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綜合布線系統猶如智能大廈的一條高速公路,連接著樓宇自動化、防火自動化、通信自動化、辦公自動化、信息管理自動化等所有系統,實現樓宇智能化。現在“互聯網+”快速發展,智能制造,“智慧城市”需要滿天飛的無線信號,無線信號也需要有線的基站連接才能進行,這條快速發展的“高速公路”,需要綜合布線工程師來設計,如何提高綜合布線工程師的實際設計和實施能力水平,是一個課題,值得我們職業院校認真思考和研究。
【關鍵詞】職業院校 綜合布線工程師 實踐能力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2-0088-02
本科院校,在綜合布線課程設置上,偏向理論基礎為主,學生畢業進入企業后,更多的是理論方面的知識,在實際應用中,需要后期的很多操作積累才行。職業院校,定位更多是動手和設計的綜合能力,以理論基礎為指導,著重培養學生的動手和設計能力,如何切入,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師資隊伍需要具有較強工程能力
職業教育為學生能夠學以致用,一般會和企業聯合辦學,從工廠聘用一批具有工程師以上職稱的教師作為實踐教學的指導老師,具有理論水平高、動手能力強的特點。利用學生下工廠實習的機會,要求指導老師自身也要帶著任務下去,不斷提高教師隊伍自身的工程實踐能力。一支高素質、工程能力強的師資隊伍是提高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基礎,而且也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提高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同時,也可以選聘企業具有網絡施工中級職稱以上職工轉聘為教職員工,填充進師資隊伍,提高整體隊伍的工程實踐能力。
二、教學方法要以理論為指導,實踐為主導
要培養綜合布線工程師的實踐能力,在教學方法上要有大的改動,理論知識為輔助,實踐為主導,有些學生在走入企業后,很多人還分不清各網絡子系統的區別和設計方式,為什么?就是因為在學習時以理論為主導的方法去學習,很多人連現場都沒去過,對各個布線子系統沒有感性認識,泛泛而談,實踐能力很差。針對這一情況,對教師而言,教學方法要有突破,因為很多老師也是學術型的,他自身對現場實際環境理解也不深刻,因此,不能單純強調實踐教學的課時和比例,而要提高實踐教學的效率。讓學生充分動手操作,達到提高實踐能力的目的。
另外,還要整合教學的教學內容,現在教學學時在減少,而知識在不斷更新,使得教學內容不斷增多。除了對理論課程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外,還要求對實踐教學內容進行比較大的整合。這些內容的整合既可以使學生在實訓中得到動手的機會,又能利用課程設計使學生的動手方向性更明確,內容更充實。
第三,要結合考核方法的改變。目前實驗的考核方法大都是結合平時出勤、實驗報告、實驗環節中的實驗效果等進行綜合評價。很多學生主要是應付,自身的動手能力并沒有得到提高,實驗完成后,下次做實驗又出現工器具不會使用等問題。因此,應對實踐教學考核方法進行改變,注重學生在本課程實驗的應知和應會的考核,這樣學生基本技能和常用設備、儀表的使用能力效果會加強。
三、課程設計上實訓課比重加大
在每學期設計課程的時候,很多教師因自身都是學術型的教師,在課程設計上就習慣于將理論課設計較多,實訓課設計較少,因為他擔心實訓課沒有實際內容,這樣會直接導致學生在課程上一直以理論為主,要想改變這一現象,首先在課程設計上,就要以實訓課為主,加大實訓課比重,實訓課內容為某一項目或者動手能力提高為藍本,這樣才能讓學生快速提高實踐能力。
四、課程設計、畢業設計以實際項目為背景
當前大部分高校的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的題目都沒有接近工程實際,只要求學生進行理論設計,撰寫設計說明,這樣的設計,很多學生都是東抄西湊,非常空洞,遇到了一個實際的問題無從下手。我認為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的選題要盡量以實習期間的項目為主,貼近工程實際,有一定的代表性,為了減少學生相互抄的問題,設計的題目要不斷更新,設計的要求不能只是滿足設計說明書,課程設計要求答辯,對部分畢業設計、課程設計要求進行實物制作,這樣學生的實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五、以實踐推動理論學習
現在大部分工廠不愿意接受學生實習,愿意接受的廠家,卻因為種種原因,也只能讓學生參觀實習,學生真正動手的機會難得,這樣的實習對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培養的作用不大。我認為應建立校內動手能力與校外融入的方式進行實習,讓學生在實習期間加入到實際項目施工中,在校內利用原有的學習設施,在校外通過實習期項目建立與工廠密不可分的狀態,學生可以在不同的自動生產線上實習,能極大的解決了生產實習的問題。
同時,開展工程技能培訓和第二課堂教學,讓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與其自身的工程實踐經歷有機結合,在沒有走出校門就能掌握外面企業在如何進行綜合布線的,項目是如何實施和進行的,有針對性的開展相關技術的培訓,培訓教師自己帶課題,學生參與課題的全部工作;其次還可以組織各種競賽活動,對參與的學生作品進行展示、評審、獎勵,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通過這兩種方法提高學生綜合布線的實踐能力。
總之,綜合布線工程師在職校教育過程中,從傳統學科到工程實踐領域,專業技術多年來在全國得到了應有的重視和良好的發展,“互聯網+”的迅猛發展,企業互聯互通的急切需要,在新形勢下對綜合布線工程師不斷提出新的要求。各類職業院校將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培養復合型、應用型技術人才作為長期培養目標,面向各類企業需求培養綜合布線工程師,隨著經濟市場變化調整課程設置,不斷優化組合辦學資源和積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成熟經驗,在辦學過程中不斷進行教學改革,開發出綜合布線專業新的柔性課程體系,為國家提供更為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穆華平等.網絡綜合布線技術案例教程.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6.
[2]李國奇.網絡綜合布線教學改革與實踐[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
[3]杜思深等.綜合布線[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4]馬麗梅等.網絡工程實驗室的設計與實現[J].實驗室科學.2008.
作者簡介:陳夢茹(1980.11-),女 ,漢族,四川攀枝花,本科,四川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計算機應用。