費較長的時間、人力、財力,因此導致高校圖書館在大數據時代的發展比較緩慢。
4.基礎設施落后,功能不全
當前很多高校圖書館都在積極開展基礎設施建設,以信息化發展為導向,對圖書館的設施設備進行革新,購置了新設備、引進新系統,在建設過程中面臨的現實問題較多,比如資金不足,基礎設施設備的購置工作滯后,一些軟件的功能不全面,影響了圖書館的信息服務工作效率。
三、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圖書館管理模式創新策略
1.轉變思想,開展信息化服務
讀者服務是圖書館服務的主要內容,高校圖書館面對的主要服務對象是高校的師生,同時也面對社會大眾。在傳統的服務中,圖書館的工作是以藏書為中心的,隨著現代服務理念的轉變,數字圖書館的服務從以藏書為中心逐漸轉變為以讀者為中心。傳統的圖書館雖然堅持“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的服務宗旨,但是是建立在“到館借閱、館藏借閱,限時借閱”的基礎上的,讀者必須要滿足一定的條件之后才能接受圖書館的服務。在高校圖書館發展過程中要以建立功能齊全的數字化圖書館為導向,利用計算機網絡向用戶提供信息服務,將傳統的服務與現代化服務結合起來,使得服務內容變得更加多樣化。例如很多群眾可能對數字化資源共享服務不夠了解,則可以在圖書館比較醒目的位置張貼宣傳頁,讓到館的讀者可以了解如何利用網絡獲得文化信息共享資源,提高知識利用率。
2.創新服務模式
為了提高現代化圖書館的服務水平,應該要積極創新圖書館服務模式,比如可以加強對手機圖書館和即時通信交互平臺的建立,以新媒體技術為基礎,與圖書館的信息服務為依托,產生新型手機圖書館、即時交互平臺,并且還可以聯合其他的相關技術開展虛擬圖書館的建設。比如手機圖書館是基于無線移動網絡技術建立起來的一種全新的圖書館,可以使得圖書館的服務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任何用戶只需要通過手機或者其他的平板終端,借助網絡就可以連接到圖書館,從圖書館中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資源,實現信息資源的下載、傳輸。另外,即時通信平臺是提高圖書館的互動性的重要載體,QQ、微信等平臺可以作為人們交互的工具,圖書館也可以借助這些技術,給用戶提供一個良好的交流平臺,讓人們可以在專門的平臺上相互交流和溝通,分享自己的閱讀經驗、學習經驗,從而實現各種信息資源的共享。
3.加強圖書館之間的合作,實現信息資源共享
電子化信息資源的核心是數據庫的建設,數據庫又是信息資源共享的基礎,當前各個院校都十分重視圖書館建設,但是單個高校的圖書館并不能發揮出很大的效應,而且每個圖書館都有自己的優勢,對圖書館的優勢進行整合,則可以產生更大的影響力。隨著圖書館網絡技術的運用,可以加強圖書館數字化特色館藏資源的建設,建立自己的館藏網上信息導航、專題數據庫和書目數據庫等,在保持本圖書館的特色的基礎上,與其他的圖書館進行對接,實現資源共享。
4.加強信息化服務人才的培養,提高圖書館服務水平
在信息化發展過程中,圖書館傳統的管理理念已經不再適用,對此,必須要積極加強對圖書館管理人員的培訓教育,加強業務技能培養,培育出一批專業化的綜合型服務隊伍。首先要轉變館員的服務理念,提高館員的服務意識,讓館員學會主動服務,主動與讀者進行溝通和交流,對讀者的需求進行了解,并且為讀者提供信息服務、閱讀服務。其次要加強對圖書館館員的信息技術能力的培訓教育,引導他們學習使用各種信息化技術對圖書館的館藏資源進行數字化轉化,對數據庫進行管理,從而提高圖書館資源的利用率。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信息化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在新媒體背景下,高校圖書館必須要轉變傳統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采用信息化技術、計算機技術、新媒體技術開展圖書館服務和管理工作,提高圖書館服務水平。
參考文獻
[1]陳顯龍.新媒體背景下高校圖書館信息化建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J].新媒體研究,2016(13)
[2]姜傳菊.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創新策略[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01)
[3]李豫誠.新技術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管理與服務模式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