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幾年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和國家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進程,微信電商以火熱的形式在全國蔓延開來。為充分了解在校大學生的微商行為,本文對合肥市高等院校4000名在校大學生微商進行隨機抽樣調查,通過對調查結果的分析研究,較為詳細的了解了大學生微商創業的現狀,并對此行為進行分析,提出相對應的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 微商創業 互聯網+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4-0-01
為擴大就業,同時滿足民眾的物質需求與精神需求,2015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發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提議。隨后國務院下發《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蓬勃發展。高校大學生由于人數多、就業難、受教育水平高、接受新事物快等特點,成為國家就業創業工作重點關注對象。據統計2016年765萬大學畢業生中的創業率為2.93%,比2015年提高0.07個百分點,呈逐年上升趨勢。現如今大學生幾乎全是90后,他們是網絡原住民,使用互聯網就如同呼吸空氣、飲水一樣自然,擁有更開闊的眼界,對未來也有更深刻的認識。對于大學生創業者而言,在成千上萬的創業項目中,與互聯網相關的項目無疑擁有最大的吸引力。
隨著各種新興技術尤其是移動終端的高速發展帶動了自媒體時代的到來,而自媒體平臺與電商營銷平臺的整合催生出新型電商模式既移動社交電商。微信電商就是它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基于微信生態集移動與社交為一體的新型電商模式,以投資低、風險小、用戶多、傳播快等優勢成為大學生互聯網創業的最佳選擇之一。當創業者們蜂擁而至,試圖賺取他們人生第一桶金時,越來越多的問題浮現出來。為深入了解大學生的微商創業現狀,筆者以安徽省合肥市高校在校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了相關調查和分析。
一、調查對象
合肥市是安徽省省會,是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全市共有高等院校59所,大學生近65萬人。作為全國唯一的科技創新型試點市,國家首批創新型試點市,合肥這所城市為大學生們提供了良好的創業實踐機會。
本次調查利用網站發放調查問卷進行,采取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邀請5所不同類型的高校共4000名大學生微商參與調查,其中收到有效問卷3674份,問卷有效率為91.85%,覆蓋了各個年級和專業。 參與調查的學生中,男性大學生占44.6%,其余都是女生;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各年級的學生比率分別為16.28%、50.05%、22.92%、10.75%;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所占比重最高為38.67%,理工類專業和文史類專業學生所占比重分別是16.77%和26.02%,政法類和藝術類學生分別占5.89%和8.01%,其他專業學生占4.64%。
二、調查具體內容與結果及分析
1.從事微商的基本情況。根據調查問卷,筆者發現:63.33%的大學生經營時間在半年以下,半年至一年的占20%;自己有貨源當老板的大學生占26.5%,作為微商代理人的占68.8%;2/3的大學生采取個人形式進行營銷;從事微商投入成本在兩千到一萬元的占51.7%。對大學生微商的月收入狀況筆者進行了統計,每月盈利在500以下的學生占35.7%,盈利在500~1000元的占38.44%。40.11%的學生從事微商是為了獲得經濟收入,21.76%的學生是為了提高自身能力,13.04%和7.78%的學生分別為了實現創業夢想和增加就業籌碼。
2.從事微商對學習和生活的影響。根據調查顯示,45.7%的大學生平均每天在微商上花費3-6個小時,通常是在晚上18點-24點的時間段,在學習時遇到緊急訂單64.8%的學生會采取及時處理的方式,而且絕大多數學生在學習時會習慣性地關注與微商相關的消息。在從事微商的過程中,79%的學生存在急躁焦慮,心情郁悶的心理問題,67%的學生有過喪失信心的感受。75.6%的學生有過為了宣傳產品在朋友圈里連續刷屏的情況,絕大多數的學生在做微商后與朋友或同學的關系受到了影響。84.3%的大學生微商有著學習壓力,71.2%的學生存在資金壓力,62.7%的學生感受到人際關系壓力。
3.對個人綜合素質的影響。根據統計,83%的大學生認為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和表達能力有很大提升,54.1%的學生認為自己的協調能力有所提升,47.4%的學生認為自身的思辨能力有所加強。打算長期做微商并把它作為將來就業方向的大學生占35.8%,在保證產品質量方面,65.5%的大學生選擇經常會檢查并保證質量,絕大多數的學生不會為得到利益而采取欺騙消費者的手段,同時會及時兌現對顧客的承諾。
綜合上述現象,筆者發現大學生從事微商創業這一行為,利弊參半。從好的方面來看,微商平臺門檻低、可支配時間靈活、操作便捷,適合大學生積累實踐經驗、提升綜合素質能力、進一步提高對社會的認知。從壞的方面來看,首先是大部分學生目前從事的是微商代購模式,既缺少技術含量、利潤低,也容易承擔層層代理后的高風險。其次是不能正確協調創業實踐與學業發展的關系,本末倒置。再次是過度“消費”友情,易引發好友與同學反感,人際關系惡化。最后是創業失敗,打擊自信心。微商作為一種新的銷售模式,目前還處于摸索時期,大學生又沒有實戰經驗,缺乏技術指導,極容易出現跟風創業而栽跟頭。
三、新形勢下對大學生微商創業行為的建議
1.認清形勢,把握重點
在全國轟轟烈烈開展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中,高校大學生創業得到了國家和政府部門以及高校的多方面支持。大學生開展微商創業固然好,但不應忘記自己的初衷,認真做好學業規劃,合理協調學業發展和創業實踐的關系。學習為主,創業為輔,二者相輔相成,要通過提高學習能力去促進實踐的發展,而創業的成功將推進綜合素食能力的再次提升,優秀的學習能力是開展創業實踐的良好基石。
2.提高重視,對癥下藥
高校在大學生創業的引導上有著集中、高效的優勢,應當對其在移動社交平臺使用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進行提醒和引導。一是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通過專業教學和校園主題活動推動大學生做好個人職業規劃,將個人的求職意愿與社會的發展相結合,根據自身的綜合能力和真實需求決定求職方向,大膽實踐、小心求證,而非一味的盲目跟風。二是要及時向學生宣傳和解讀國家對于大學生電商創業的政策和鼓勵措施,并加強對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和創業鼓勵保障機制,培育大學生敬業、誠信、友善的美好品格。三是開展大學生微商創業培訓。多數大學生對微商知之甚微,想創業卻無從下手,部分大學生在微商創業的過程中,也會遇到很多自己難以解決的困惑。高校可以建立大學生創業培訓部門,開設創業教育的通識課,并結合電子商務、物流、金融、法律、管理等知識,讓學生系統學習。同時學校可以定期邀請校外的創業專家,尤其是互聯網方面的成功人士,對大學生的創業過程進行指導,幫助他們了解移動社交電商成功的關鍵點和具體運營流程,指導學生度過創業難關。
3.定位準確,做合格微商
一是準確把握自身定位。大學生在從事微商行為中要以誠信立身,保證一切銷售流程皆在法律的監督下完成。要學會審時度勢,因勢利導,順勢而為,把握好時機,掌握好事物發展規律,利用好的銷售工具,采用切實可行的實戰方法去經營微店。二是做好產品定位。在開展創業之初,要充分調查市場環境,明確銷量火爆和滯銷的各種產品,尋找物美價廉的高質量產品,避開千篇一律,打造有特色的微店。
參考文獻
[1]郭秋霜.淺談微信營銷中的利與弊[J].現代營銷,2014(7).
[2]顧曉禹.大學生微信創業的發展研究[J],福建農業,2014,08.
作者簡介:付婕,(1985.11—),女,漢族,安徽淮南人,碩士,淮南師范學院,文學與傳播學院,助教.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